原文:
廉耻 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
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
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
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
,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
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
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呼!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
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大意:
(一)自“五代史冯道传论曰”至“是谓国耻”
(引“新五代史.冯道传论”)说明四维的重要。
(二)自“吾观三代以下”至“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说明耻尤为重要。(为四维之首)
(三)自“顷读颜氏家训”至“能无愧哉”
(举“齐士夫教子”事)说明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主旨:说明廉耻与国运兴衰的关系。(篇腹(二))
文体:论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