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后汉书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 第三

  肃宗孝章皇帝讳炟,显宗第五子也。[一]母贾贵人。永平三年,立为皇太子。
    少宽容,好儒术,显宗器重之。

  注[一]谥法曰:“温克令仪曰章。”伏侯古今注曰:“炟之字曰着,音丁达反。”
    十八年八月壬子,即皇帝位,年十九。尊皇后曰皇太后。
    壬戌,葬孝明皇帝于显节陵。[一]

  注[一]帝王纪曰:“显节陵方三百步,高八丈。其地故富寿亭也,西北去洛阳三十
七里。”
    冬十月丁未,大赦天下。赐民爵,人二级,为父后及孝悌、力田人三级,脱无名数
及流人欲占者人一级,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子;□、寡、孤、独、笃□、贫不能自
存者粟,人三斛。诏曰:“朕以眇身,托于王侯之上,统理万机,惧失厥中,兢兢业业,
未知所济。深惟守文之主,必建师傅之官。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一]
行太尉事节乡侯□三世在位,为国元老;[二]司空融[三]典职六年,勤劳不怠。其以□
为太傅,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四]‘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小雅之所伤也。[五]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六]股肱之正义也。髃后百僚勉思厥职,各贡忠诚,以辅不
逮。申□四方,称朕意焉。”

  注[一]诗大雅也。郑玄云:“愆,过也。率,循也。由,用也。言成王之令德,不
过误,不违失,皆循用旧典文章,谓周公之礼法。”
    注[二]赵□,光武时为太尉,明帝时行太尉事,故曰三代在位。元,长也。诗曰:
“方叔元老。”
    注[三]融,牟融。
    注[四]武帝初以张子孺领尚书事。录尚书事由此始。
    注[五]诗雨无正之文也。三事,三公也。郑玄注云:“幽王在外,三公及诸侯随而
行者,皆无复君臣之礼,不肯晨夜省王。”
    注[六]尚书益稷之文也。孔安国注云:“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面从我。”
    十一月戊戌,蜀郡太守第五伦为司空。
    诏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一]遣酒泉太守段彭救戊己校尉耿恭。

  注[一]酒泉,今肃州县也。前书音义曰:“城下有泉,其味若酒,因名酒泉焉。”
    甲辰晦,日有食之。于是避正殿,寑兵,不听事五日。诏有司各上封事。
    十二月癸巳,有司奏言:“孝明皇帝圣德淳茂,劬劳日□,身御浣衣,[一]食无兼
珍。泽臻四表,[二]远人慕化,僬侥、儋耳,款塞自至。[三]克伐鬼方,开道西域,[四]
  威灵广被,无思不服。以烝庶为忧,不以天下为乐。备三雍之教,躬养老之礼。
    作登歌,正予乐,博贯六蓺,[五]不舍昼夜。聪明渊塞,着在图谶。[六]至德所感,
通于神明。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而深执谦谦,自称不德,无起寑庙,埽地而
祭,除日祀之法,[七]省送终之礼,遂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天下闻之,莫不凄怆。
陛下至孝烝烝,奉顺圣德。臣愚以为更衣在中门之外,处所殊别,宜尊庙曰显宗,其四
时禘祫,于光武之堂,闲祀悉还更衣,[八]
  共进武德之舞,如孝文皇帝祫祭高庙故事。”[九]制曰:“可。”

  注[一]日□,日昳。尚书曰:“文王自朝至于日中□,不遑暇食。”
    注[二]尚书曰:“光被四表。”
    注[三]款,扣。僬侥、儋耳解见明纪。
    注[四]鬼方,远方。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注[五]周礼保氏教之六蓺:一曰礼,二曰乐,三曰射,四曰驭,五曰书,六曰数。
前书蓺文志*(曰)*以礼、乐、春秋、易、诗、书为六蓺。博贯谓究极深幽耳。
    注[六]河图曰:“图出代,九天开明,受用嗣兴,十代以光。”又括地象曰:“十
代礼乐,文雅并出。”谓明帝也。
    注[七]春秋外传曰:“日祭,月祀,时享。祖祢则日祭,高曾则月祀,三祧则时
享。”今此除日祀之法,从时月之祭。
    注[八]续汉书曰:“五年再殷祭,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父为昭,南向;子为穆,
北向。禘以夏四月,祫以冬十月。禘之为言谛,谛审昭穆尊卑之义。祫者,合也。冬十
月五谷成,故骨肉合饮食于祖庙,谓之殷祭。四时正祭外,有五月尝麦,三伏立秋尝粢
盛酎,十月尝稻等,谓之闲祀,即各于更衣之殿。更衣者,非正处也。园中有寑,有便
殿。寑者,陵上正殿。便殿,寑侧之别殿,即更衣也。”
    注[九]前书高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焒,其以见谷赈给贫
人。
    建初元年春正月,诏三州郡国:“方春东作,恐人稍受禀,往来烦剧,或妨耕农。
    [一]其各实核尤贫者,计所贷并与之。[二]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
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
    [三]诏书既下,勿得稽留,刺史明加督察尤无状者。”[四]

  注[一]禀,给也。稍*(为)**[谓]*少少给之,不顿与。
    注[二]并音必政反。
    注[三]前书曰,百石已下有斗食佐史之秩,言小吏也。
    注[四]无状谓其罪恶尤大,其状无可寄言,故云无状。它皆类此。
    丙寅,诏曰:“比年牛多疾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方春东作,宜及
时务。二千石勉劝农桑,弘致劳来。髃公庶尹,各推精诚,专急人事。罪非殊死,须立
秋案验。有司明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五教在宽’,帝典所美;
[一]
  ‘恺悌君子’,大雅所叹。[二]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注[一]五教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尚书舜典曰:“汝作司徒,敬敷
五教在宽。”
    注[二]恺,乐;悌,易也。诗大雅泂酌篇曰:“恺悌君子,人之父母。”
    酒泉太守段彭讨击车师,大破之。罢戊己校尉官。
    二月,武陵澧中蛮叛。[一]

  注[一]武陵,郡,今澧州。水经曰“澧水出武陵充县西历山之北”也。
    三月甲寅,山阳、东平地震。己巳,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夙夜栗栗,不
敢荒宁。[一]而灾异仍见,与政相应。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选举乖实,俗吏伤人,
官职秏乱,刑罚不中,可不忧与!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犹诲以贤
才,问以得人。[二]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
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每寻前世举人
贡士,或起甽亩,不系阀阅。[三]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夡。[四]
文质彬彬,朕甚嘉之。[五]
  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
人。”

  注[一]孔安国注尚书曰:“不敢荒怠自安宁。”
    注[二]论语,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赦小过,举贤才。”子游为武城宰,
孔子谓之曰:“汝得人焉耳乎?”
    注[三]说文曰:“甽,田中之沟。”音工犬反。史记曰:“明其等曰阀,积其功曰
阅。”言前代举人务取贤才,不拘门地。
    注[四]敷,陈;奏,进也。令各陈进其言,则知其能否也。尚书曰“敷奏以言,明
试以功”,则政之类。
    注[五]彬彬,杂半之貌。
    夏五月辛酉,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任典城者,以补长、相。[一]

  注[一]任,堪使也。典,主也。长谓县长,相谓侯相。
    秋七月辛亥,诏以上林池□田赋与贫人。[一]

  注[一]□,禁苑也,音语。前书音义曰:“折竹以绳悬连之,使人不得往来,谓之
□。”
    八月庚寅,有星孛于天市。[一]

  注[一]史记曰:“房为天驷,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
    九月,永昌哀牢夷叛。
    冬十月,武陵郡兵讨叛蛮,破降之。
    十一月,阜陵王延谋反,贬为阜陵侯。
    二年春三月辛丑,诏曰:“比年阴阳不调,肌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一]
  诏书曰‘不伤财,不害人’,诚欲元元去末归本。而今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聚
送终,尤为僭侈。
    有司废典,莫肯举察。春秋之义,以贵理贱。今自三公,并宜明纠非法,宣振威风。
朕在弱冠,未知稼穑之艰难,区区管窥,岂能照一隅哉![二]其科条制度所宜施行,在
事者备为之禁,先京师而后诸夏。”[三]

  注[一]本谓稼穑。
    注[二]史记扁鹊曰:“以管窥天,以隙视文。”
    注[三]公羊传曰:“春秋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侯)**[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
乎天下,曷以内外之辞言?自近者始也。”
    甲辰,罢伊吾卢屯兵。[一]

  注[一]永平十六年置。
    永昌、越巂、益州三郡民、夷讨哀牢,破平之。
    夏四月戊子,诏还坐楚、淮阳事徙者四百余家,令归本郡。
    癸巳,诏齐相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一]

  注[一]纨,素也。冰言色鲜洁如冰。释名曰:“縠,纱也。”方空者,纱薄如空也。
或曰空,孔也,即今之方目纱也。纶,似絮而细。吹者,言吹嘘可成,亦纱也。前书齐
有三服官,故诏齐相罢之。
    六月,烧当羌叛,金城太守郝崇讨之,败绩,羌遂寇汉阳。秋八月,遗行车骑将军
马防讨平之。
    十二月戊寅,有星孛于紫宫。
    三年春正月己酉,宗祀明堂。礼毕,登灵台,望云物。大赦天下。
    三月癸巳,立贵人窦氏为皇后。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民无名
数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级;□、寡、孤、独、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己巳,罢常山呼扨石臼河漕。[一]

  注[一]石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县东北。时邓训上言此漕难成,遂罢之。漕,水
运也,音才到反。
    行车骑将军马防破烧当羌于临洮。[一]

  注[一]临洮,县名,属陇西郡,即今岷*(山之)*州。
    闰月,西域假司马班超击姑墨,大破之。[一]

  注[一]姑墨,西域国名,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
    冬十二月丁酉,以马防为车骑将军。
    武陵溇中蛮叛。[一]

  注[一]溇,水名,音娄,源出今澧州崇义县西北山。
    是岁,零陵献芝草。
    四年春二月庚寅,太尉牟融薨。
    夏四月戊子,立皇子庆为皇太子。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民无
名数及流人欲自占者人一级;□、寡、孤、独、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己丑,徙钜鹿王恭为江陵王,汝南王畅为梁王,常山王□为淮阳王。辛卯,封皇子
伉[一]为千乘王,全为平春王。[二]

  注[一]音抗。
    注[二]平春,县,属江夏郡。
    五月丙辰,车骑将军马防罢。
    甲戌,司徒鲍昱为太尉,南阳太守桓虞为司徒。[一]

  注[一]虞字仲春,冯翊人。
    六月癸丑,皇太后马氏崩。秋七月壬戌,葬明德皇*(太)*后。
    冬,牛大疫。
    十一月壬戌,诏曰:“盖三代导人,教学为本。[一]汉承暴秦,曪显儒术,建立五
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虽曰承师,亦别名家。[二]孝宣皇帝以为去圣久远,学
不厌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京氏易。[三]至建武中,复置颜氏、严氏春秋,
大、小戴礼博士。[四]此皆所以扶进微学,尊广道蓺也。中元元年诏书,五经章句烦多,
议欲减省。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鯈[五]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
    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孔子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又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六]于戏,其勉之哉!”于是下太常,将、
大夫、博士、议郎、郎官[七]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
应承制问,[八]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九]作白虎议奏。
[一0]

  注[一]前书曰,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注[二]言虽承一师之业,其后触类而长,更为章句,则别为一家之学。
    注[三]大、小夏侯谓夏侯胜、胜从兄子建也。京氏,京房也。
    注[四]严氏谓严彭祖。颜氏谓颜安乐。大、小戴,戴德、戴圣也。
    注[五]樊鯈。
    注[六]论语文也。讲犹习也。笃,厚也。志,记也。言人能博涉学而后识之,切问
于己所未悟之事,近思己所能及之事。好学亦仁之一分,故仁在其中矣。
    注[七]博士属太常,故云下。
    注[八]续汉志曰:“五官中郎将,比二千石。”
    注[九]前书:“甘露二年,诏诸儒讲五经异同,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制临决
焉。”又曰:“施雠,甘露中论五经于石渠阁。”三辅故事曰:“石渠阁在未央殿北,
藏秘书之所。”
    注[一0]今白虎通。
    是岁,甘露降泉陵、洮阳二县。[一]

  注[一]二县属零陵郡。泉陵城在今永州零陵县北。洮阳故城在今湘源县西北。
    五年春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诏曰:“朕新离供养,[一]愆咎觽着,上天降异,
大变随之。诗不云乎:‘亦孔之丑。’[二]又久旱伤麦,忧心惨切。公卿已下,其举直
言极谏、能指朕过失者各一人,遣诣公车,将亲览问焉。其以岩穴为先,勿取浮华。”
[三]

  注[一]去年马太后崩。
    注[二]诗小雅曰:“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孔,甚也。丑,恶也。
    注[三]前书邹阳曰:“显岩穴之士。”
    甲申,诏曰:“春秋书‘无麦苗’,重之也。[一]去秋雨泽不适,今时复旱,如炎
如焚。[二]凶年无时,而为备未至。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栗忉忉,痛心疾首。[三]
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四]虽降灾咎,辄有开匮反风之应。[五]令予小子,徒惨惨而已。
其令二千石理冤狱,录轻系;祷五岳四渎,及名山能兴云致雨者,冀蒙不崇朝篃雨天下
之报。[六]务加肃敬焉。”

  注[一]春秋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公羊传曰:“一灾不书,待无麦然
后书无苗。”何休注曰:“不书谷*[名]*,至麦苗独书,人食最重也。”
    注[二]炎﹑焚言热气甚。韩诗:“旱魃为虐,如炎如焚。”
    注[三]忉音刀。诗曰:“忧心忉忉。”又曰:“疢如疾首。”
    注[四]咨诹,谋也,音子余反。
    注[五]武王有疾,周公作请命之书,藏于金匮。后管﹑蔡流言,成王疑周公,天乃
大风,禾木尽偃。成王启金匮,得书,乃郊天谢过,天乃反风起禾。事见尚书。
    注[六]尚书大传曰:“五岳皆触石出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
    三月甲寅,诏曰:“孔子曰:‘刑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今吏多不良,□行
喜怒,或案不以罪,迫胁无辜,致令自杀者,一岁且多于断狱,甚非为人父母之意也。
[一]有司其议纠举之。”

  注[一]书曰:“元后作人父母。”
    荆﹑豫诸郡兵讨破武陵溇中叛蛮。
    夏五月辛亥,诏曰:“朕思彁直士,侧席异闻。[一]其先至者,各以发愤吐懑,略
闻子大夫之志矣,皆欲置于左右,顾问省纳。建武诏书又曰,尧试臣以职,不直以言语
笔札。[二]今外官多旷,并可以补任。”

  注[一]彁犹希望也,音持二反。侧席谓不正坐,所以待贤良也。
    注[二]书舜典曰:“朕其试哉。”又曰:“历试诸难。”札,简也。
    戊辰,太傅赵□薨。
    冬,始行月令迎气乐。[一]

  注[一]东观记曰:“马防上言,‘圣人作乐,所以宣气致和,顺阴阳也。臣愚以为
可因岁首发太蔟之律,奏雅颂之音,以迎和气。’时以作乐器费多,遂独行十月迎气乐
也。”
    是岁,零陵献芝草。有八黄龙见于泉陵。[一]西域假司马班超击疏勒,破之。

  注[一]伏侯古今注曰:“见零陵泉陵湘水中,相与戏。其二大如马,有角;六枚大
如驹,无角。”
    六年春二月辛卯,琅邪王京薨。
    夏五月辛酉,赵王盱薨。
    六月丙辰,太尉鲍昱薨。
    辛未晦,日有食之。
    秋七月癸巳,以大司农邓彪为太尉。
    七年春正月,沛王辅﹑济南王康﹑东平王苍﹑中山王焉﹑东海王政﹑琅邪王宇来朝。
    夏六月甲寅,废皇太子庆为清河王,立皇子□为皇太子。
    己未,徙广平王羡为西平王。
    秋八月,饮酎高庙,禘祭光武皇帝﹑孝明皇帝。[一]甲辰,诏*[曰]*:“书云‘祖
考来假’,明哲之祀。[二]予末小子,质又菲薄,仰惟先帝烝烝之情,前修禘祭,以尽
孝敬。朕得识昭穆之序,寄远祖之思。今年大礼复举,加以先帝之坐,[三]
  悲伤感怀。乐以迎来,哀以送往,虽祭亡如在,而空虚不知所裁,庶或飨之。
    岂亡克慎肃雍之臣,辟公之相,[四]皆助朕之依依。[五]今赐公钱四十万,卿半之,
及百官执事各有差。”

  注[一]前书高庙饮酎,奏武德﹑五行之舞。音义云:“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
酎者,言醇也。”武帝时因八月尝酎,令诸侯出金助祭,所谓酎金也。丁孚汉仪式曰:
“九真﹑交址﹑日南者用犀角二,长九寸,若檋瑁甲一;郁林用象牙一,长三尺已上,
若翠羽各二十,准以当金。”
    注[二]假音格。格,至也。尚书夔曰:“于!予击石拊石,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
格。”言明哲祭祀,则能致祖考之神来至。
    注[三]言显宗神坐,今新加之。
    注[四]肃,敬;雍,和;相,助也。诗大雅曰:“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言百辟诸侯来助祭,皆有肃雍之德,无懈慢也。
    注[五]依依,思慕之意。
    九月甲戌,幸偃师,东涉卷津,[一]至河内。下诏曰:“车驾行秋稼,观收获,因
涉郡界。皆精骑轻行,无它辎重。不得辄修道桥,远离城郭,遣吏逢迎,刺探起居,[二]
出入前后,以为烦扰。动务省约,但患不能脱粟瓢饮耳。[三]所过欲令贫弱有利,无违
诏书。”遂览淇园。[四]己酉,进幸邺,劳飨魏郡守令已下,至于三老﹑门阑﹑走卒,
赐钱各有差。劳赐常山﹑赵国吏人,复元氏租赋三岁。辛卯,车驾还宫。诏天下系囚减
死一等,勿笞,诣边戍;妻子自随,占着所在;父母同产欲相从者,恣听之;有不到者,
皆以乏军兴论。[五]及犯殊死,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系囚鬼薪﹑白粲已上,[六]
皆减本罪各一等,输司寇作。亡命赎:死罪入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完城
旦至司寇三匹,吏人有罪未发觉,诏书到自告者,半入赎。

  注[一]卷,县名,属河南郡也。卷音丘权反。
    注[二]刺探谓候伺也。探音汤勘反。
    注[三]晏子相齐,食脱粟之饭。孔子曰,颜回一瓢饮。
    注[四]前书音义曰:“淇园,韂之苑也。”
    注[五]军兴而致阙乏,当死刑也。
    注[六]前书曰:“鬼薪﹑白粲已上,皆三岁刑也。男子为鬼薪,取薪以给宗庙。
    女子为白粲,使择米白粲粲然。”
    冬十月癸丑,西巡狩,幸长安。丙辰,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遣使者祠太上皇于
万年,[一]以中牢祠萧何﹑霍光。进幸槐里。岐山得铜器,形似酒鞰,献之。又获白鹿。
帝曰:“上无明天子,下无贤方伯。[二]‘人之无良,相怨一方。’[三]斯器亦曷为来
哉?”[四]又幸长平,御池阳宫,[五]东至高陵,造舟于泾而还。[六]每所到幸,辄会
郡县吏人,劳赐作乐。十一月,诏劳赐河东守﹑令﹑掾以下。十二月丁亥,车驾还宫。

  注[一]太上皇,高祖父也,名煓,音它官反,一名执嘉。三辅黄图曰,高祖初都栎
阳,太上皇崩,葬栎阳北原陵,号万年,仍分置万年县,在今栎阳东北,故就祭祀焉。
    注[二]已见明帝纪。
    注[三]诗小雅也。良,善也。言王者所为无有善者,各相与于一方而怨之。义见韩
诗。
    注[四]公羊传曰:“孔子抱麟而泣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注[五]前书音
义曰:“长平膎在池阳南,有长平观,去长安五十余里。”
    注[六]造,至也。谓次比舟,令相至为桥而度也。尔雅曰:“天子造舟,诸侯维舟,
大夫方舟,士特舟。”
    是岁,京师及郡国螟。
    八年春正月壬辰,东平王苍薨。三月辛卯,葬东平宪王,赐銮辂﹑龙旗。
    夏六月,北匈奴大人率觽款塞降。
    冬十二月甲午,东巡狩,幸陈留﹑梁国﹑淮阳﹑颍阳。戊申,车驾还宫。
    诏曰:“五经剖判,去圣弥远,章句遗辞,乖疑难正,恐先师微言将遂废绝,非所
以重稽古,求道真也。其令髃儒选高才生,受学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
扶微学,广异义焉。”
    是岁,京师及郡国螟。
    元和元年春正月,中山王焉来朝。日南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一]

  注[一]刘欣明交州记曰:“犀,其毛如豕,缟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
额上﹑头上角长。”异物志曰:“角中特有光耀,白理如线,自本达末则为通天犀。”
    闰月辛丑,济阴王长薨。
    二月甲戌,诏曰:“王者八政,以食为本,[一]故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
[二]节用储蓄,以备凶灾,是以岁虽不登而人无饥色。自牛疫已来,谷食连少,良由吏
教未至,刺史﹑二千石不以为负。[三]其令郡国募人无田欲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
到在所,赐给公田,为雇耕佣,赁种□,[四]贳与田器,勿收租五岁,除筭三年。其后
欲还本乡者,勿禁。”

  注[一]尚书洪范八政,一曰食,是为政本。
    注[二]耒耜,农器也。耒,其柄;耜,其刃。
    注[三]负犹忧也。
    注[四]□,粮也,古饷字,音式上反。
    夏四月己卯,分东平国,封宪王苍子尚为任城王。
    六月辛酉,沛王辅薨。
    秋七月丁未,诏曰:“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一]又令丙,棰长短有数。
    [二]自往者大狱已来,掠考多酷,钻钻之属,[三]惨苦无极。念其痛毒,怵然动心。
书曰‘鞭作官刑’,岂云若此?[四]宜及秋冬理狱,明为其禁。”

  注[一]苍颉篇曰:“掠,问也。”广雅曰:“榜,击也,音彭。”说文曰:“笞,
击也。”立谓立而考讯之。
    注[二]令丙为篇之次也。前书音义曰:“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又景
帝*(京师)*定棰令,棰长五尺,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其平去节,故曰长短有数
也。
    注[三]大狱谓楚王英等事也。钻音其廉反。说文曰:“钻,□也。”国语曰:“中
刑用钻凿。”皆谓惨酷其肌肤也。
    注[四]孔安国注尚书曰:“以鞭为理官事之刑。”
    八月甲子,太尉邓彪罢,大司农郑弘为太尉。
    癸酉,诏曰:“朕道化不德,吏政失和,元元未谕,抵罪于下。寇贼争心不息,边
野邑屋不修。[一]永惟庶事,思稽厥衷,与凡百君子,共弘斯道。中心悠悠,将何以寄?
其改建初九年为元和元年。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勿笞,诣边县;妻子自随,占着
在所。其犯殊死,一切募下蚕室;其女子宫。系囚鬼薪﹑白粲以上,皆减本罪一等,输
司寇作。亡命者赎,各有差。”

  注[一]“修”或作“充”。
    丁酉,南巡狩,诏所经道上,郡县无得设储跱。[一]命司空自将徒支柱桥梁。[二]
  有遣使奉迎,探知起居,二千石当坐。其赐□﹑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人五
斛。

  注[一]储,积也。跱,具也。言不预有蓄备。
    注[二]柱音竹主反。
    九月乙未,东平王忠薨。
    辛丑,幸章陵,祠旧宅园庙,见宗室故人,赏赐各有差。冬十月己未,进幸江陵,
诏庐江太守祠南岳,又诏长沙﹑零陵太守祠长沙定王﹑舂陵节侯﹑郁林府君。还,幸宛。
十一月己丑,车驾还宫,赐从者各有差。
    十二月壬子,诏曰:“书云:‘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恭,不相及也。’
[一]往者妖言大狱,所及广远,一人犯罪,禁至三属,[二]莫得垂缨仕宦王朝。
    如有贤才而没齿无用,朕甚怜之,非所谓与之更始也。诸以前妖恶禁锢者,一皆蠲
除之,[三]以明□咎之路,但不得在宿韂而已。”

  注[一]祗,敬也。左传胥臣云:“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恭,
不相及也。’”今康诰之言,事同而文异。
    注[二]即三族也。谓父族﹑母族及妻族。
    注[三]左传曰:“以重币锢之。”杜预注曰:“禁锢勿令仕也。”
    二年春正月乙酉,诏曰:“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筭三岁’。今诸怀□者,[一]
  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筭一岁,着以为令。”又诏三公曰:“方春生养,万
物莩甲,[二]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
得听受,[三]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立秋如故。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
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四]日计不
足,月计有余。[五]如襄城令刘方,[六]吏人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
矣。闲□二千石各尚宽明,而今富奸行赂于下,贪吏枉法于上,使有罪不论而无过被刑,
甚大逆也。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吾
诏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

  注[一]说文曰:“□,孕也。”
    注[二]前书音义曰:“莩,叶里白皮也。”易曰“百果甲坼”也。
    注[三]条,事条也。
    注[四]说文云:“悃愊,至诚也。”悃音苦本反。愊音孚逼反。
    注[五]庄子曰:“有庚桑子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居□垒之山。□垒之人相与云:
    ‘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不足,岁计之有余,庶几其圣人乎?’”
注[六]方字伯况,平原人。
    二月甲寅,始用四分历。[一]

  注[一]续汉书曰:“时待诏张盛﹑京房﹑鲍业等以四分历请与待诏杨岑等共课岁余,
盛等所中多,四分之历始颇施行。”
    诏曰:“今山川鬼神应典礼者,尚未咸秩。[一]其议增修髃祀,以祈丰年。”

  注[一]咸,皆也。秩,序也。言山川之神尚未次序而祭之。书曰:“咸秩无文。”
    丙辰,东巡狩。己未,凤皇集肥城。[一]乙丑,帝耕于定陶。诏曰:“三老,尊年
也。孝悌,淑行也。力田,勤劳也。国家甚休之。其赐帛人一匹,勉率农功。”
    使使者祠唐尧于成阳灵台。[二]辛未,幸太山,柴告岱宗。有黄鹄三十从西南来,
经祠□上,东北过于宫屋,鬏翔升降。进幸奉高。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三]癸
酉,告祠二祖﹑四宗,[四]大会外内髃臣。丙子,诏曰:“朕巡狩岱宗,柴望山川,告
祀明堂,以章先勋。其二王之后,[五]先圣之胤,[六]东后蕃韂,[七]伯父伯兄,仲叔
季弟,幼子童孙,[八]百僚从臣,宗室觽子,要荒四裔,[九]沙漠之北,鳂领之西,
[一0]冒耏之类,[一一]跋涉悬度,[一二]陵践阻绝,骏奔郊畤,[一三]咸来助祭。祖
宗功德,延及朕躬。
    予一人空虚多疚,纂承尊明,[一四]盥洗享荐,臱愧祗栗。诗不云乎:‘君子如祉,
乱庶遄已。’[一五]历数既从,灵耀着明,[一六]亦欲与士大夫同心自新。
    其大赦天下。诸犯罪不当得赦者,皆除之。复博、奉高、嬴,无出今年田租、刍
焒。”戊寅,进幸济南。[一七]三月己丑,进幸鲁,祠东海恭王陵。庚寅,祠孔子于阙
里,及七十二弟子,赐曪成侯及诸孔男女帛。壬辰,进幸东平,祠宪王陵。[一八]甲午,
遣使者祠定陶太后、恭王陵。[一九]乙未,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二0]夏
四月乙巳,客星入紫宫。乙卯,车驾还宫。庚申,假于祖祢,[二一]告祠高庙。

  注[一]肥城,县名,属太山郡,故城在今济州平阴县东南。
    注[二]成阳,县,属济阴郡。郭缘生述征记曰:“成阳县东南有尧母庆都墓,上有
祠庙。尧母陵俗亦名灵台大母。”
    注[三]前书曰:“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
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以拜祀上帝。于是上作明堂于
汶上,如带图焉。”汶水出太山朱虚县莱芜山。
    注[四]二祖谓高祖、世祖。四宗谓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宣帝为中宗,明帝为
显宗。
    注[五]礼记曰:“存二王之后,尊贤不过二代。”公羊传*[注]*曰:“存二王之后,
所以通三正也。”汉之二王,殷、周之后也。
    注[六]东观记曰:“孔子后曪成侯等咸来助祭。”
    注[七]东后谓东方国君也。诸侯为天子藩屏,故曰藩韂。
    注[八]尚书吕刑文。皆天子同姓诸侯,有父叔兄弟子孙列者,故总而言之。
    注[九]要、荒,二服名。要服去王城二千里,荒服去王城二千五百里。要者,言可
要束以文教。荒者,言其荒忽无常也。裔,远也。谓荒服之外也。
    注[一0]西河旧事曰:“鳂领,山名,在敦煌西。其山高大多鳂,故以为名焉。”
    注[一一]字书曰:“耏,多须貌,音而。”言须鬓多,蒙冒其面。或曰,西域人多
着冒而*[须]*长,故举以为言也。
    注[一二]草行曰跋,水行曰涉。左传子太叔曰:“跋涉山川。”西域传曰:“悬度
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去阳关五千八百五十里。”
    注[一三]骏,疾也,音俊。尚书“骏奔走*(在庙)*”。郊畤,祭天处也。前书音义
曰:“畤,神灵之居止者。”
    注[一四]疚,病也。纂,继也。
    注[一五]诗小雅。遄,速也。已,止也。祉,福也。郑玄注云:“福者,福贤者,
谓爵禄之也。如此,则乱亦庶几可疾止也。”
    注[一六]历数既从,谓行四分历也。灵耀着明,谓日月贞明。
    注[一七]济南,县名,故城在今淄州长山县西北。
    注[一八]陵在今郓州须昌县东。
    注[一九]太后即元帝傅昭仪也。定陶恭王康,其陵在今曹州济阴县北。
    注[二0]在今泽州晋城县南,今太行山上,关南有天井泉三所也。
    注[二一]假,至也,音格。祢,父庙。易曰:“王假有庙。”
    五月戊申,诏曰:“乃者凤皇、黄龙、鸾鸟比集七郡,[一]或一郡再见,及白乌、
神雀、甘露屡臻。祖宗旧事,或班恩施。[二]其赐天下吏爵,人三级;高年、□、寡、
孤、独帛,人一匹。经曰:“无侮□寡,惠此茕独。’加赐河南女子百户牛酒,[三]令
天下大酺五日。赐公卿已下钱帛各有差;及洛阳人当酺者布,户一匹,城外三户共一匹。
赐博士员弟子见在太学者布,人三匹。令郡国上明经者,口十万以上五人,不满十万三
人。”

  注[一]孙柔之瑞*[应]*图曰:“鸾鸟者,赤神之精,凤皇之佐。鸡身赤
*(毛)**[尾]*,色亦被五彩,鸣中五音。人君进退有度,亲疏有序,则至也。”
    比,频也。
    注[二]武帝时芝草生于甘泉宫,宣帝时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雀仍集,皆大赦天下。
    注[三]前书音义:“苏林曰,男赐爵,女子赐牛酒。姚察云,女子谓赐爵者之妻。”
    史记封禅书:“百户牛一头,酒十石。”臣贤案:此女子百户,若是户头之妻,不
得更称为户;此谓女户头,即今之女户也。天下称庆,恩当普洽,所以男户赐爵,女子
赐牛酒。
    改庐江为六安国,江陵复为南郡。[一]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

  注[一]建初四年改为江陵国,今又复之。
    秋七月庚子,诏曰:“春秋于春每月书‘王’者,重三正,慎三微也。[一]律十二
月立春,不以报囚。[二]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三]而无鞠狱断刑之政。朕
咨访儒雅,稽之典籍,以为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

  注[一]三正谓天、地、人之正。所以有三者,由有三微之月,王者所当奉而成之。
礼*(记)**[纬]*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三微者,三正之始,万物皆微,物色
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时阳气始施于黄泉之下,色皆赤。
    赤者阳气,故周为天正,色尚赤。十二月,万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阴气,故殷为地
正,色尚白。十三月,万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业,故夏为人正,色尚
黑。”尚书大传曰:“夏十三月为正,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鸡鸣为朔。周以十
一月为正,夜半为朔。”必以三微之月为正者,当尔之时,物皆尚微,王者受命,当扶
微理弱,奉成之义也。
    注[二]报犹论也。立春阳气至,可以施生,故不论囚。
    注[三]月令仲冬:“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身欲宁,事欲静,以
待阴阳之所定也。”
    九月壬辰,诏:“凤皇、黄龙所见亭部无出二年租赋。[一]加赐男子爵,人二级;
    先见者帛二十匹,近者三匹,太守三十匹,令、长十五匹,丞、尉半之。诗云:
    ‘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二]它如赐爵故事。”

  注[一]东观记曰:“凤皇见肥城句窳亭槐树上。”古今注云:“黄龙见洛阳元延亭
部。”窳音庾。
    注[二]诗小雅也。取虽无大德,要有喜悦之心,欲歌舞也。式,用也。
    丙申,征济南王康、中山王焉会烝祭。
    冬十一月壬辰,日南至,初闭关梁。[一]

  注[一]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王弼注曰:“冬至阴之复,夏至阳
之复,故为复即至于寂然大静,先王则天地而行者也。”
    三年春正月乙酉,诏曰:“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
匐之救。[一]其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

  注[一]周礼:“*(乡)**[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一曰六德,谓智、仁、圣、义、
忠、和。”诗鄁风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丙申,北巡狩,济南王康、中山王焉、西平王羡、六安王恭、乐成王党、淮阳王□、
任城王尚、沛王定皆从。辛丑,帝耕于怀。
    二月壬寅,告常山、魏郡、清河、钜鹿、平原、东平郡太守、相曰:“朕惟巡狩之
制,以宣声教,考同遐□,解释怨结也。今‘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一]驾言出游,
欲亲知其剧易。前祠园陵,遂望祀华、霍,[二]东祡岱宗,为人祈福。
    今将礼常山,遂徂北土,历魏郡,经平原,升践堤防,询访耆老,咸曰‘往者汴门
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追惟先帝勤人之德,[三]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四]圣
迹滂流,至于海表。不克堂*(桓)**[构]*,朕甚臱焉。[五]月令,孟春善相丘陵土地所
宜。[六]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所
过县邑,听半入今年田租,以劝农夫之劳。”

  注[一]诗小雅曰:“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言四方之国无
政者,由天子不用善人也。
    注[二]华、霍,山名也。*[霍]*在*(今)*庐江灊县西南,亦名天柱山。尔雅曰华山
为西岳,霍山为南岳。
    注[三]谓永平十二年修汴渠。
    注[四]尚书曰:“覃怀厎绩。”孔安国注云:“厎,置;绩,功也。”远图犹长筭
也。言能复禹为理水之大功。
    注[五]尚书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不肯堂,矧肯*(桓)**[构]*。”
    注[六]月令:“孟春之月,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人,
必躬亲之,田事既饬。”
    乙丑,□侍御史、司空曰:“方春,所过无得有所伐杀。车可以引避,引避之;
    騑马可辍解,辍解之。[一]诗云:‘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二]礼,人君伐一
草木不时,谓之不孝。[三]俗知顺人,莫知顺天。其明称朕意。”

  注[一]夹辕者为服马,服马外为騑马。
    注[二]诗大雅云。郑玄注云:“敦敦然道旁之苇,牧牛羊者无使践履折伤之,况于
人乎!”
    注[三]礼记孔子曰:“伐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戊辰,进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出长城。[一]癸酉,还幸元氏,祠光武、显宗于
县舍正堂;明日又祠显宗于始生堂,皆奏乐。[二]三月丙子,诏高邑令祠光武于即位□。
复元氏七年傜役。己卯,进幸赵。庚辰,祠房山于灵寿。[三]
  辛卯,车驾还宫。赐从行者各有差。

  注[一]史记,蒙恬为秦筑长城,西自临洮,东至海。
    注[二]明帝生于常山元氏传舍也。
    注[三]灵寿,县名,属常山郡,今恒州县也。房山在今恒州房山县*(县)*西北,俗
名王母山,上有王母祠。
    夏四月丙寅,太尉郑弘免,大司农宋由为太尉。[一]

  注[一]由字叔路,长安人。
    五月丙子,司空第五伦罢,太仆袁安为司空。
    秋八月乙丑,幸安邑,观盐池。[一]九月,至自安邑。

  注[一]许慎云:“河东盐池,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今蒲州虞乡
县西。
    冬十月,北海王基薨。
    烧当羌叛,寇陇西。
    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斩疏勒王。
    章和元年春三月,护羌校尉傅育追击叛羌,战殁。
    夏四月丙子,令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诣金城戍。
    六月戊辰,司徒桓虞免。癸卯,司空袁安为司徒,光禄勋任隗为司空。[一]

  注[一]桓虞字仲春,冯翊万年人。隗字仲和,南阳宛人。
    秋七月癸卯,齐王晃有罪,贬为芜湖侯。[一]壬子,淮阳王□薨。

  注[一]芜湖,县名,属丹阳,故城在今宣州当涂县东南。
    鲜卑击破北单于,斩之。
    烧当羌寇金城,护羌校尉刘盱讨之,斩其渠帅。
    壬戌,诏曰:“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一]讫惟人面,
靡不率俾,仁风翔于海表,威霆行乎鬼区。[二]然后敬恭明祀,膺五福之庆,获来仪之
贶。[三]朕以不德,受祖宗弘烈。乃者凤皇仍集,麒麟并臻,甘露宵降,嘉谷滋生,芝
草之类,岁月不绝。朕夙夜祗畏上天,无以彰于先功。今改元和四年为章和元年。”

  注[一]缉熙,光明也。六幽谓六合幽隐之处也。
    注[二]鬼区即鬼方。
    注[三]尚书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来仪谓
凤也。书曰:“凤皇来仪。”
    秋,令是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一]其赐高年二人共布帛各一匹,以为
醴酪。死罪囚犯法在丙子赦前而后捕系者,皆减死,勿笞,诣金城戍。

  注[一]月令仲秋之令。
    八月癸酉,南巡狩。壬午,遣使者祠昭灵后于小黄园。[一]甲申,征任城王尚会睢
阳。
    戊子,幸梁。己丑,遣使祠沛高原庙,丰枌榆社。[二]乙未,幸沛,祠献王陵,征
会东海王政。乙未晦,日有食之。九月庚子,幸彭城,东海王政、沛王定、任城王尚皆
从。辛亥,幸寿春。壬子,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罪一等,诣金城戍;犯殊死者,一切
募下蚕室;其女子宫;系囚鬼薪、白粲已上,减罪一等,输司寇作。亡命者赎:死罪缣
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七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民犯罪未发觉,诏书到自告者,
半入赎。复封阜陵侯延为阜陵王。己未,幸汝阴。[三]冬十月丙子,车驾还宫。

  注[一]小黄,县,属陈留郡,故城在今汴州陈留县东北。汉旧仪曰:“昭灵后,高
祖母,起兵时死小黄北,后为作园庙于小黄栅。”陈留风俗传曰:“沛公起兵野战,丧
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仍)**[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于是丹蛇在水,自洒濯
之,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故谥曰昭灵夫人。”
    注[二]前书音义曰:“枌,白榆。高祖里社在丰县东北十五里。”原庙,解见光武
纪。
    注[三]县名,属汝南郡,今颍*(川)**[州]*县。
    北匈奴屋兰储等率觽降。
    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一]

  注[一]扶拔,似麟无角。拔音步末反。
    二年春正月,济南王康、阜陵王延、中山王焉来朝。
    *[二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三。遗诏无起寑庙,一如先帝法制。
    论曰:魏文帝称“明帝察察,章帝长者”。[一]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
感陈宠之义,除惨狱之科。[二]深元元之爱,着胎养之令。[三]奉承明德太后,尽心孝
道。割裂名都,以崇建周亲。[四]平傜简赋,而人赖其庆。又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
故乃蕃辅克谐,髃后德让。谓之长者,不亦宜乎!在位十三年,郡国所上符瑞,合于图
书者数百千所。乌呼懋哉![五]

  注[一]以上华峤之辞。
    注[二]宠时为尚书,以吏政严切,乃上书除惨酷之科五十余条,具本传也。
    注[三]元和二年令,诸怀□者赐谷,人三斛。
    注[四]周,至也。
    注[五]懋,美也。
    赞曰:肃宗济济,天性恺悌。于穆后德,谅惟渊体。[一]左右蓺文,斟酌律礼。
    [二]思服帝道,弘此长懋。儒馆献歌,戎亭虚候。[三]气调时豫,宪平人富。

  注[一]于穆,叹美也。尚书曰“齐圣广渊”也。
    注[二]蓺文谓诸儒讲五经同异,帝亲称制论决也。律谓诏云“立春不以报囚”也。
礼谓修禘祫,登灵台之属。
    注[三]献歌谓崔骃游太学时上四巡等颂。

    校勘记

  一三0页一二行第五伦“第”原作“弟”,第弟古通作,今改归一律。
    一三0页一六行劬劳日□汲本、集解本“□”作“□”,局本作“昃”。按:校补
谓“昃”本作“□”,亦作“旲”,□乃俗字,□又旲之斗变。
    一三一页一二行前书蓺文志*(曰)*据刊误删。
    一三一页一五行三祧则时享按:刊误谓自古但有二祧,无三祧,明“三”字误。
    一三二页二行立秋尝粢盛酎按:刊误谓汉制立秋尝粢,八月饮酎,此文误出一“盛”
字,少“八月饮”三字。
    一三二页五行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按:刊误谓诏无他语,不当有“其”字。
    一三二页一0行稍*(为)**[谓]*少据刊误改。按:为谓古通作,后如此不悉改。
    一三四页一四行饥馑屡臻按:饥馑之“饥”与饥饿之“饥”原有别,此当作“饥”,
然各本饥饥多通作,故不改。
    一三五页六行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侯)**[夏]*而外夷狄据今公羊传改。
    一三五页六行曷以内外之辞言自近者始也刊误谓案公羊本文“曷为以内外之辞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少“之言”二字。今按:前人引书,每多删节,无“之言”二字,义
亦自明,故不依刘说补。
    一三六页八行即今岷*(山之)*州据集解王先谦说删。
    一三六页九行西域假司马班超击姑墨按:校补引侯康说,谓据本传当作“军司马”,
此与下五年均误。
    一三七页六行按:此注原在“千乘王”下,今据汲本、殿本移正。
    一三七页一一行葬明德皇*(太)*后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按光烈、章德、和熹、安思、
顺烈、桓思、灵思诸后之葬皆书皇后,此独书太后,“太”字疑衍。今据删。
    一四0页一行不书谷*[名]*据校补补。
    一四二页四行甲辰诏*[曰]*据刊误补。
    一四二页一0行日南者用犀角二按:殿本考证谓“者”似当作“皆”。一四三页五
行~六行己西进幸邺辛卯车驾还宫按:己酉不当在辛卯前,疑有误。
    一四四页一行前书曰按:“前书”下当有“音义”二字,此脱。
    一四四页七行高祖初都栎阳按:汉书注引三辅黄图作“高祖初居栎阳”。又按:
    汲本、殿本、集解本“栎阳”误作“洛阳”。
    一四四页一五行三月辛卯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辛卯”传作“己卯”。
    一四六页一一行又景帝*(京师)*定棰令据刊误删。
    一四九页九行时待诏张盛京房鲍业等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京房”当作“景
防”。
    一五0页一一行有尧母庆都墓按:殿本“墓”作“台”。
    一五0页一五行公羊传*[注]*曰据校补补。
    一五0页一五行所以通三正也按:公羊隐二年注“正”作“统”。殿本“正”作
“王”,误。
    一五一页七行西域人多着冒而*[须]*长据刊误补。
    一五一页八行去阳关五千八百五十里按:前书作“五千八百八十八里”。
    一五一页一0行骏奔走*(在庙)*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案梅氏武成,衍“在庙”二
字,周颂有之,涉此而讹。今据删。
    一五一页一七行在今泽州晋城县南按:“晋”原斗“普”,径改正。
    一五二页七行孙柔之瑞*[应]*图曰按:御览九百十六及广韵二十六桓鸾字注引并作
“瑞应图”,今据补。
    一五二页七行鸡身赤*(毛)**[尾]*据殿本、集解本改。
    一五三页二行礼*(记)**[纬]*曰据集解引惠栋说改。
    一五三页六行王者受命按:“受”原斗“授”,径改正。
    一五三页一三行凤皇见肥城句窳亭槐树上按:校补谓殿本“凤皇”作“黄龙”,与
聚珍本东观记合。惟“句窳亭”东观记作“窳亭”。
    一五四页五行周礼*(乡)**[大]*司徒据殿本改。
    一五四页一二行不克堂*(桓)**[构]*据殿本、集解本改。注同。按:姚范谓正文及
注“构”俱误“桓”,盖宋世避高宗之讳,刊本者不知,误以为钦宗之讳也,故“桓”
字犹缺下画。
    一五五页二行*[霍]*在*(今)*庐江灊县西南据张森楷校勘记改,与郡国志合。
    一五六页二行房山在今恒州房山县*(县)*西北据殿本考证删。按:“在今”原误
“今在”,径乙正。
    一五六页三行大司农宋由为太尉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宋由”作“宗由”。
    一五七页四行护羌校尉刘盱讨之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以西羌传校之,其时尉乃
张纡,非刘盱也。
    一五八页八行*(仍)**[乃]*使使者据刊误改。
    一五八页一一行今颍*(川)**[州]*县张森楷校勘记谓监本“川”作“州”,是。
    今据改。
    一五九页二行*[二月]*壬辰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作“二月壬辰”。今据补。按:
    是年正月甲午朔,无壬辰。二月癸亥朔,壬辰,二月三十日也。又按:凡新君即位,
皆在先帝崩日,和帝纪“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益足证此“壬辰”之上实脱
“二月”二字也。
    一五九页二行年三十三按:惠栋补注引蒋杲说,谓章帝即位年十九,在位十三年,
年三十二。
    一五九页三行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按:髃书治要“人”作“民”。
    一五九页三行感陈宠之义按:张森楷校勘记谓髃书治要“义”作“议”,是。
    ------------------
  YOUTH 整理
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