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 第七十二上

  仲尼称易有君子之道四焉,曰“卜筮者尚其占”。[一]占也者,先王所以定祸福,
决嫌疑,幽赞于神明,遂知来物者也。[二]若夫阴阳推步之学,往往见于坟记矣。[三]
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之上者,靡得而窥也。至乃河洛
之文,龟龙之图,[四]箕子之术,[五]师旷之书,[六]纬候之部,[七]钤决之符,[八]
皆所以探抽冥赜,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九]
  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
术,[一0]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于事也。[一一]而斯道隐远,玄奥难原,
故圣人不语怪神,罕言性命。[一二]或开末而抑其端,[一三]
  或曲辞以章其义,[一四]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五]

  注[一]易系辞曰:“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
其占。”
    注[二]易说卦曰:“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系辞曰:“无有远近幽
深,遂知来物。”
    注[三]左传曰:“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尚书曰“历象日月星辰”也。
    注[四]尚书中候曰:“尧沉璧于洛,玄龟负书,背中赤文朱字,止□。舜礼□于河
畔,沉璧,礼毕,至于下□,黄龙负卷舒图,出水□畔。”
    注[五]箕子说洪范五行阴阳之术也。
    注[六]占灾异之书也。今书七志有师旷六篇。
    注[七]纬,七经纬也。候,尚书中候也。
    注[八]兵法有玉钤篇及玄女六韬要决,曰:“太公对武王曰:‘主将有阴符,有大
胜得敌之符,符长一尺;有破军禽敌之符,符长九寸;有降城得邑之符,符长八寸;有
漤敌执远之符,符长七寸;有交兵惊中坚守之符,符长六寸;有请彻食益兵之符,符长
五寸;有败军亡将之符,符长四寸;有失亡吏卒之符,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若
符事闻,闻符所告者皆诛。’”注[九]小尔雅曰:“赜,深也。区,域也。”
    注[一0]风角、六日七分,解并见郎顗传。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今书七志
有遁甲经。七政,日、月、五星之政也。元气者,谓开辟阴阳之书也。河图曰:“元气
闿阳为天。”前书班固曰:“东方朔之逢占、覆射。”音义云:“逢人所问而占之也。”
日者,卜筮掌日之术也,史记司马季主为日者。挺专,折竹卜也。楚辞曰:“索琼茅以
筳专。”注云:“筳,八段竹也。楚人名结草折竹曰专。”挺音大宁反。须臾,阴阳吉
凶立成之法也。今书七志有武王须臾一卷。
    孤虚者,孤谓六甲之孤辰,若甲子旬中,戌亥无干,是为孤也,对孤为虚。前书蓺
文志有风后孤虚二十卷。
    注[一一]望云,解见明帝纪。省气者,观城郭人畜气以占之也。
    注[一二]论语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又曰:“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一三]论语曰:“孔子有疾,子路请祷。子曰:‘丘之祷久矣。’”郑玄注云:
    “明素恭肃于鬼神,且顺子路之言也。”
    注[一四]易曰“探赜索隐,軭深致远,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于蓍
龟”也。
    注[一五]论语孔子之言也。郑玄注云:“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
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
    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一]后王莽
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
    故王梁、孙咸名应图箓,越登槐鼎之任,[二]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尹敏
以乖忤沦败,[三]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四]是以通儒硕生,
忿其奸妄不经,奏议慷慨,以为宜见藏摈。[五]子长亦云:“观阴阳之书,使人拘而多
忌。”盖为此也。[六]

  注[一]前书武帝时*(李)*少翁、栾大等并以方术见。少翁拜文成将军,栾大拜五利
将军,贵震天下,而海上燕、齐之士,莫不搤腕而自言有禁方矣。抵,侧击也。
    注[二]光武以赤伏符文拜梁为大司空,又以谶文拜孙咸为大司马,见景丹传。
    注[三]各见本传。
    注[四]内学谓图谶之书也。其事秘密,故称内。
    注[五]谓桓谭、贾逵、张衡之流也。各见本传。
    注[六]司马迁字子长,其父太史公论六家之要曰:“观阴阳之术,太详而觽忌,使
人拘而多畏。”见史记也。
    夫物之所偏,未能无蔽,虽云大道,其侦或同。[一]若乃诗之失愚,书之失诬,然
则数术之失,至于诡俗乎?如令温柔敦厚而不愚,斯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斯
深于书者也;[二]极数知变而不诡俗,斯深于数术者也。[三]故曰: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四]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五]

  注[一]侦音五爱反。
    注[二]礼记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诗之失愚,
书之失诬。”郑玄注“诗敦厚,近愚;书知远,近诬”也。
    注[三]易曰:“极数知来之谓占。”又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注[四]易系辞之文也。
    注[五]取遣谓信与不信也。阴阳之术,或信或不信,各有所执,故偏颇也。以为甚
有者虽流宕失中,过称虚诞者,亦为失也。
    中世张衡为阴阳之宗,郎顗咎征最密,余亦班班名家焉。[一]其徒亦有雅才伟德,
未必体极蓺能。今盖纠其推变尤长,可以弘补时事,因合表之云。[二]

  注[一]谓襄楷、蔡邕、杨厚等也。
    注[二]表,显也。
    任文公,巴郡阆中人也。[一]父文孙,明晓天官风角秘要。文公少修父术,州辟从
事。哀帝时,有言越巂太守欲反,刺史大惧,遣文公等五从事检行郡界,潜伺虚实。共
止传舍,时暴风卒至,文公遽趣白诸从事促去,当有逆变来害人者,因起驾速驱。诸从
事未能自发,郡果使兵杀之,文公独得免。

  注[一]阆中,今隆州县。
    后为治中从事。时天大旱,白刺史曰:“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其变已至,不可防
救,宜令吏人豫为其备。”刺史不听,文公独储大船,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到其日
旱烈,文公急命促载,使白刺史,刺史笑之。日将中,天北云起,须臾大雨,至晡时,
湔水涌起十余丈,[一]突坏庐舍,所害数千人。文公遂以占术驰名。辟司空掾。平帝即
位,称疾归家。

  注[一]郦元水经注云“湔水出绵道玉垒山”,在今益州。湔音子延反。
    王莽篡后,文公推数,[一]知当大乱,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
人莫知其故。后兵寇并起,其逃亡者少能自脱,惟文公大小负粮捷步,[二]
  悉得完免。遂奔子公山,十余年不被兵革。

  注[一]推历运之数也。
    注[二]捷,健也。
    公孙述时,蜀武担石折。[一]文公曰:“噫!西州智士死,我乃当之。”自是常会
聚子孙,设酒食。后三月果卒。故益部为之语曰:“任文公,智无双。”

  注[一]武担,山,在今益州成都县北百二十步。杨雄蜀王本纪云:“武都丈夫化为
女子,颜色美绝,盖山精也。蜀王纳以为妃,无几物故,乃发卒之武都担土,葬于成都
郭中,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华阳国志曰:“王哀念之,遣五丁之武都担
土为妃作頉,盖地数亩,高七丈。其石俗今名为石頾。”
    郭宪字子横,汝南宋人也。[一]少师事东海王仲子。时王莽为大司马,召仲子,仲
子欲往。宪谏曰:“礼有来学,无有往教之义。[二]今君贱道畏贵,窃所不取。”
    仲子曰:“王公至重,不敢违之。”宪曰:“今正临讲业,且当讫事。”仲子从之,
日晏乃往。莽问:“君来何彁?”仲子具以宪言对,莽阴奇之。及后篡位,拜宪郎中,
赐以衣服。宪受衣焚之,逃于东海之滨。莽深忿恚,讨逐不知所在。

  注[一]续汉志汝南郡有宋公国,周名郪丘,汉改为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于
此。
    注[二]礼记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光武即位,求天下有道之人,乃征宪拜博士。再迁,建武七年,代张堪为光禄勋。
从驾南郊。宪在位,忽回向东北,含酒三潠。[一]执法奏为不敬。[二]诏问其故。宪对
曰:“齐国失火,故以此厌之。”后齐果上火灾,与郊同日。

  注[一]埤苍曰:“潠,喷也。”音巽。
    注[二]执法,悫劾之官也。
    八年,车驾西征隗嚣,宪谏曰:“天下初定,车驾未可以动。”宪乃当车拔佩刀以
断车靷。[一]帝不从,遂上陇。其后颍川兵起,乃回驾而还。帝叹曰:“恨不用子横之
言。”

  注[一]靷在马匤,音胤。
    时匈奴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宪以为天下疲敝,不宜动觽。谏争不合,
乃伏地称眩瞀,不复言。[一]帝令两郎扶下殿,宪亦不拜。帝曰:“常闻‘关东觥觥郭
子横’,竟不虚也。”[二]宪遂以病辞退,卒于家。

  注[一]瞀,乱也。
    注[二]觥觥,刚直之貌,音古横反。
    许杨字伟君,汝南平舆人也。少好术数。王莽辅政,召为郎,稍迁酒泉都尉。
    及莽篡位,杨乃变姓名为巫医,逃匿它界。莽败,方还乡里。
    汝南旧有鸿郄陂,[一]成帝时,丞相翟方进奏毁败之。建武中,太守邓晨欲修复其
功,闻杨晓水脉,召与议之。杨曰:“昔成帝用方进之言,[二]寻而自梦上天,天帝怒
曰:‘何故败我濯龙渊?’是后民失其利,多致饥困。时有谣歌曰:
    ‘败我陂者翟子威,饴我大豆,亨我芋魁。[三]反乎覆,陂当复。’昔大禹决江疏
河以利天下,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童谣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晨大悦,因署杨为都水掾,使典其事。杨因高下形埶,起塘四百余里,数年乃立。[四]
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

  注[一]陂在今豫州汝阳县东。
    注[二]前书翟方进奏坏鸿郄陂。
    注[三]方进字子威。芋魁,芋根也。前书“饴”作“饭”,“亨”作“羹”。
    注[四]塘,堤堰水也。
    初,豪右大姓因缘陂役,竞欲辜较在所,杨一无听,遂共谮杨受取赇赂。晨遂收杨
下狱,而械辄自解。狱吏恐,遽白晨。晨惊曰:“果滥矣。太守闻忠信可以感灵,今其
效乎!”即夜出杨,遣归。时天大阴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时人异焉。后以病卒。晨
于都*(官)**[宫]*为杨起庙,图画形像,百姓思其功绩,皆祭祀之。
    高获字敬公,汝南新息人也。为人尼首方面。[一]少游学京师,与光武有旧。
    师事司徒欧阳歙。歙下狱当断,获冠铁冠,带鈇锧,诣阙请歙。帝虽不赦,而引见
之。谓曰:“敬公,朕欲用子为吏,宜改常性。”获对曰:“臣受性于父母,不可改之
于陛下。”出便辞去。

  注[一]尼首,首象尼丘山,中下四方高也。
    三公争辟不应。后太守鲍昱请获,既至门,令主簿就迎,主簿*(曰)*但使骑吏迎之,
获闻之,即去。昱遣追请获,获顾曰:“府君但为主簿所欺,不足与谈。”
    遂不留。时郡境大旱。获素善天文,晓遁甲,能役使鬼神。昱自往问何以致雨,获
曰:“急罢三部督邮,[一]明府当自北出,到三十里亭,雨可致也。”昱从之,果得大
雨。每行县,辄轼其闾。[二]获遂远遁江南,卒于石城。[三]石城人思之,共为立祠。

  注[一]续汉书曰:“监属县有三部,每部督邮书掾一人。”
    注[二]轼,所以礼之。礼记曰“轼视马尾”也。
    注[三]石城在今苏州西南。
    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
    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
    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视,[一]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
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
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
    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乃为立庙,
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二]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
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三]

  注[一]说文曰,□亦视也。音真吝反。
    注[二]王乔墓在今叶县东。
    注[三]刘向列仙传曰:“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闲,
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二)*[三]十余年后,来于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
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颠,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而去。”
    谢夷吾字尧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学风角占候。太守第五伦擢为督邮。
    时乌程长有臧衅,伦使收案其罪。夷吾到县,无所验,但望合伏哭而还。一县惊怪,
不知所为。及还,白伦曰:“窃以占候,知长当死。近三十日,远不过六十日,游魂假
息,非刑所加,故不收之。”伦听其言,至月余,果有驿马赍长印绶,上言暴卒。伦以
此益礼信之。[一]

  注[一]谢承书曰“伦甚崇其道德,转署主簿,使子从受春秋,夷吾待之如师弟子之
礼。时或游戏,不肯读书,便白伦行罚,遂成其业”也。
    举孝廉,为寿张令,[一]稍迁荆州刺史,[二]迁钜鹿太守。所在爱育人物,有善绩。
及伦作司徒,令班固为文荐夷吾曰:“臣闻尧登稷﹑契,政隆太平;舜用皋陶,政致雍
熙。殷﹑周虽有高宗﹑昌﹑发之君,犹赖傅说﹑吕望之策,故能克崇其业,允协大中。
[三]窃见钜鹿太守会稽谢夷吾,出自东州,厥土涂泥,而英姿挺特,奇伟秀出。才兼四
科,行包九德,[四]仁足济时,知周万物。加以少膺儒雅,韬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
图录,探赜圣秘,观变历征,占天知地,与神合契,据其道德,以经王务。昔为陪隶,
与臣从事,奋忠毅之操,躬史鱼之节,董臣严纲,勖臣懦弱,[五]得以免戾,寔赖厥勋。
及其应选作宰,惠敷百里,降福弥异,流化若神,爰牧荆州,威行邦国。奉法作政,有
周﹑召之风;居俭履约,绍公仪之操。[六]寻功简能,为外台之表;听声察实,为九伯
之冠。[七]迁守钜鹿,政合时雍。德量绩谋,有伊﹑吕﹑管﹑晏之任;阐弘道奥,同史
苏﹑京房之伦。[八]虽密勿在公,而身出心隐,不殉名以求誉,不驰骛以要宠,念存逊
遁,演志箕山。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焉绝俗。诚社稷之元龟,大汉之栋
甍。[九]宜当拔擢,使登鼎司,上令三辰顺轨于历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一0]必
致休征克昌之庆,非徒循法奉职而已。臣以顽驽,器非其畴,[一一]尸禄负乘,夕惕若
厉。
    [一二]愿乞骸骨,更授夷吾,上以光七曜之明,下以厌率土之望,庶令微臣塞咎免
悔。”

  注[一]谢承书曰:“县人女子张雨,早丧父母,年五十,不肯嫁,留养孤弟二人,
教其学问,各得通经。雨皆为娉娶,皆成善士。夷吾荐于州府,使各选举,表复雨门户。
永平十五年,蝗发泰山,流徙郡国,荐食五谷,过寿张界,飞逝不集。”
    注[二]谢承书曰:“夷吾雅性明远,能决断罪疑。行部始到南阳县,遇孝章皇帝巡
狩,驾幸鲁阳,有诏□荆州刺史入传录见囚徒,诫长吏‘勿废旧仪,朕将览焉’。上临
西厢南面,夷吾处东厢,分帷隔中央。夷吾所决正一县三百余事,事与上合。而朝廷叹
息曰:‘诸州刺史尽如此者,朕不忧天下。’常以励髃臣。”
    注[三]尚书洪范曰:“皇建其有极。”孔安国注云:“皇,大;极,中也。”
    注[四]四科,见文苑传。尚书咎繇陈九德,曰“宽而栗,愿而恭,乱而敬,柔而立,
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也。
    注[五]董,督也。勖,励也。
    注[六]史记公仪休相鲁,拔园葵,去织妇,不与人争利。
    注[七]左传曰:“五侯九伯。”杜预注云:“九州之伯也。”
    注[八]左传史苏,晋太史,善筮者。京房字君明,善阴阳占候,见前书。
    注[九]尚书曰:“格人元龟,罔敢知吉。”元,大也。甍亦栋也。
    注[一0]五品,五常之教也,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训,顺也。
    注[一一]畴,类也。
    注[一二]易曰:“负且乘,致寇至。”又曰:“夕惕若厉。”言君子终日干干,至
于夕,犹怵惕戒惧,若危厉。
    后以行春乘柴车,从两吏,[一]冀州刺史上其仪序失中,有损国典,左转下邳令。
豫克死日,如期果卒。□其子曰:“汉末当乱,必有发掘露骸之祸。”使悬棺下葬,墓
不起坟。[二]

  注[一]柴车,贱车也。
    注[二]墓谓茔域。坟谓筑土。
    时博士勃海郭凤亦好图谶,善说灾异,吉凶占应。先自知死期,豫令弟子市棺敛具,
至其日而终。[一]

  注[一]棺音古乱反。
    杨由字哀侯,蜀郡成都人也。少习易,并七政﹑元气﹑风云占候。为郡文学掾。
    时有大雀夜集于库楼上,太守廉范以问由。由对曰:“此占郡内当有小兵,然不为
害。”后二十余日,广柔县蛮夷反,杀伤长吏,[一]郡发库兵击之。又有风吹削哺,[二]
太守以问由。由对曰:“方当有荐木实者,其色黄赤。”顷之,五官掾献橘数包。

  注[一]广柔县属蜀郡,故城在今茂州汶川县西。
    注[二]“哺”当作“柿”,音孚废反。颜氏家训曰:“削则札也。左传曰‘削而投
之’是也。史家假借为‘肝肺’字,今俗或作‘脯’,或作为‘反哺’之‘哺’,学士
因云‘是屏障之名’,非也。风角书曰‘庶人之风扬尘转削’,若是屏障,何由可转。”
    由尝从人饮,□御者曰:“酒若三行,便宜严驾。”既而趣去。后主人舍有□相杀
者,人请问何以知之。由曰:“向社中木上有鸠□,此兵贼之象也。”其言多验。著书
十余篇,名曰其平。终于家。
    李南字孝山,丹阳句容人也。[一]少笃学,明于风角。和帝永元中,太守马棱坐盗
贼事被征,当诣廷尉,吏民不宁,南特通谒贺。棱意有恨,谓曰:“太守不德,今当即
罪,而君反相贺邪?”南曰:“旦有善风,明日中时应有吉问,故来称庆。”旦日,棱
延望景晏,以为无征;至晡,乃有驿使赍诏书原停棱事。南问其彁留之状。使者曰:
“向度宛陵浦里斻,[二]马踠足,是以不得速。”[三]棱乃服焉。后举有道,辟公府,
病不行,终于家。

  注[一]句容,今润州县也。近句曲山有所容,因名焉。
    注[二]宛陵,县,属丹阳郡。斻,以舟济水也。
    注[三]踠,屈损也。
    南女亦晓家术,为由拳县人妻。晨诣爨室,卒有暴风,妇便上堂从姑求归,辞其二
亲。姑不许,乃跪而泣曰:“家世传术,疾风卒起,先吹醦突及井,此祸为妇女主爨者,
妾将亡之应。”因着其亡日。乃听还家,如期病卒。
    李合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合袭父业,游太学,通
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
合候舍。时夏夕露坐,合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
    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
分野,故知之耳。”[一]

  注[一]前书觜□、参,益州之分野也。
    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合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
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合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
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合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合遂所在留彁,以观其变。行至扶风,
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合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
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
    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合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
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合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
作大匠翟酺上合“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合涉都侯,辞让不受。
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冑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一]

  注[一]家语曰“仲尼既葬,弟子皆家于墓,行心丧之礼。三年丧毕,或去或留”也。
    冑字世威,奉世之后也。[一]常慕周伯况﹑闵仲叔之为人,隐处山泽,不应征辟。

  注[一]奉代字子明,宣帝时为前将军,见前书也。
    合子固,已见前传。弟子历,字季子。清白有节,博学善交,与郑玄﹑陈纪等相结。
为新城长,政贵无为。亦好方术。时天下旱,县界特雨。官至奉车都尉。
    段翳字符章,广汉新都人也。习易经,明风角。时有就其学者,虽未至,必豫知其
姓名。尝告守津吏曰:“某日当有诸生二人,荷担问翳舍处者,幸为告之。”
    后竟如其言。又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翳为合膏药,并以
简书封于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生到葭萌,与吏争度,津吏檛破从者头。生
开筒得书,言到葭萌,与吏□头破者,以此膏里之。生用其言,创者即愈。生叹服,乃
还卒业。翳遂隐居窜迹,终于家。
    廖扶字文起,[一]汝南平舆人也。习韩诗﹑欧阳尚书,教授常数百人。父为北地太
守,永初中,坐羌没郡下狱死。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及服终而叹曰:
    “老子有言:‘名与身孰亲?’吾岂为名乎!”遂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尤明天文
﹑谶纬,风角﹑推步之术。州郡公府辟召皆不应。就问灾异,亦无所对。

  注[一]廖,音力吊反,又音力救反。
    扶逆知岁荒,乃聚谷数千斛,悉用给宗族姻亲,又敛葬遭疫死亡不能自收者。
    常居先人頉侧,未曾入城市。太守谒焕,[一]先为诸生,从扶学,后临郡,未到,
先遣吏修门人之礼,又欲擢扶子弟,固不肯,当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年八十,终于家。

  注[一]谒姓也。
    二子,孟举、伟举,并知名。
    折像字伯式,广汉雒人也。其先张江者,封折侯,曾孙国为郁林太守,徙广汉,因
封氏焉。国生像。
    国有赀财二亿,家僮八百人。像幼有仁心,不杀昆虫,不折萌牙。能通京氏易,好
黄老言。及国卒,感多藏厚亡之义,[一]乃散金帛资产,周施亲簄。或谏像曰:“君三
男两女,孙息盈前,当增益产业,何为坐自殚竭乎?”像曰:“昔□子文有言:‘我乃
逃祸,非避富也。’[二]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之咎,道家所忌。[三]今世将衰,子又
不才。不仁而富,谓之不幸。[四]墙隙而高,其崩必疾也。”智者闻之咸服焉。

  注[一]老子曰“多藏必厚亡”也。
    注[二]国语曰:“楚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
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子文曰:‘夫从政者,以庇人也。人多旷者,而我取富,是勤
人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不逃富。’”注[三]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注[四]左传曰:“善人富谓之幸,淫人富谓之殃。”
    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时年八十四。家无余资,诸子衰劣如
其言云。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又善风角、星筭、
河洛七纬,推步灾异。[一]隐于壶山之阳,[二]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
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

  注[一]七纬者,易纬稽览图、干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也;
    书纬琁机钤、考灵耀、刑德放、帝命验、运期授也;诗纬推度灾、记历枢、含神务
也;礼纬含文嘉、稽命征、斗威仪也;乐纬动声仪、稽耀嘉、汁图征也;
    孝经纬援神契、钩命决也;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
诚图、考异邮、保干图、汉含孳、佑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也。
    注[二]山在今邓州新城县北,即张衡南都赋云“天封大狐”是也。
    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
日时。客后有从蜀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于
是天下称其术蓺。
    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孔乔、[一]李昺、
[二]北海郎宗、[三]陈留杨伦、[四]东平王辅六人,[五]唯郎宗、杨伦到洛阳,英等四
人并不至。

  注[一]谢承书曰“乔字子松,宛人也,学古文尚书、春秋左氏传。常幽居修志,锐
意典籍,至乃历年身不出门,乡里莫得瞻见。公车征不行,卒于家”也。
    注[二]谢承书曰“昺字子然,酇人也,笃行好学,不羡荣禄。习鲁诗、京氏易。
    室家相待如宾。州郡前后礼请不应。举茂才,除召陵令,不到官。公车征不行,卒”
也。
    注[三]谢承书曰:“宗字仲绥,安丘人也,善京氏易、风角、星筭,推步吉凶。
    常负笈荷担卖卜给食,瘠服闲行,人莫得知。安帝诏公车征,策文曰:‘郎宗、李
昺、孔乔等前比征命,未肯降意。恐主者玩弄,礼意不备,使难进易退之人龙潜不屈其
身。各致嘉礼,遣诣公车,将以补察国政,辅朕之不逮。’青州被诏书,遣宗诣公车,
对策陈灾异,而为诸儒之表。拜议郎,除吴令。到官一月,时卒暴风,宗占以为京师有
大火,定火发时,果如宗言。诸公闻之,表上,博士征。宗耻以占事就征,文书未到,
夜悬印绶置厅上遁去,终于家。子顗,自有传。”
    注[四]见儒林传。
    注[五]谢承书曰:“辅字公助,平陆人也。学公羊传、援神契。常隐居野庐,以道
自娱。辟公府,举有道,对策拜郎中。陈灾异,甄吉凶有验,拜议郎,以病逊。安帝公
车征,不行,卒于家。”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
    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
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
    “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
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一]晏然
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
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二]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
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

  注[一]环堵,面一堵也。庄子曰“原宪居环堵之中”也。
    注[二]箪,笥也。论语曰,颜回在陋巷之中,一箪食,一瓢饮。
    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席,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
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
在所送谷千斛,常以八月致牛一头,酒三斛;如有不幸,祠以中牢。英辞位不受,有诏
譬旨勿听。
    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一]
  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
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
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注[一]谢承书曰“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喻,劝使就聘。英顺逸
议,谈者失望”也。
    英既善术,朝廷每有灾异,诏辄下问变复之效,所言多验。[一]

  注[一]变灾异复于常也。
    初,英着易章句,世名樊氏学,以图纬教授。颍川陈寔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
拜问,英下黙荅拜。寔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荅。”
    [一]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注[一]礼记曰:“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荅拜。”
    孙陵,灵帝时以谄事宦人为司徒。
    陈郡郄巡学传英业,官至侍中。
    论曰: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虽□张趣舍,时有未纯,于刻情修容,
依倚道蓺,以就其声价,非所能通物方,弘时务也。[一]及征樊英、杨厚,朝廷若待神
明,至竟无它异。英名最高,毁最甚。李固、朱穆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于用,故
其所以然也。然而后进希之以成名,世主礼之以得觽,原其无用亦所以为用,则其有用
或归于无用矣。何以言之?夫焕乎文章,时或乖用;本乎礼乐,适末或簄。
    [二]及其陶搢绅,藻心性,使由之而不知者,岂非道邈用表,乖之数迹乎?[三]
  而或者忽不践之地,赊无用之功,[四]至乃诮噪远术,贱斥国华,[五]以为力诈可
以救沦敝,文律足以致宁平,智尽于猜察,道足于法令,虽济万世,其将与夷狄同也。
[六]孟轲有言曰:“以夏变夷,不闻变夷于夏。”况有未济者乎!

  注[一]易曰:“方以类聚,物以髃分。”
    注[二]文章虽美,时敝则不用也。礼乐诚贵,代末则废。
    注[三]言文章礼乐,其道邈远,出于常用之表,不可以数迹求也。
    注[四]庄子曰:“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
矣。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侧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垫犹掘也。
    注[五]远术谓礼乐,国华谓怀道隐逸之士也。
    注[六]前书大人赋曰:“虽济万代,不足以喜。”

    校勘记

  二七0四页二行背中赤文朱字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案中候握河纪作“背甲赤文成
字”。
    二七0五页一一行*(李)*少翁校补谓案前书郊祀志拜文成将军者齐人少翁,史不言
何姓,“李”字衍。今据删。按:殿本作“李少君”,误。
    二七0六页五行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按:刊误谓案此不成文理,注亦不明,盖非范
本真。
    二七0七页一行父文孙集解引惠栋说,谓案华阳国志,文公为文孙弟。今按:
    父名“文孙”,子不当名“文公”,必有误。
    二七0七页三行文公遽趣白诸从事促去按:汲本、殿本“趣”作“起”。
    二七0七页一0行湔水出绵道玉垒山按:王先谦谓“绵道”当作“绵虒道”。
    二七0七页一一行日数十按:刊误谓旧本有一“到”字,不合刊去。
    二七0九页二行忽回向东北按:殿本“回”作“面”。
    二七一0页一行许杨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御览七十二引谢承书及本书,“杨”
均作“阳”。
    二七一0页六行反乎覆陂当复按:殿本考证王会汾谓案前书翟方进传,此下有“谁
云者两黄鹄”六字。
    二七一0页一五行晨于都*(官)**[宫]*为杨起庙据汲本、殿本改。
    二七一一页二行高获字敬公按:集解引汪文台说,谓御览十一引谢承书作“周获”。
    二七一一页六行主簿*(曰)*但使骑吏迎之据刊误删。
    二七一二页一一行*(二)**[三]*十余年后据殿本改。按:御览三九、六六二引,并
作“三十余年”。
    二七一三页八行政隆太平按:下云“政致雍熙”,刊误谓案文势不当骈用两“政”
字,盖本是“治”,避唐讳作“化”,后人不知,误改为“政”。
    二七一六页一行杨由字哀侯按:古人名与字相应,“哀”疑“衷”之斗。
    二七一六页六行哺当作柿“柿”原作“□”,径据殿本、集解本改。按:校补谓木
□之“□”本□□,果□之“□”本□□,俗作“□”,□□,今皆斗作“柿”,□市,
俗遂皆写□□,辩之不胜辩矣。
    二七一九页一行奉代字子明按:汲本、殿本“代”作“世”,此避唐讳,未回改也。
    二七二0页八行其先张江者封折侯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华阳国志云江为武威太守,
封南阳折侯,因氏焉。案南阳有析县,前汉属宏农,郦元音持益反,颜籀音先历反,字
从木,不从手。二七二一页六行善人富谓之幸集解引惠栋说,谓左传“幸”作“赏”。
今按:赏与殃韵,作“幸”非也。
    二七二一页九行樊英字季齐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季齐”一作“季高”,见抱朴
子。
    二七二四页一一行孙陵灵帝时以谄事宦人为司徒按:集解引钱大昭说,谓案灵帝纪,
陵为太尉,非司徒。
    ------------------
  YOUTH 整理
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