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 >> 礼记 | 关闭窗口 |
少仪第十七 |
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不得阶主。敌者曰:“某固愿见。”罕见曰:“闻名”,亟见曰“朝夕”。瞽曰“闻名”。 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适公卿之丧,则曰:“听役于司徒”。 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敌者曰“赠从者”。 臣致衤遂于君,则曰“致废衣于贾人”。敌者曰“衤遂”。亲者兄弟不以衤遂进。 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马入庙门。赙马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 赙者既致命,坐委之,摈者举之。主人无亲受也。 受立,授立不坐。性之直者则有之矣。 始入而辞,曰“辞矣”。即席,曰“可矣”。 排阖说屦于户内者,一人而已矣。有尊长在则否。 问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善于某乎?” 不疑在躬,不度民械,不愿于大家,不訾重器。 埽曰埽,埽席前曰拚,拚席不以鬣,执箕膺扌葛。 不贰问。问卜筮,曰义与?志与?义则可问,志则否。 尊长于己逾等,不敢问其年。燕见不将命。遇于道,见则面,不请所之。丧俟事不直吊。侍坐弗使,不执琴瑟,不画地,手无容,不た也。寝则坐而将命。侍射则约矢,侍投则拥矢。胜则洗而以请,客亦如之。不角,不擢马。 执君之乘车则坐。仆者右带剑,负良绥申之面,拖诸{辟巾},以散绥升,执辔然后步。 请见不请退。朝廷曰退,燕游曰归,师役曰罢。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蚤莫,虽请退可也。 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凡乞假于人,为人从事者亦然。然,故上无怨,而下远罪也。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讠阎,谏而无骄;怠则张而相之,废则埽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毋拔来,毋报往。毋渎神。毋循枉。毋测未至。 士依于德,游于艺;工依于法,游于说。 毋訾衣服成器,毋身质言语。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之美,齐齐皇皇;车马之美,匪匪翼翼;鸾和之美,肃肃雍雍。 问国君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社稷之事矣;幼,则曰能御,未能御。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乐人之事矣;幼,则曰能正于乐人,未能正于乐人。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未能负薪。 执玉执龟筮不趋,堂上不趋,城上不趋。武车不式,介者不拜。 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为尸坐,则不手拜,肃拜。为丧主则不手拜。 葛而麻带。 取俎进俎不坐。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凡祭于室中堂上无跣,燕则有之。 未尝不食新。 仆于君子,君子升下则授绥。始乘则式;君子下行,然后还立。 乘二车则式,佐车则否。二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有二车者之乘马服车不齿。观君子之衣服,服剑,乘马,弗贾。 其以乘壶酒,束修,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修以将命,亦曰乘壶酒,束修,一犬。其以鼎肉,则执以将命。其禽加于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委其余。犬则执纟守犬,田犬,则授摈者,既受,乃问犬名。牛则执纟引,马则执勺,皆右之。臣则左之。 车则说绥,执以将命。甲若有以前之,则执以将命;无以前之,则袒奉胄。器则执盖。弓则以左手屈执拊。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衤尧与剑焉。笏、书、修、苞苴、弓、茵、席、枕、几、、杖、琴、瑟、戈有刃者椟、荚、,其执之皆尚左手。刀刃授颖。削授拊。凡有刺刃者,以授人则辟刃。 乘兵车,出先刃,入后刃。军尚左,卒尚右。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丧事主哀,会同主诩。军旅思险,隐情以虞。 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已。毋放饭,毋流ヱ。小饭而亟之,数噍毋为口容。 客自彻,辞焉则止。 客爵居左,其饮居右,介爵、酢爵、亻巽爵皆居右。 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祭无。 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于左。 赞币自左,诏辞自右。 酌尸之仆,如君之仆。其在车则左执辔,右受爵。祭左右轨、范,乃饮。 凡羞有俎者,则于俎内祭。君子不食_腴。小子走而不趋,举爵则坐祭立饮。凡洗必盥。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凡羞有氵音者,不以齐。为君子择葱Ε,则绝其本末。羞首者,进喙祭耳。 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尊壶者面其鼻。饮酒者,礻几者、醮者、有折俎不坐。未步爵,不尝羞。 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聂而不切。为辟鸡,兔变宛脾,皆聂而切之。切葱若Ε,实之醯以柔之。 其有折俎者,取祭肺,反之,不坐,燔亦如之。尸则坐。 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 其未有烛而有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 凡饮酒为献主者,执烛抱ㄡ,客作而辞,然后以授人。执烛不让,不辞,不敬。 洗盥执食饮者勿气,有问焉,则辟耳而对。 为人祭曰致福,为己祭而致膳于君子曰膳,、练曰告。 凡膳告于君子,主人展之,以授使者于阼阶之南,南面再拜稽首送。反命,主人又再拜稽首。其礼,大牢则以牛左肩臂折九个,少牢则以羊左肩七个,直豕则以豕左肩五个。 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食器不刻镂,君子不屦丝屦,马不常秣。 |
Everlove 中文书库:如需引用,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