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

 

    1. 卷第一吴太伯传
    2. 卷第二 吴王寿梦传                           寿梦元年
                                                   寿梦二年
                                                   寿梦五年
                                                   寿梦十六年
                                                   寿梦十七年
                                                   寿梦二十五年
                                                   诸樊元年
                                                   余祭十二年
                                                   余祭十三年
                                                   余祭十七年
    3. 卷第三王僚使公子光传  二年
                                                   五年
                                                   八年
                                                   九年
                                                   十二年
                                                   十三年
    4. 卷第四 阖闾内传                             阖闾元年
                                                   阖闾二年
                                                   阖闾三年
                                                   阖闾五年
                                                   阖闾六年
                                                   阖闾九年
                                                   阖闾十年
    5. 卷第五 夫差内传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二十年
                                                   二十三年
    6. 卷第六越王无余外传
    7. 卷第七 勾践入臣外传                         越王勾践五年
    8. 卷第八 勾践归国外传                         勾践七年
                                                   勾践九年
    9. 卷第九勾践阴谋外传                          勾践十年
                                                   勾践十一年
                                                   勾践十二年
                                                   勾践十三年
  10. 卷第十勾践伐吴外传                           勾践十五年
                                                   勾践二十一年
                                                   勾践二十四年
                                                   勾践二十五年
                                                   勾践二十六年
                                                   勾践二十七年
 
 
 

                                                                            后 汉 赵 晔 撰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后稷其母台氏之女姜嫄,为帝喾元妃。年少未孕, 出游于野,见大人迹而观之,中心欢然,喜其形像,因履而践之。身动,意若为人所感。 后妊娠。恐被淫泆之祸,遂祭祀以求,谓无子履上帝之迹,天犹令有之。姜嫄怪而弃于阨 狭之巷,牛马过者折易而避之。复弃于林中,适会伐木之人多。复置于泽中冰上,众鸟以羽覆 之。后稷遂得不死。姜嫄以为神,收而养之,长因名弃。为儿时,好种树禾、黍、桑、麻五榖 、相五土之宜,青、赤、黄、黑,陵、水、高、下,粢、稷、黍、禾、蕖、麦、豆、稻,各得 其理。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三年余 ,行人无饥乏之色。乃拜弃为农师,封之台,号为后稷,姓姬氏。后稷就国为诸侯。卒,子不 窋立。遭夏氏世衰,失官奔戎狄之间。

其孙公刘,公刘慈仁,行不履生草,运车以避葭苇。公刘避夏桀于戎狄,变易风俗,民化 其政。公刘卒,子庆节立。

其后八世而得古公但甫。脩公刘后稷之业,积德行义,为狄人所慕。薰鬻戎姤而伐之,古 公事之以犬马牛羊,其伐不止;事以皮币、金玉重宝,而亦伐之不止。古公问何所欲?曰:欲 其土地。古公曰:“君子不以养害害所养。国所以亡也而为身害,吾所不居也。”古公乃杖策 去邠,逾梁山而处岐周曰:“彼君与我何异?”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古 公。居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而民五倍其初。

古公三子,长曰太伯,次曰仲雍,雍一名吴仲,少曰季历。季历娶妻太任氏,生子昌。昌 有圣瑞。古公知昌圣,欲传国以及昌,曰:“兴王业者,其在昌乎?”因更名曰季历。太伯、 仲雍望风知指,曰:“
历者,适也。”知古公欲以国及昌。古公病,二人讬名采药于衡山 ,遂之荆蛮。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

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为勾吴。吴人或问何像而 为勾吴,太伯曰:“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有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勾吴,非其方乎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勾吴。数年之间,民人殷富。遭殷之末世衰, 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 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

古公病将卒,令季历让国于太伯,而三让不受,故云太伯三以天下让。于是季历莅政,脩 先王之业,守仁义之道。季历卒,子昌立,号曰西伯。遵公刘、古公之术业于养老,天下归之 。西伯致太平,伯夷自海滨而往。西伯卒,太子发立,任周召而伐殷,天下已安,乃称王。追 谥古公为大王,追封太伯于吴。

太伯祖卒葬于梅里平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简子叔达、达子周章、 章子熊、熊子遂、遂子柯相、相子彊鸠夷、夷子余乔疑吾、吾子柯庐、庐子周繇、繇子屈羽、 羽子夷吾、吾子禽处,处子专、专子颇高、高子句毕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虞公,以开晋 之伐虢氏。毕子去齐、齐子寿梦立,而吴益彊,称王。凡从太伯至寿梦之世,与中国时通朝会 ,而国斯霸焉。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第二
 

寿梦元年
 

寿梦元年,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鲁成公会于钟离,深问周公礼乐,成公悉为陈 前王之礼乐,因为咏歌三代之风。寿梦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 ”因叹而去,曰:“于乎哉,礼也!”
 
 

寿梦二年
 

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适吴,以为行人。教吴射御,导之伐楚。楚庄王怒,使子反将 ,败吴师。二国从斯结雠。于是吴始通中国而与诸侯为敌。
 
 

寿梦五年
 

五年,伐楚,败子反。
 
 

寿梦十六年
 

十六年,楚恭王怨吴为巫臣伐之也,乃举兵伐吴,至衡山而还。
 
 

寿梦十七年
 

十七年,寿梦以巫臣子狐庸为相,任以国政。
 
 

寿梦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寿梦病将卒。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 ,寿梦欲立之,季札让,曰:“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

寿梦乃命诸樊曰:“我欲传国及札,尔无忘寡人之言。”诸樊曰:“周之太王知西伯之 圣,废长立少,王之道兴。今欲授国于札,臣诚耕于野。”王曰:“昔周行之德,加于四海, 今汝于区区之国,荆蛮之乡,奚能成天子之业乎?且今子不忘前人之言,必授国以次及于季札 。”诸樊曰:“敢不如命?”

寿梦卒,诸樊以适长摄行事,当国政。
 
 

诸樊元年
 

吴王诸樊元年,已除丧,让季札,曰:“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吾望其色也 ,意在于季札。又复三朝悲吟而命我曰:‘吾知公子札之贤,欲废长立少。’重发言于口 。虽然我心已许之,然前王不忍行其私计,以国付我,我敢不从命乎?今国者,子之国也 ,吾愿达前王之义。”

季札谢曰:“夫适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

诸樊曰:“苟可施于国,何先王之命有!太王改为季历,二伯来入荆蛮,遂城为国,周道 就成,前人诵之不绝于口,而子之所习也。”

札复谢曰:“昔曹公卒,废存适亡,诸侯与曹人不义而立于国。子臧闻之,行吟而归。曹 君惧,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之道。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之义。吾诚避之。”

吴人固立季札,季札不受而耕于野,吴人舍之。诸樊骄恣,轻慢鬼神,仰天求死。将死, 命弟余祭曰:“必以国及季札。”乃封季札于延陵,号曰延陵季子。
 
 

余祭十二年
 

余祭十二年,楚灵王会诸侯伐吴,围朱方,诛庆封。庆封数为吴伺祭,故晋楚伐之也 。吴王余祭怒曰:“庆封穷来奔吴,封之朱方,以效不恨士也。”即举兵伐楚,取二邑而 去。
 
 

余祭十三年
 

十三年,楚怨吴为庆封故伐之,心恨不解,伐吴,至干溪,吴击之,
楚师败走。
 
 

余祭十七年
 

十七年,余祭卒。余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让,逃去。曰:“吾不受位明矣 。昔前君有命,已附子臧之义。洁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处,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 过耳。”遂逃归延陵。吴人立余昧子州于,号为吴王僚也。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
 

二年
 

二年,王僚使公子光伐楚,以报前来诛庆封也。吴师败而亡舟。光惧,因舍,复得王 舟而还。光欲谋杀王僚,未有所与合议,阴求贤,乃命善相者为吴市吏。
 
 

五年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吴。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奢,兄尚。其前名曰 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

王即位三年,不听国政,沉湎于酒,淫于声色。左手拥秦姬,右手抱越女,身坐钟鼓之间 而令曰:“有敢谏者,死!”于是伍举进谏曰:“有一大鸟集楚国之庭,三年不飞亦不鸣。此 何鸟也?”于是庄王曰:“此鸟不飞,飞则冲天;不鸣,鸣则惊人。”伍举曰:“不飞不鸣, 将为射者所图,弦矢卒发,岂得冲天而惊人乎?”于是庄王弃其秦姬越女,罢钟鼓之乐;用孙 叔敖任以国政。遂霸天下,威伏诸侯。

庄王卒,灵王立。建章华之台。与登焉。王曰:“台美。”伍举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 美,安民以为乐,克听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以土木之崇高,虫镂之刻画,金石之清音, 丝竹之凄唳以之为美。前庄王为抱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 烦官府,民不败时务,官不易朝常。今君为此台七年,国人怨焉,财用尽焉,年榖败焉,百姓 烦焉,诸侯忿怨,卿士讪谤:岂前王之所盛,人君之美者耶?臣诚愚不知所谓也。灵王即除工 去饰,不游于台。由是伍氏三世为楚忠臣。

楚平王有太子名建,平王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娶于秦, 秦女美容,无忌报平王,曰:“秦女天下无双,王可自取。”王遂纳秦女为夫人而幸爱之,生 子珍;而更为太子娶齐女。无忌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深念平王一旦卒而太子立,当害己也,乃 复谗太子建。建母蔡氏无宠,乃使太子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日夜言太子之短,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之心,愿王自备。太子 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将入为乱。”平王乃召伍奢而按问之。奢知无忌之谗,因谏之,曰: “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而疏骨肉乎?”无忌承宴复言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擒。 ”平王大怒,因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奋扬使人前告太子急去,不然将诛。三 月,太子奔宋。

无忌复言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为质而召之。”

王使使谓奢曰:“能致二子则生,不然,则死。”

伍奢曰:“臣有二子,长曰尚,少曰胥。尚为人慈温仁信,若闻臣召辄来。胥为人少好于 文,长习于武,文治邦国,武定天下,执纲守戾,蒙垢受耻,虽冤不争,能成大事。此前知之 士,安可致耶?”

平王谓伍奢之誉二子,即遣使者驾驷马,封函印绶往许召子尚、子胥。令曰:“贺二子父 奢以忠信慈仁去难就免。平王内惭囚系忠臣,外愧诸侯之耻,反遇奢为国相,封二子为侯,尚 赐鸿都侯,胥赐盖侯,相去不远三百余里。奢久囚系,忧思二子,故遣臣来奉进印绶。”

尚曰:“父系三年,中心切怛,食不甘味,尝苦饥渴,昼夜感思,忧父不活,惟父获免, 何敢贪印绶哉?”

使者曰:“父囚三年,王今幸赦,无以赏赐,封二子为侯。一言当至,何所陈哉?”

尚乃入报子胥,曰:“父幸免死,二子为侯,使者在门,兼封印绶,汝可见使。”

子胥曰:“尚且安坐,为兄卦之。今日甲子,时加于巳,支伤日下,气不相受。君欺其臣 ,父欺其子。今往方死,何侯之有?”

尚曰:“岂贪于侯,思见父耳。一面而别,虽死而生。”

子胥曰:“尚且无往。父当我活,楚畏我勇,势不敢杀;兄若误往,必死不脱。”

尚曰:“父子之爱,恩从中出,徼幸相见,以自济达。”

于是子胥叹曰:“与父俱诛,何明于世,冤雠不除,耻辱日大。尚从是往,我从是决。”

尚泣曰:“吾之生也,为世所笑,终老地上,而亦何之?”不能报仇,毕为废物。汝怀文 武,勇于策谋,父兄之雠,汝可复也。吾如得返,是天佑之,其遂沉埋,亦吾所喜。”

胥曰:“尚且行矣,吾去不顾,勿使临难,虽悔何追!”

旋泣辞行,与使俱往。楚得子尚,执而囚之,复遣追捕子胥,胥乃贯弓执矢去楚。楚追之 ,见其妻。曰:“胥亡矣,去三百里。”使者追及无人之野,胥乃张弓布矢,欲害使者,使者 俯伏而走。胥曰:“报汝平王,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楚为墟矣。”使返报平王。 王闻之,即发大军追子胥至江,失其所在,不获而返。

子胥行至大江,仰天行哭林泽之中,言楚王无道,杀吾父兄,愿吾因于诸侯以报雠矣。闻 太子建在宋,胥欲往之。

伍奢初闻子胥之亡,曰:“楚之君臣,且苦兵矣。”

尚至楚就父,俱戮于市。

伍员奔宋,道遇申包胥,谓曰:“楚王杀吾兄父,为之奈何?”申包胥曰:“于乎!吾欲 教子报楚,则为不忠;教子不报,则为无亲友也。子其行矣,吾不容言。”子胥曰:“吾闻父 母之雠,不与戴天履地;兄弟之雠,不与同域接壤;朋友之雠,不与邻乡共里。今吾将复楚, 辜以雪父兄之耻。”申包胥曰:“子能亡之,吾能存之;子能危之,吾能安之。”胥遂奔宋。

宋元公无信于国,国人恶之。大夫华氏谋杀元公,国人与华氏因作大乱。子胥乃与太子建 俱奔郑,郑人甚礼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在郑,郑信太子矣。太子能为内应 而灭郑,即以郑封太子。”太子还郑,事未成,会欲私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 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

建有子名胜,伍员与胜奔吴。到昭关,关吏欲执之,伍员因诈曰:“上所以索我者,美 珠也。今我已亡矣,将去取之。”关吏因舍之。

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 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 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 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 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 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 ?”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 :“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 ,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 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子胥默然,遂行至吴。疾于中道,乞食溧阳。适会女子击绵于濑水之上,筥中有饭。子胥 遇之,谓曰:“夫人可得一餐乎?”女子曰:“妾独与母居,三十未嫁,饭不可得。”子 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女子知非,人,遂许之,发其箪筥,饭其盎浆,长跪 而与之。子胥再餐而止。女子曰:“君有远逝之行,何不饱而餐之?”子胥已餐而去,又谓女 子曰:“掩夫人之壶浆,无令其露。”女子叹曰:“嗟乎!妾独与母居三十年,自守贞明,不 愿从适,何宜馈饭而与丈夫?越亏礼仪,妾不忍也。子行矣。”子胥行,反顾,女子已自投于 濑水矣。”于乎!贞明执操,其丈夫女哉!

子胥之吴,乃被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市人观罔有识者。翌日,吴市吏善相者见 之,曰:“吾之相人多矣,未尝见斯人也,非异国之亡臣乎?”乃白吴王僚,具陈其状。“王 宜召之。”王僚曰:“与之俱入。”

公子光闻之,私喜曰:“吾闻楚杀忠臣伍奢,其子子胥勇而且智,彼必复父之雠来入于吴 。”阴欲养之。

市吏于是与子胥俱入见王,王僚怪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王僚与语三日 ,辞无复者。王曰:“贤人也!”子胥知王好之,每入语语,遂有勇壮之气,稍道其雠,而有 切切之色。王僚知之,欲为兴师复雠。

公子谋杀王僚,恐子胥前亲于王而害其谋,因谗“伍胥之谏伐楚者,非为吴也,但欲自复 私雠耳。王无用之。”

子胥知公子光欲害王僚,乃曰:“彼光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入见王僚,曰:“臣闻 诸侯不为匹夫兴师用兵于比国。”王僚曰:“何以言之?”子胥曰:“诸侯专为政,非以意救 急后兴师。今大王践国制威,为匹夫兴兵,其义非也。臣固不敢如王之命。”吴王乃止。

子胥退耕于野,求勇士荐之公子光,欲以自媚。乃得勇士专诸。

专诸者,堂邑人也。伍胥之亡楚如吴时,遇之于途。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 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子胥怪而问其状:“何夫子之怒盛也,闻一女子之声而折道 ,宁有说乎?”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也?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 之上。”子胥因相其貌:碓颡而深目,虎膺而熊背,戾于从难。知其勇士,阴而结之,欲以为 用。遭公子光之有谋也,而进之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而礼待之。公子光曰:“天以夫子辅孤之失根也。”专诸曰:“前王余昧卒, 僚立自其分也。公子何因而欲害之乎?”光曰:“前君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则光之父也 ;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札之贤也,将卒,传付适长,以及季札。念季札为使亡在 诸侯未还,余昧卒,国空,有立者适长也,适长之后,即光之身也。今僚何以当代立乎?吾力 弱无助,于掌事之间,非用有力徒能安吾志。吾虽代立,季子东还,不吾废也。”专诸曰:“ 何不使近臣从容言于王侧,陈前王之命,以讽其意,令知国之所归。何须私备剑士,以捐先王 之德?”光曰:“僚素贪而恃力,知进之利,不睹退让。吾故求同忧之士,欲与之并力。惟夫 子诠斯义也。”专诸曰:“君言甚露乎,于公子何意也?”光曰:“不也,此社稷之言也,小 人不能奉行,惟委命矣。”专诸曰:“愿公子命之。”公子光曰:“时未可也。”专诸曰:“ 凡欲杀人君,必前求其所好。吴王何好?”光曰:“好味。”专诸曰:“何味所甘?”光 曰:“好嗜鱼之炙也。”专诸乃去,从太湖学炙鱼,三月得其味,安坐待公子命之。
 
 

八年
 

八年,僚遣公子伐楚,大败楚师。因迎故太子建母于郑,郑君送建母珠玉簪珥,欲以 解杀建之过。
 
 

九年
 

九年,吴使光伐楚,拔居巢、钟离。吴所以相攻者,初,楚之边邑胛梁之女与吴边邑处女 蚕,争界上之桑,二家相攻,吴国不胜,遂更相伐,灭吴之边邑。吴怒,故伐楚,取二邑而去 。
 
 

十二年
 

十二年,冬,楚平王卒。伍子胥谓白公胜曰:“平王卒,吾志不悉矣!然楚国有,吾 何忧矣?”白公默然不对。伍子胥坐泣于室。
 
 

十三年
 

十三年,春,吴欲因楚葬而伐之,使公子盖余、烛佣以兵围楚,使季札于晋,以观诸 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心动。伍胥知光之见机也,乃说光曰: “今吴王伐楚,二弟将兵,未知吉凶,专诸之事于斯急矣。时不再来,不可失也。”于是 公子见专诸曰:“今二弟伐楚,季子未还,当此之时,不求何获?时不可失。且光真 王嗣也。”专诸曰:“僚可杀也,母老子弱,弟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内无骨鲠 之臣,是无如我何也。”

四月,公子光伏甲士于窋室中,具酒而请王僚。僚白其母,曰:“公子光为我具酒来请, 期无变悉乎?”母曰:“光心气怏怏,常有愧恨之色,不可不慎。”王僚乃被棠铁之甲三重, 使兵卫陈于道,自宫门至于光家之门,阶席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使坐立侍,皆操长戟交轵。酒 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窋室裹足,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既至王僚前,专诸乃擘炙鱼 ,因推匕首,立戟交轵倚专诸胸,胸断臆开,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贯甲达背,王僚既死,左 右共杀专诸,众士扰动,公子光伏其甲士以攻僚众,尽灭之。遂自立,是为吴王阖闾也。乃封 专诸之子,拜为客卿。

季札使还至吴,阖闾以位让,季札曰:“苟前君无废,社稷以奉,君也。吾谁怨乎?哀死 待生,以俟天命。非我所乱,立者从之,是前人之道,”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公子盖余、烛佣二人将兵遇围于楚者,闻公子光杀王僚自立,乃以兵降楚,楚封之于舒。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阖闾元年
 

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仁未施,恩未行,恐国人不就 ,诸侯不信,乃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阖闾谓子胥曰:“寡人欲彊国 霸王,何由而可?”伍子胥膝进垂泪顿首曰:“臣楚国之亡虏也。父兄弃捐,骸骨不葬, 魂不血食。蒙罪受辱来归命于大王,幸不加戮,何敢与政事焉?”阖闾曰:“非夫子 ,寡人不免于絷御之使;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为中道生进退耶?”子胥曰:“臣闻 谋议之臣,何足处于危亡之地,然忧除事定,必不为君主所亲。”阖闾曰:“不然。寡人非子 无所尽议,何得让乎?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 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子胥良久对曰:“臣闻治国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 者。”阖闾曰:“安君治民,其术奈何?”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 ,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阖闾曰:“善。夫筑城郭,立仓库 ,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子胥曰:“有。”阖闾曰:“寡人委计于子。”

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 ,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 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因复名 之破楚门。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吴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 羽为两鲵鱙以象龙角。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

城郭以成,仓库以具,阖闾复使子胥、屈盖余、烛佣习术战骑射御之巧,未有所用,请干 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 ,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

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 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莫耶曰:“子以善为剑闻于王,使子作剑,三月不成 ,其有意乎?”干将曰:“吾不知其理也。”莫耶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 ,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 物。至今后世,即山作冶,麻绖葌服,然后敢铸金于山。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 耶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 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作龟文,阴作漫理。

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甚重。既得宝剑,适会鲁使季孙聘于吴,阖闾使掌剑大 夫以莫耶献之。季孙拔剑之,锷中缺者大如黍米。叹曰:“美哉,剑也!虽上国之师,何能加 之!夫剑之成也,吴霸;有缺,则亡矣。我虽好之,其可受乎?”不受而去。

阖闾既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 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舋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王曰:“ 为钩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于众夫子之钩乎?”作钩者曰:“吾之作钩也,贪而杀二子,舋 成二钩。”王乃举众钩以示之:“何者是也?”王钩甚多,形体相类,不知其所在。于是钩师 向钩而呼二子之名:“吴鸿,扈稽,我在于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声绝于口,两钩俱飞着父 之胸。吴王大惊,曰:“嗟乎!寡人诚负于子。”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

六月,欲用兵,会楚之白喜来奔。吴王问子胥曰:“白喜何如人也?”子胥曰:“白喜者 ,楚白州犁之孙。平王诛州犁,喜因出奔,闻臣在吴而来也。”阖闾曰:“州犁何罪?”子胥 曰:“白州犁,楚之左尹,号曰郤宛,事平王,平王幸之,常与尽日而语,袭朝而食。费无忌 望而妒之,因谓平王曰:‘王爱幸宛,一国所知,何不为酒一至宛家,以示群臣于宛之厚?’ 平王曰:‘善,’乃具酒于郤宛之舍。无忌教宛曰:‘平王甚毅猛而好兵,子必前陈兵堂下、 门庭。’宛信其言,因而为之。及平王往而大惊,曰:‘宛何等也?’无忌曰:‘殆且有篡杀 之忧,王急去之!事未可知。’平王大怒,遂诛郤宛。诸侯闻之,莫不叹息。喜闻臣在吴,故 来。请见之。”

阖闾见白喜而问曰:“寡人国僻远,东滨海。侧闻子前人为楚荆之暴怒,费无忌之谗口, 不远吾国而来于斯将何以教寡人?”喜曰:“楚国之失虏,前人无罪,横被暴诛。臣闻大王收 伍子胥之穷厄,不远千里故来归命。惟大王赐其死。”阖闾伤之,以为大夫,与谋国事。

吴大夫被离承宴问子胥曰:“何见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与喜同。子不闻河上歌乎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胡马望北风而立, 越鷰向日而熙。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被离曰:“君之言外也,岂有内意以决疑乎 ?”子胥曰:“吾不见也。”被离曰:“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擅杀之性,不可亲也 。”子胥不然其言,与之俱事吴王。
 
 

阖闾二年
 

二年,吴王前既杀王僚,又忧庆忌之在邻国,恐合诸侯来伐。问子胥曰:“昔专诸之 事,于寡人厚矣。今闻公子庆忌有计于诸侯,吾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以付于子。”

子胥曰:“臣不忠无行,而与大王图王僚于私室之中,今复欲讨其子,恐非皇天之意。”

阖闾曰:“昔武王讨,纣而后杀武庚,周人无怨色。今若斯议,何乃天乎?”

子胥曰:“臣事君王,将遂吴统,又何惧焉?臣之所厚,其人者,细人也。愿从于谋。”

吴王曰:“吾之忧也,其敌有万人之力,岂细人之所能谋乎?”

子胥曰:“其细人之谋事,而有万人之力也。”

王曰:“其为何谁?子以言之。”

子胥曰:“姓要名离。臣昔尝见曾折辱壮士椒丘欣也。”

王曰:“辱之奈何?”

子胥曰:“椒丘欣者,东海上人也。为齐王使于吴,过淮津,欲饮马于津。津吏曰:‘水 中有神,见马即出,以害其马。君勿饮也。’欣曰:‘壮士所当,何神敢干?’乃使从者饮马 于津,水神果取其马,马没。椒丘欣大怒,袒裼持剑入水,求神决战?连日乃出,眇其一目。 遂之吴,会于友人之丧。欣恃其与水战之勇也,于友人之丧席而轻傲于士大夫,言辞不逊,有 陵人之气。要离与之对坐。合坐不忍其溢于力也,时要离乃挫欣曰:‘吾闻勇士之斗也,与日 战不移表,与神鬼战者不旋踵,与人战者不达声。生往死还,不受其辱。今子与神斗于水,亡 马失御,又受眇目之病,形残名勇,勇士所耻。不即丧命于敌而恋其生,犹傲色于我哉!’于 是椒丘欣卒于诘责,恨怒并发,暝即往攻要离。于是要离席阑至舍,诫其妻曰:‘我辱勇士椒 丘欣于大家之丧,余恨蔚恚,暝必来也,慎无闭吾门。’至夜,椒丘欣果往。见其门不闭,登 其堂不关,入其室不守,放发僵卧,无所惧。欣乃手剑而捽要离,曰:‘子有当死之过者三, 子知之乎?’离曰:‘不知。’欣曰:‘子辱我于大家之众,一死也;归不关闭,二死也;卧 不守御,三死也。子有三死之过,欲无得怨。’要离曰:‘吾无三死之过,子有三不肖之愧, 子知之乎?’欣曰:‘不知。’要离曰:‘吾辱子于千人之众,子无敢报,一不肖也;入门不 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前拔子剑,手挫捽吾头,乃敢大言,三不肖也。子有三不肖而威于 我,岂不鄙哉?’于是椒丘欣投剑而叹曰:‘吾之勇也,人莫敢眦占者,离乃加吾之上,此天 下壮士也。’臣闻要离若斯,诚以闻矣。”

吴王曰:“愿承宴而待焉。”

子胥乃见要离曰:“吴王闻子高义,惟一临之。”乃与子胥见吴王。

王曰:‘子何为者?”要离曰:“臣国东千里之人,臣细小无力,迎风则僵,负风则伏。 大王有命,臣敢不尽力!”吴王心非子胥进此人,良久默然不言。要离即进曰:“大王患庆忌 乎?臣能杀之。”王曰:“庆忌之勇,世所闻也。筋骨果劲,万人莫当。走追奔兽,手接飞鸟 ,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吾尝追之于江,驷马驰不及,射之闇接,矢不可中。今子之力不如 也。”要离曰:“王有意焉,臣能杀之。”王曰:“庆忌明智之人,归穷于诸侯,不下诸侯之 士。”要离曰:“臣闻安其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非忠也;怀家室之爱,而不除君之患者 ,非义也。臣诈以负罪出奔,愿王戮臣妻子,断臣右手,庆忌必信臣矣。”王曰:“诺。”

要离乃诈得罪出奔,吴王乃取其妻子,焚弃于市。

要离乃奔诸侯而行怨言,以无罪闻于天下。遂如卫,求见庆忌。见曰:“阖闾无道,王子 所知。今戮吾妻子,焚之于市,无罪见诛。吴国之事,吾知其情,愿因王子之勇,阖闾可得也 。何不与我东之于吴?”庆忌信其谋。

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吴。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因风势以矛钩其冠, 顺风而刺庆忌,庆忌顾而挥之,三捽其头于水中,乃加于膝上,“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 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杀之,庆忌止之,曰:“此是天下勇士。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 哉?”乃诫左右曰:“可令还吴,以旌其忠。”于是庆忌死。

要离渡至江陵,愍然不行。从者曰:“君何不行?”要离曰:“杀吾妻子,以事吾君,非 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重其死,不贵无义。今吾贪生弃行,非义也。夫人有三 恶以立于世,吾何面目以视天下之士?”言讫遂投身于江,未绝,从者出之。要离曰:“吾宁 能不死乎?”从者曰:“君且勿死,以俟爵禄。”要离乃自断手足,伏剑而死。
 
 

阖闾三年
 

三年,吴将欲伐楚,未行。伍子胥、白喜相谓曰:“吾等为王养士,画其策谋,有利 于国,而王故伐楚。出其令,讬而无兴师之意,奈何?”有顷,吴王问子胥、白喜曰:“ 寡人欲出兵于二子,何如?”子胥、白喜对曰:“臣愿用命。”吴王内计二子皆怨楚,深恐以 兵往破灭而已。登台向南风而啸,有顷而叹,群臣莫有晓王意者。子胥深知王之不定,乃荐孙 子于王。

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善为兵法。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胥乃明知鉴辩,知孙子可 以折冲销敌,乃一旦与吴王论兵,七荐孙子。吴王曰:子胥讬言进士,欲以自纳。

而召孙子,问以兵法,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问曰:“兵法宁可以小试 耶?”孙子曰:“可,可以小试于后宫之女。”王曰:“诺。”孙子曰:“得大王宠姬二人以 为军队长,各将一队。”令三百人皆被甲兜鍪,操剑盾而立,告以军法,随鼓进退,左右回旋 ,使知其禁。乃令曰:“一鼓皆振,二鼓操进,三鼓为战形。”于是宫女皆掩口而笑。孙子乃 亲自操枹击鼓,三令五申,其笑如故。孙子顾视诸女,连笑不止。孙子大怒,两目忽张,声如 骇虎,发上冲冠,项旁绝缨。顾谓执法曰:“取鈇锧。”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信,将 之罪也。既以约束,三令五申,卒不却行,士之过也。军法如何?”执法曰:“斩!”武乃令 斩队长二人,即吴王之宠姬也。吴王登台观望,正见斩二爱姬,驰使下之令曰:“寡人已知将 军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宜勿斩之。”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法在军,君 虽有令,臣不受之。”孙子复撝鼓之,当左右进退,回旋规矩,不敢瞬目,二队寂然无敢顾者 。于是乃报吴王,曰:“兵已整齐,愿王观之,惟所欲用,使赴水火犹无难矣,而可以定天下 。”吴王忽然不悦,曰:“寡人知子善用兵,虽可以霸,然而无所施也。将军罢兵就舍,寡人 不愿。”孙子曰:“王徒好其言,而不用其实。”

子胥谏曰:“臣闻,兵者凶事,不可空试。故为兵者,诛伐不行,兵道不明。今大王虔心 思士,欲兴兵戈以诛暴楚,以霸天下而威诸侯,非孙武之将,而谁能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战者 乎?”于是吴王大悦,因鸣鼓会军,集而攻楚。孙子为将,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盖余、烛佣 。谋欲入郢,孙武曰:“民劳,未可,恃也。”

楚闻吴使孙子、伍子胥、白喜为将,楚国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白州犁 ,而吴侵境,不绝于寇,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于是司马成乃谓子常曰:“太傅伍奢,左尹白 州犁,邦人莫知其罪,君与王谋诛之,流谤于国,至于今日,其言不绝,诚惑之。盖闻仁者杀 人以掩谤者,犹弗为也。今子杀人以兴谤于国,不亦异乎?夫费无忌,楚之谗口,民莫知其过 。今无辜杀三贤士,以结怨于吴,内伤忠臣之心,外为邻国所笑。且郤伍之家,出奔于吴,吴 新有伍员、白喜,秉威锐志,结雠于楚。故彊敌之兵,日骇楚国,有事,子即危矣。夫智者除 谗以自安,愚者受佞以自亡。今子受谗,国以危矣。”子常曰:“是曩之罪也,敢不图之,” 九月,子常与昭王共诛费无忌,遂灭其族,国人乃谤止。

吴王有女滕玉,因谋伐楚,与夫人及女会蒸鱼,王前尝半而与女,女怒曰:“王食鱼辱我 ,不忘久生。”乃自杀。阖闾痛之,葬于国西阊门。外凿池积土,文石为椁,题凑为中,金鼎 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乃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还使男女与鹤俱入羡 门,因发机以掩之。杀生以送死,国人非之。

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道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

楚昭王卧而寤得吴王湛卢之剑于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风湖子而问曰:“寡人卧觉而得 宝剑,不知其名,是何剑也?”风湖子曰:“此谓湛卢之剑。”昭王曰:“何以言之?”风湖 子曰:“臣闻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卢。鱼肠之剑,已用杀吴 王僚也;磐郢以送其死女;今湛卢入楚也。”昭王曰:“湛卢所以去者何也?”风湖子曰:“ 臣闻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烛对曰:‘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 ,子以杀父。’故阖闾以杀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曹,不法之物,无益于人。’故以送死 。‘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讬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 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今吴王无道,杀君谋楚,故湛卢入楚。”昭 王曰:“
其直几何?”风湖子曰:“臣闻此剑在越之时,客有酬其直者:有市之乡三十, 骏马千匹,万户之都二。是其一也。薛烛对曰:‘赤堇之山已令无云,若耶之溪深而莫测,群 臣上天,欧冶死矣。虽倾城量金,珠玉盈河,犹不能得此宝,而况有市之乡,骏马千匹,万户 之都,何足言也?’”昭王大悦,遂以为宝。

阖闾闻楚得湛卢之剑,因斯发怒,遂使孙武、伍胥、白喜伐楚。子胥阴令宣言于楚曰:“ 楚用子期为将,吾即得而杀之;子常用兵,吾即去之。楚闻之,因用子常,退子期。吴拔六与 潜二邑。
 
 

阖闾五年
 

五年,吴王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越王元常曰:“吴不信前日之盟,弃贡赐之国, 而灭其交亲。”阖闾不然其言,遂伐,破檇里。
 
 

阖闾六年
 

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伐吴,报潜、六之役。吴使伍胥、孙武击之,围于豫章。吴 王曰:“吾欲乘危入楚都而破其郢,不得入郢,二子何功?”于是围楚师于豫章,大破之 。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以归为质。
 
 

阖闾九年
 

九年,吴王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不可入,今果何如?”二将曰:“夫战,借 胜以成其威,非常胜之道。”吴王曰:“何谓也?”二将曰:“楚之为兵,天下彊敌也。 今臣与之争锋,十亡一存,而王入郢者,天也,臣不敢必。”吴王曰:“吾欲复击楚,奈 何而有功?”伍胥、孙武曰:“囊瓦者,贪而多过于诸侯,而唐、蔡怨之。王必伐, 得唐、蔡,何怨?”二将曰:“昔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二枚,善佩二枚,各以一枚献之 昭王。王服之以临朝。昭公自服一枚。子常欲之,昭公不与,子常三年留之,不使归国。 唐成公朝楚,有二文马,子常欲之,公不与,亦三年止之。唐成相与谋从成公从者,请马以赎 成公,饮从者酒,醉之,窃马而献子常,常乃遣成公归国。群臣诽谤曰:‘君以一马之故,三 年自囚,愿赏窃马之功。’于是成公常思报楚,君臣未尝绝口。蔡人闻之,固请献裘佩于子 常,蔡侯得归。如晋告诉,以子元与太子质而请伐楚。故曰得唐、蔡而可伐楚。”

吴王于是使使谓唐、蔡曰:“楚为无道,虐杀忠良,侵食诸侯,困辱二君,寡人欲举兵伐 楚,愿二君有谋。唐侯使其子干为质于吴,三国合谋伐楚。舍兵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水为 阵。子常遂济汉而阵,自小别山至于大别山。三不利,自知不可进,欲奔亡。史皇曰:“今子 常无故与王共杀忠臣三人,天祸来下,王之所致。”子常不应。

十月,楚二师阵于柏举。阖闾之弟夫概晨起请于阖闾曰:“子常不仁,贪而少恩,其臣下 莫有死志,追之,必破矣。阖闾不许。夫概曰:“所谓臣行其志,不待命者,其谓此也。”遂 以其部五千人击子常。大败走,奔郑,楚师大乱,吴师乘之,遂破楚众。楚人未济汉,会楚人 食,吴因奔而击破之雍滞。五战,径至于郢。

王追于吴寇,出固将亡,与妹季芊出河濉之间。楚大夫尹固与王同舟而去。

吴师遂入郢,求昭王,王涉濉,济江,入于云中。暮宿,群盗攻之,以戈击王头,大夫尹 固隐王,以背受之,中肩。王惧,奔郧。大夫钟建负季芊以从。

郧公辛得昭王大喜,欲还之,其弟怀怒曰:“昭王是我雠也!”欲杀之。谓其兄辛曰:“ 昔平王杀我父,吾杀其子,不亦可乎?”辛曰:“君讨其臣,敢雠之者?夫乘人之祸,非仁也 ;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名,非智也。”怀怒不解。辛阴与其季弟巢以王奔随。

吴兵逐之,谓随君曰:“周之子孙在汉水上者,楚灭之。谓天报其祸,加罚于楚,君何宝 之?周室何罪而隐其贼?能出昭王,即重惠也。”随君卜昭王与吴王不吉,乃辞吴王曰:“今 随之僻小,密近于楚,楚实存我,有盟,至今未改。若今有难而弃之?今且安静楚,敢不听命 ?”吴师多其辞,乃退。

是时,大夫子期虽与昭王俱亡,阴与吴师为市,欲出昭王。王闻之,得免,即割子期心, 以与随君盟而去。

吴王入郢,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左足践腹,右手 抉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即令阖闾妻昭王夫人,伍胥 、孙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马成之妻,以辱楚之君臣也。

遂引军击郑,郑定公前杀太子建而困迫子胥。自此,郑定公大惧,乃令国中曰:“有能还 吴军者,吾与分国而治。”渔者之子应募曰:“
臣能还之。不用尺兵斗粮,得一桡而行歌 道中,即还矣。”公乃与渔者之子桡。子胥军将至,当道扣桡而歌曰:“芦中人。”如是再。 子胥闻之,愕然大惊,曰:“何等谓与语,公为何谁矣?”曰:“渔父者子。吾国君惧怖,令 于国:有能还吴军者,与之分国而治。臣念前人与君相逢于途,今从君乞郑之国。”子胥叹曰 :“悲哉!吾蒙子前人之恩,自致于此。上天苍苍,岂敢忘也?”于是乃释郑国,还军守楚, 求昭王所在日急。

申包胥亡在山中,闻之,乃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北 面事之。今于僇尸之辱,岂道之极乎?”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日暮路远,倒行而逆 施之于道也。”

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 日七夜,口不绝声。秦桓公素沉湎,不恤国事。申包胥哭已,歌曰:“吴为无道,封豕长蛇, 以食上国,欲有天下,政从楚起。寡君出在草泽,使来告急。”如此七日。桓公大惊:“楚有 贤臣如是。吴犹欲灭之?寡人无臣若斯者,其亡无日矣。”为赋无衣之诗,曰:“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包胥曰:“臣闻戾德无厌,王不忧邻国疆场之患?逮吴之未定,王其取分焉。若楚遂亡, 于秦何利?则亦亡君之土也。愿王以神灵存之,世以事王。”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 。子且就馆,将图而告。”包胥曰:“寡君今在草野,未获所伏,臣何敢即安?”复立于庭, 倚墙而哭,日夜不绝声,水不入口。秦伯为之垂涕,即出师而送之。
 
 

阖闾十年
 

十年,秦师未出,越王元常恨阖闾破之檇里,兴兵伐吴。吴在楚,越盗掩袭之。

六月,申包胥以秦师至,秦使公子子蒲、子虎率车五百乘救楚击吴。二子曰:“吾未知吴 道。”使楚师前与吴战,而即会之,大败夫概。

七月,楚司马子成、秦公子子蒲,与吴王相守,私以间兵伐唐,灭之。子胥久留楚求昭王 ,不去。

夫概师败,却退。九月,潜归,自立为吴王。阖闾闻之,乃释楚师,欲杀夫概,奔楚,昭 王封夫概于棠溪,阖闾遂归。

子胥、孙武、白喜留,与楚师于淮澨,秦师又败吴师。楚子期将焚吴军,子西曰:“吾国 父兄身战,暴骨草野焉,不收又焚之,其可乎?”子期曰:“亡国失众,存没所在,又何杀生 以爱死?死如有知,必将乘烟起而助我;如其无知,何惜草中之骨而亡吴国?”遂焚而战,吴 师大败。

子胥等相谓曰:“彼楚虽败我余兵未有所损我者。”孙武曰:“吾以吴干戈西破楚,逐昭 王而屠荆平王墓,割戮其尸,亦已足矣。子胥曰:“自霸王以来,未有人臣报雠如此者也。行 ,去矣!”

吴军去后,昭王反国。乐师扈子非荆王信谗佞,杀伍奢、白州犁而寇不绝于境,至乃掘平 王墓,戮尸奸喜,以辱楚君臣;又伤昭王困迫,几为天下大鄙,然已愧矣,乃援琴为楚作穷劫 之曲,以畅君之迫厄之畅达也。其词曰:“王耶王耶何乖烈,不顾宗庙听谗孽,任用无忌多所 杀,诛夷白氏族几灭。二子东奔适吴越,吴王哀痛助忉怛,垂涕举兵将西伐,伍胥、白喜、孙 武决。三战破郢王奔发,留兵纵骑虏荆阙,楚荆骸骨遭发掘,鞭辱腐尸耻难雪!几危宗庙社稷 灭,严王何罪国几绝。卿士凄怆民恻悷,吴军虽去怖不歇。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 。”昭王垂涕,深知琴曲之情,扈子遂不复鼓矣。

子胥等过溧阳濑水之上,乃长太息曰:“吾尝饥于此,乞食于一女子,女子饲我,遂投水 而亡。将欲报以百金,而不知其家。”乃投金水中而去。

有顷,一老妪行哭而来,人问曰:“何哭之悲?”妪曰:“吾有女子,守居三十不嫁。往 年击绵于此,遇一穷途君子而辄饭之,而恐事泄,自投于濑水。今闻伍君来,不得其偿,自伤 虚死,是故悲耳。”人曰:“子胥欲报百金,不知其家,投金水中而去矣。”妪遂取金而归。

子胥归吴,吴王闻三师将至,治鱼为鲙,将到之日,过时不至,鱼臭。须臾子胥至,阖闾 出鲙而食,不知其臭,王复重为之,其味如故。吴人作鲙者,自阖闾之造也。

诸将既从还楚,因更名阊门曰破楚门。复谋伐齐,齐子使女为质于吴,吴王因为太子波聘 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因乃为病。阖闾乃起北门,名曰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女思不 止,病日益甚,乃至殂落。女曰:“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阖闾伤之 ,正如其言,乃葬虞山之巅。

是时太子亦病而死,阖闾谋择诸公子可立者,未有定计。波太子夫差日夜告于伍胥曰:“ 王欲立太子,非我而谁当立?此计在君耳。”伍子胥曰:“太子未有定,我入则决矣。”

阖闾有顷召子胥,谋立太子,子胥曰:“臣闻祀废于绝后,兴于有嗣。今太子不禄,早失 侍御,今王欲立太子者,莫大乎波秦之子夫差。”阖闾曰:“夫愚而不仁,恐不能奉统于吴国 。”子胥曰:“夫差信以爱人,端于守节,敦于礼义。父死子代,经之明文。”阖闾曰:“
寡人从子。”

立夫差为太子,使太子屯兵守楚留止,自治宫室:立射台于安里,华池在平昌,南城宫在 长乐。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治姑苏之台。旦食(鱼且) 山,昼游苏台, 射于鸥陂,驰于游台,兴乐石城,走犬长洲,斯止阖闾之霸时。

于是太子定,因伐楚,破师,拔番。楚惧吴兵复往,乃去郢徙于蒍若。当此之时,吴以子 胥、白喜、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伐于越。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
 

十一年
 

十一年,夫差北伐齐。齐使大夫高氏谢吴师,曰:“齐孤立于国,仓库空虚,民人离 散。齐以吴为彊辅,今未往告急而吴见伐,请伏国人于郊,不敢陈战争之辞,惟吴哀齐之 不滥也。”吴师即还。
 
 

十二年
 

十二年,夫差复北伐齐。越王闻之,率众以朝于吴,而以重宝厚献太宰嚭。嚭喜,受越之 赂,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王信用嚭之计。伍胥大惧,曰:“是弃吾也。”乃进谏曰 :“越在,心腹之病。不前除其疾,今信浮辞伪诈而贪齐,破齐譬由磐石之田,无立其苗也。 愿王释齐而前越,不然悔之无及。”吴王不听,使子胥使于齐,通期战之会。子胥谓其子曰: “我数谏王,王不我用,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吾俱亡,亡无为也。”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还。

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之曰:“子胥为强暴力谏,愿王少厚焉,”王曰:“寡人知之 。”未兴师,会鲁使子贡聘于吴。
 
 

十三年
 

十三年,齐大夫陈成恒欲弑简公,阴惮高、国、鲍、晏,故前兴兵伐鲁。鲁君忧之, 孔子患之,召门人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丘常耻之。夫鲁,父母之国也,丘墓在焉 。今齐将伐之,子无意一出耶?”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 贡辞出,孔子遣之。

子贡北之齐,见成恒,因谓曰:“夫鲁者,难伐之国,而君伐,过矣。”成而曰:“鲁何 难伐也?”

子贡曰:“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无用,士恶甲兵,不可与战。 君不若伐吴。夫吴,城厚而崇,池广以深,甲坚士选,器饱弩劲,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邦也 。”

成之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何也?”

子贡曰:“臣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所不听者也。今君又欲破鲁以广齐,隳鲁以自 尊,而君功不与焉。是君上骄下恣群臣,而求以成大事,难矣。且夫上骄则犯,臣骄则争,此 君上于王有遽,而下与大臣交争。如此则君立于齐危于累卵。故曰不如伐吴。且吴王刚猛而毅 ,能行其令,百姓习于战守,明于法禁,齐遇为擒必矣。今君悉四境之中,出大臣以环之,人 民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彊敌之臣,下无黔首之士,孤主制齐者,君也。”

陈恒曰:“善!虽然吾兵已在鲁之城下矣。吾去之吴,大臣将有疑我之心,为之奈何?”

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请为君南见吴王,请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陈恒许诺 。

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而霸者无彊敌,千钧之重,加铢而移 。今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彊,臣窃为君恐焉。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 也,义存亡鲁,害暴齐而威强晋,则王不疑也。”

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入臣于吴,不即诛之,三年使归。夫越君 ,贤主,苦身劳力,夜以接日,内饰其政,外事诸侯,必将有报我之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

子贡曰:“不可。夫越之彊不过于鲁,吴之彊不过于齐,主以伐越而不听臣,齐亦已私鲁 矣。且畏小越而恶彊齐,不勇也;见小利而忘大害,不智也。臣闻仁人不因居,以广其德;智 者不弃时,以举其功;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且夫畏越如此,臣诚东见越王,使出师以从下 吏。”吴王大悦。

子贡东见越王,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问曰:“此僻狭之国,蛮夷之民,大夫何 索然若不辱乃至于此?”

子贡曰:“君处故来。”

越王勾践再拜稽首曰:“孤闻祸与福为邻,今大夫之吊,孤之福矣。孤敢不问其说。”

子贡曰:“臣今者见吴王,告以救鲁而伐齐,其心畏越。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使人疑之,拙 也;有报人之意而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闻之者,危也。三者,举事之大忌也。”

越王再拜曰:“孤少失前人,内不自量与吴人战,军败身辱,遁逃上栖会稽,下守海滨, 唯鱼鳖见矣。今大夫辱吊而身见之,又发玉声以教孤,孤赖天之赐也,敢不承教?”

子贡曰:“臣闻:‘明主任人,不失其能,直士举贤,不容于世。’故临财分利则使仁,涉 患犯难则使勇,用智图国则使贤,正天下定诸侯则使圣。兵强而不能行其威势,在上位而不能 施其政令于下者,其君几乎难矣!臣窃自择可与成功而至王者,惟几乎?今吴王有伐齐晋之志 ,君无爱重器以喜其心,无恶卑辞以尽其礼。而伐齐,齐必战,不胜,君之福也;彼战而胜, 必以其兵临晋。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宝、车骑、羽毛尽乎晋,则君制其余矣。”

越王再拜,曰:“昔者吴王分其民之众以残吾国,杀败吾民,鄙吾百姓,夷吾宗庙,国为 墟棘,身为鱼鳖。孤之怨吴,深于骨髓,而孤之事吴,如子之畏父,弟之敬兄。此孤之死言也 。今大夫有赐,故孤敢以报情。孤身不安重席,口不尝厚味,目不视美色,耳不听雅音,既已 三年矣;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愿一与吴交战于天下平原之野。正身臂 而奋吴越之士,继踵连死,肝脑涂地者,孤之愿也。思之三年,不可得也,今内量吾国不足以 伤吴,外事诸侯而不能也。愿空国,弃群臣,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养牛马以事之。孤虽 知要领不属,手足异处,四支布陈,为乡邑笑,孤之意出焉。今大夫有赐,存亡国,举死人, 孤赖天赐,敢不待令乎?”

子贡曰:“夫吴王为人,贪功名而不知利害。”越王慥然避位。

子贡曰:“臣观吴王为数战伐,士卒不恩,大臣内引,谗人益众。夫子胥为人精诚中廉, 外明而知时,不以身死隐君之过。正言以忠君,直行以为国,其身死而不听,太宰嚭为人智而 愚,彊而弱,巧言利辞以内其身,善为诡诈以事其君,知其前而不知其后,顺君之过以安其私 ,是残国伤君之佞臣也。”越王大悦。

子贡去,越王送之金百镒,宝剑一,良马二。子贡不受。

至吴,谓吴王曰:“臣以下吏之言告于越王,越王大恐,曰:‘昔者孤身不幸,少失前人 。内不自量,抵罪于吴,军败身辱,逋逃出走,栖于会稽,国为墟莽,身为鱼鳖。赖大王之赐 ,使得奉俎豆,修祭祀,死且不敢忘,何谋之敢?’其志甚恐,将使使者来谢于王。”

子贡馆五日,越使果来,曰:东海役臣勾践之使者臣种敢修下吏,少闻于左右:昔孤不幸 ,少失前人,内不自量,抵罪上国,军败身辱,逋逃会稽,赖王赐,得奉祭祀,死且不忘。今 窃闻大王兴大义,诛彊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故使贱臣以奉前王所藏甲二十领,屈卢之矛, 步光之剑,以贺军吏。若将遂大义,弊邑虽小,请悉四方之内士卒三千人,以从下吏,请躬被 坚执锐,以前受矢石,君臣死无所恨矣。”

吴王大悦。乃召子贡曰:“越使果来,请出士卒三千,其君从之,与寡人伐齐。可乎?”

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仁也。受币,许其师,辞其君即 可。”吴王许诺。

子贡去晋,见定公曰:“臣闻虑不预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预办,不可以胜敌。今吴齐将 战,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君为之奈何?”定公曰:“何以待之 ?”子贡曰:“修兵伏卒以待之。”晋君许之。

子贡返鲁,吴王果兴九郡之兵,将与齐战。道出胥门,因过姑胥之台,忽昼假寐于姑胥之 台而得梦。及寤而起,其心恬然怅焉。乃命太宰嚭告曰:“寡人昼卧有梦,觉而恬然怅焉。请 占之,得无所忧哉?梦入章明宫,见两鬲蒸而不炊;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两鋘殖吾宫墙; 流水汤汤,越吾宫堂;后房鼓震箧箧有鍜工;前园横生梧桐。子为寡人占之。”

太宰嚭曰:“美哉!王之兴师伐齐也。臣闻:章者,德锵锵也;明者,破敌声闻,功朗明 也。两鬲蒸而不炊者,大王圣德,气有余也。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者,四夷已服,朝诸侯也 。两鋘殖宫墙者,农夫就成,田夫耕也。汤汤越宫堂者,邻国贡献,财有余也。后房箧箧鼓震 有鍜工者,宫女悦乐,琴瑟和也。前园横生梧桐者,乐府鼓声也。

吴王大悦,而其心不已,召王孙骆问曰:“寡人忽昼梦,为予陈之。”

王孙骆曰:“臣鄙浅于道,不能博大,今王所梦,臣不能占。其有所知者,东掖门亭长长 城公弟公孙圣。圣为人少而好游,长而好学,多见博观,知鬼神之情状。愿王问之。”

王乃遣王孙骆往请公孙圣,曰:“吴王昼卧姑胥之台,忽然感梦,觉而怅然,使子占之, 急诣姑胥之台。”

公孙圣伏地而泣,有项而起。其妻从旁谓圣曰:“子何性鄙!希睹人主,卒得急召,涕泣 如雨。”

公孙圣仰天叹曰:“悲哉!非子所知也。今日壬午,时加南方,命属上天,不得逃亡。非 但自哀,诚伤吴王。”

妻曰:“子以道自达于主,有道当行,上以谏王,下以约身。今闻急召,忧惑溃乱,非贤 人所宜。”

公孙圣曰:“愚哉!女子之言也。吾受道十年,隐身避害,欲绍寿命,不意卒得急召,中 世自弃,故悲与子相离耳。”遂去,诣姑胥台。

吴王曰:“寡人将北伐齐鲁,道出胥门,过姑胥之台,忽然昼梦,子为占之,其言吉凶。 ”

公孙圣曰:“臣不言,身名全,言之必死百段于王前。然忠臣不顾其躯。”乃仰天叹曰: “臣闻好船者必溺,好战者必亡,臣好直言,不顾于命。愿王图之。臣闻:章者,战不胜,败 走傽偟也。明者,去昭昭,就冥冥也。入门见鬲蒸而不炊者,大王不得火食也。两黑犬嗥以南 、嗥以北者,黑者,阴也,北者,匿也。两鋘殖宫墙者,越军入吴国,伐宗庙,掘社稷也。流 水汤汤越宫堂者,宫空虚也。后房鼓震箧箧者,坐太息也。前园横生梧桐者,梧桐心空不为用 器,但为盲僮,与死人俱葬也。愿大王按兵修德,无伐于齐,则可销也。遣下吏太宰嚭、王孙 骆解冠帻,肉袒徒跣,稽首谢于勾践,国可安存也,身可不死矣。”

吴王闻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顾力士石番,以铁锤击杀之。 圣乃仰头向天而言曰:“吁嗟!天知吾之冤乎?忠而获罪,身死无辜以葬。我以为直者,不如 相随为柱,提我至深山,后世相属为声响。”于是吴三乃使门人提之蒸丘,“豺狼食汝肉,野 火烧汝骨,东风数至,飞扬汝骸骨,肉縻烂,何能为声响哉?”太宰嚭趋进曰:“贺大王喜, 灾已灭矣,因举行觞,兵可以行。”

吴王乃使太宰嚭为右校司马,王孙骆为左校,及从勾践之师伐齐。伍子胥闻之,谏曰:“ 臣闻兴十万之众,奉师千里,百姓之费,国家之出,日数千金。不念士民之死,而争一日之胜 ,臣以为危国亡身之甚。且与贼居不知其祸,外复求怨,徼幸他国,犹治救瘑疥而弃心腹之疾 ,发当死矣。瘑疥,皮肤之疾,不足患也。今齐陵迟千里之外,更历楚赵之界,齐为疾其疥耳 ;越之为病,乃心腹也。不发则伤,动则有死。愿大王定越而后图齐。臣之言决矣,敢不尽忠 !臣今年老,耳目不聪,以狂惑之心,无能益国。窃观金匮第八,其可伤也。”吴王曰:“何 谓也?”子胥曰:“今年七月,辛亥平旦,大王以首事。辛,岁位也,亥,阴前之辰也。合壬 子岁前合也,利以行武,武决胜矣。然德在合斗击丑。丑,辛之本也。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 曹为太常所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 天地行殃,祸不久矣。”

吴王不听,遂九月使太宰嚭伐齐。军临北郊,吴王谓嚭曰:“行矣!无忘有功,无赦有罪 ,爱民养士,视如赤子;与智者谋,与仁者友。”太宰嚭受命,遂行。

吴王召大夫被离问曰:“汝常与子胥同心合志,并虑一谋,寡人兴师伐齐,子胥独何言焉 ?”被离曰:“子胥欲尽诚于前王,自谓老狂,耳目不聪,不知当世之所行,无益吴国。”

王遂伐齐,齐与吴战于艾陵之上,齐师败绩。吴王既胜,乃使行人成好于齐,曰:“吴王 闻齐有没水之虑,帅军来观,而齐兴师蒲草,吴不知所安,集设阵为备,不意颇伤齐师。愿结 和亲而去。”齐王曰:“寡人处此北边,无出境之谋。今吴乃济江淮喻千里而来我壤土,戮我 众庶,赖上帝哀存,国犹不至颠陨。王今让以和亲,敢不如命?”吴齐遂盟而去。

吴王还,乃让子胥曰:“吾前王履德明,达于上帝。垂功用力为子西结彊雠于楚。今前王 譬若农夫之艾杀四方蓬蒿,以立名于荆蛮,斯亦大夫之力。今大夫昏耄而不自安,生变起诈, 怨恶而出,出则罪吾士众,乱吾法度,欲以妖孽挫衄吾师;赖天降哀,齐师受服。寡人岂敢自 归其功,乃前王之遗德,神灵之佑福也。若子于吴则何力焉?”

伍子胥攘臂大怒,释剑而对曰:“昔吾前王有不庭之臣,以能遂疑计,不陷于大难。今王 播弃所患,外不忧此孤僮之谋,非霸王之事。天所未弃,必趋其小喜,而近其大忧。王若觉寤 ,吴国世世存焉;若不觉寤,吴国之命斯促矣。员擒。员诚前死,挂吾目于门,以观吴国之丧 。”

吴王不听,坐于殿上,独见四人向庭相背而倚,王怪而视之。群臣问曰:“王何所见?” 王曰:“吾见四人相背而倚,闻人言则四分走矣。”子胥曰:“如王言,将失众矣。”吴王怒 曰:“子言不祥!”子胥曰:“非惟不祥,王亦亡矣。”

后五日,吴王复坐殿上,望见两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人。王问群臣:“见乎?”曰:“ 无所见。”子胥曰:“王何见?”王曰:“前日所见四人,今日又见二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 人。”子胥曰:“臣闻,四人走,叛也;北向杀南向,臣杀君也。”王不应。

吴王置酒文台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执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闻之, 君不贱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为寡人有功,吾将爵之上赏。越王慈仁忠信,以 孝事于寡人,吾将复增其国,以还助伐之功。于众大夫如何?”

群臣贺曰:“大王躬行至德,虚心养士,群臣并进,见难争死;名号显着,威震四海;有 功蒙赏,亡国复存;霸功王事,咸被群臣。”

于是子胥据地垂涕,曰:“于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谗夫在侧;政败道坏,谄 谀无极;邪说伪辞,以曲为直,舍谗攻忠,将灭吴国:宗庙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 荆棘。”

吴王大怒,曰:“老臣多诈,为吴妖孽。乃欲专权擅威,独倾吾国。寡人以前王之故,未 忍行法,今退自计,无沮吴谋。”

子胥曰:“今臣不忠不信,不得为前王之臣。臣不敢爱身,恐吾国之亡矣。昔者桀杀关龙 逢,纣杀王子比干,今大王诛臣,参于桀纣。大王勉之,臣请辞矣。”

子胥归,谓被离曰:“吾贯弓接矢于郑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于斯。前王听从吾计,破楚 见凌之雠。欲报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祸将及汝。”被离曰:“未谏不听,自杀何益 ?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

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 :“吾始为汝父忠臣立吴,设谋破楚,南服劲越,威加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 赐我剑。吾今日死,吴宫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 死争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吴。今乃忘我定国之恩。反赐我死,岂不谬 哉!”吴王闻之,大怒,曰:“汝不忠信,为寡人使齐,讬汝子于齐鲍氏,有我外之心。”急 令自裁:“孤不使汝得有所见。”子胥把剑仰天叹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夏 殷之世,亦得与龙逄、比干为友。”遂伏剑而死。

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 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 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于是吴王谓被离曰:“汝尝与子胥论寡人之短。”乃髡被离而刑之。

王孙骆闻之,不朝,王召而问曰:“子何非寡人而不朝乎?”骆曰:“臣恐耳。”曰:“ 子以我杀子胥为重乎?”骆曰:“大王气高,子胥位下,王诛之。臣命何异于子胥?臣以是恐 也。”王曰:“非听宰嚭以杀子胥,胥图寡人也。”骆曰:“臣闻人君者,必有敢谏之臣,在 上位者,必有敢言之交。夫子胥,先王之老臣也,不忠不信,不得为前王臣。”吴王中心悷然 ,悔杀子胥:“岂非宰嚭之谗子胥?”而欲杀之。骆曰:“不可。王若杀嚭,此为二子胥也。 ”于是不诛。
 
 

十四年
 

十四年,夫差既杀子胥,连年不熟,民多怨恨。吴王复伐齐。阙为阑沟于商鲁之间, 北属蕲,西属济,欲与鲁晋合攻于黄池之上。恐群臣复谏,乃令国中曰:“寡人伐齐,有敢谏 者,死!”太子友知子胥忠而不用,太宰嚭佞而专政,欲切言之,恐罹尤也,乃以讽谏激于王 。清旦,怀丸持弹从后园而来,衣夹履濡。王怪而问之,曰:“子何为夹衣濡履,体如斯也? ”太子友曰:“适游后园,闻秋蜩之声,往而观之。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撝挠,长吟 悲鸣,自以为安,不知螳蜋超枝缘条,曳腰耸距而稷其形。夫螳蜋翕心而进,志在有利,不知 黄雀盈绿林,徘徊枝阴,踙跃微进,欲啄螳蜋。夫黄雀但知伺螳蜋之有味,不知臣挟弹危掷, 蹭蹬飞丸而集其背。今臣但虚心志在黄雀,不知空陷其旁,闇忽陷中,陷于深井。臣故夹体濡 履,几为大王取笑。”王曰:“天下之愚,莫过于斯:但贪前利,不睹后患。”太子曰:“ 天下之愚,复有甚者。鲁承周公之末,有孔子之教,守仁抱德,无欲于邻国,而齐举兵伐之, 不爱民命,惟有所获。夫齐徒举而伐鲁,不知吴悉境内之士,尽府库之财,暴师千里而攻之。 夫吴徒知逾境征伐非吾之国,不知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屠我吴国,灭我吴宫 。天下之危,莫过于斯也!”吴王不听太子之谏,遂北伐齐。

越王闻吴王伐齐,使范蠡、泄庸率师屯海通江,以绝吴路。败太子友于始熊夷,通江淮转 袭吴,遂入吴国,烧姑胥台,徙其大舟。

吴败齐师于艾陵之上,还师临晋,与定公争长,未合,边候。吴王夫差大惧,合诸侯谋曰 :“吾道辽远,无会,前进,孰利?”王孙骆曰:“不如前进,则执诸侯之柄,以求其志。请 王属士,以明其令,劝之以高位,辱之以不从。令各尽其死。”

夫差昏秣马食士,服兵被甲,勒马衔枚,出火于造,闇行而进。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 剑,方阵而行。中校之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王亲秉銊,戴旗以阵而 立。左军皆赤裳、赤髦、丹甲、朱羽之矰,望之若火。右军皆玄裳、玄舆、黑甲、乌羽之矰, 望之如墨。带甲三万六千,鸡鸣而定。阵去晋军一里。天尚未明,王乃亲鸣金鼓,三军哗吟, 以振其旅,其声动天徙地。

晋大惊不出,反距坚垒,乃令童褐请军,曰:“两军边兵接好,日中无期。今大国越次而 造弊邑之军垒,敢请辞故?”吴王亲对曰:“天子有命,周室卑弱,约诸侯贡献,莫入王府, 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无姬姓之所振,惧遣使来告,冠盖不绝于道。始周依负于晋,故忽于夷 狄会晋,今反叛如斯,吾是以蒲服就君。不肯长弟,徒以争彊,孤进不敢,去君不命长,为诸 侯笑。孤之事君决在今日,不得事君命在今日矣!”敢烦使者往来,孤躬亲听命于藩篱之外。 ”童褐将还,吴王蹑左足与褐决矣。

及报,与诸侯、大夫列坐于晋定公前。既以通命,乃告赵鞅曰:“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 忧,小则嬖妾、嫡子死,否则吴国有难;大则越人入,不得还也。其意有愁毒之忧,进退轻难 ,不可与战。主君宜许之以前,期无以争行而危国也。然不可徒许,必明其信。”赵鞅许诺。 入谒定公,曰:“姬姓于周,吴为先老,可长,以尽国礼。”定公许诺。命童褐复命。

于是吴王愧晋之义,乃退幕而会。二国君臣并在,吴王称公前晋侯次之,群臣毕盟。

吴既长晋而还,未逾于黄池,越闻吴王久留未归,乃悉士众将逾章山,济三江,而欲伐之 。

吴又恐齐、宋之为害,乃命王孙骆告劳于周,曰:“昔楚不承供贡,辟远兄弟之国,吾前 君阖闾不忍其恶,带剑挺铍与楚昭王相逐于中原。天舍其忠,楚师败绩。今齐不贤于楚,又不 恭王命,以远辟兄弟之国,夫差不忍其恶,被甲带剑,径至艾陵,天福于吴,齐师还锋而退。 夫差岂敢自多其功,是文武之德所佑助。时归吴不熟于岁,遂缘江溯淮开沟深水出于商鲁之间 ,而归告于天子执事。”

周王答曰:“伯父令子来乎盟国一人则依矣,余实嘉之。伯父若能辅余一人,则兼受永福 ,周室何忧焉?”乃赐弓弩王阼,以增号谥。

吴王还归自池,息民散兵。
 
 

二十年
 

二十年,越王兴师伐吴。吴与越战于檇李,吴师大败,军散死者不可胜计。越追破吴 ,吴王困急,使王孙骆稽首请成,如越之来也。越王对曰:“昔天以越赐吴,吴不受也; 今天以吴赐越,其可逆乎!吾请献勾甬东之地,吾与君为二君乎。”吴王曰:“吾之在周 ,礼前王一饭。如越王不忘周室之义,而使为附邑,亦寡人之愿也。行人请成列国之义,惟君 王有意焉。”大夫种曰:“吴为无道,今幸擒之,愿王制其命。”越王曰:“吾将残汝社稷, 夷汝宗庙。”吴王默然。请成,七反,越王不听。
 
 

二十三年
 

二十三年十月,越王复伐吴。吴国困不战,士卒分散,城门不守,遂屠吴。

吴王率群臣遁去,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于秦余杭山,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 ,腹馁口饥,顾得生稻而食之,伏地而饮水。顾左右曰:“此何名也?”对曰:“是生稻也。 ”吴王曰:“是公孙圣所言不得火食、走傽偟也。”王孙骆曰:“饱食而去,前有胥山,西阪 中可以匿止。”

王行有顷,因得生瓜已熟,吴王掇而食之。谓左右曰:“何冬而生瓜,近道人不食何也? ”左右曰:“谓粪种之物,人不食也。”吴王曰:“何谓粪种?”左右曰:“盛夏之时,人食 生瓜,起居道傍,子复生秋霜,恶之,故不食。”吴王叹曰:“子胥所谓旦食者也。”

谓太宰嚭曰:“吾戮公孙圣投胥山之巅,吾以畏责天下之惭,吾足不能进,心不能往。” 太宰嚭曰:“死与生,败与成,故有避乎?”王曰:“然曾无所知乎?子试前呼之。圣在,当 即有应。”吴王止秦余杭山,呼曰:“公孙圣!”三反呼圣,从山中应曰:“公孙圣。”三呼 三应。吴王仰天呼曰:“寡人岂可返乎?寡人世世得圣也。”

须臾,越兵至,三围吴。范蠡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袍而鼓之。

吴王书其矢而射种、蠡之军,辞曰:“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

大夫种、相国蠡急而攻。大夫种书矢射之曰:“上天苍苍,若存若亡。越君勾践下臣种敢 言之:昔天以越赐吴,吴不肯受,是天所反。勾践敬天而功,既得返国,今上天报越之功,敬 而受之,不敢忘也。且吴有大过六,以至于亡,王知之乎?有忠臣伍子胥忠谏而身死,大过一 也;公孙圣直说而无功,大过二也;太宰嚭愚而佞,言轻而谗谀,妄语恣口,听而用之,大过 三也;夫齐晋无返逆行,无僣侈之过,而吴伐二国,辱君臣,毁社稷,大过四也;且吴与越同 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吴侵伐,大过五也;昔越亲戕吴之前王,罪莫大焉,而幸伐 之,不从天命,而弃其仇,后为大患,大过六也。越王谨上刻青天,敢不如命?”

大天种谓越君曰:“中冬气定,天将杀戮,不行天杀,反受其殃。”越王敬拜曰:“诺。 今图吴王将为何如?”大夫种曰:“君被五胜之衣,带步光之剑,仗屈卢之矛,瞠目大言以执 之。”越王曰:“诺。”乃如大夫种辞吴王曰:“诚以今日闻命!”言有顷,吴王不自杀。越 王复使谓曰:“何王之忍辱厚耻也?世无万岁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遗荣,何必使吾师众 加刃于王?”吴王仍未肯自杀。勾践谓种蠡曰:“二子何不诛之?”种蠡曰:“臣,人臣之位 ,不敢加诛于人主。愿主急而命之。天诛当行,不可久留。”越王复瞠目怒曰:“死者,人之 所恶,恶者,无罪于天,不负于人。今君抱六过之罪,不知愧辱而欲求生,岂不鄙哉?”吴王 乃太息,四顾而望,言曰:“诺。”乃引剑而伏之死。越王谓太宰嚭曰:“子为臣不忠无信, 亡国灭君。”乃诛嚭并妻子。

吴王临欲伏剑,顾谓左右曰:“吾生既惭,死亦愧矣。使死者有知,吾羞前君地下,不忍 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孙圣;使其无知,吾负于生。死必连繴组以罩吾目,恐其不蔽,愿复重罗绣 三幅,以为掩明,生不昭我,死勿见我形,吾何可哉?”

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余杭山卑犹。越王使军士集于我戎之功,人一隰土以葬之。宰嚭亦 葬卑犹之旁。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
 

越之前君无余者,夏禹之末封也。禹父鲧者,帝颛顼之后。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 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 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

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帝乃忧中国之不康,悼黎元之 罹咎。乃命四岳,乃举贤良,将任治水。自中国至于条方,莫荐人。帝靡所任,四岳乃举鲧而 荐之于尧。帝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群臣,未有如鲧者。”尧用治水, 受命九载,功不成。帝怒曰:“朕知不能也。”乃更求之,得舜,使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观 鲧之治水无有形状,乃殛鲧于羽山。鲧投于水,化为黄能,因为羽渊之神。

舜与四岳举鲧之子高密。四岳谓禹曰:“舜以治水无功,举尔嗣,考之勋。”禹曰:“俞 ,小子敢悉考绩,以统天意。惟委而已。”

禹伤父功不成,循江,溯河,尽济,甄淮,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 ,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功未及成,愁然沉思。乃案黄帝中经历,盖圣人所记曰:在于九山东 南天柱,号曰宛委,赤帝在阙。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 白银,皆瑑其文。

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 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 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 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复返归岳,乘四载以行川。始于霍山,徊集五岳,诗云:“信彼南山,惟禹甸之。”

遂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 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 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 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 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

禹行使大章步东西,竖亥度南北,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

禹济江,南省水理,黄龙负舟,舟中人怖骇,禹乃哑然而笑曰:“我受命于天,竭力以劳 万民。生,性也;死,命也。尔何为者?”颜色不变。谓舟人曰:“此天所以为我用。”龙曳 尾舍舟而去。

南到计于苍梧,而见缚人,禹拊其背而哭。益曰:“斯人犯法,自合如此,哭之何也?” 禹曰:“天下有道,民不罹辜;天下无道,罪及善人。吾闻,一男不耕,有受其饥;一女不桑 ,有受其寒。吾为帝统治水土,调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得薄,不能化民证 也。故哭之悲耳。”

于是周行宇内,东造绝迹,西延积石,南逾赤岸,北过寒谷;徊昆仑,察六扈,脉地理, 名金石;写流沙于西隅,决弱水于北汉;青泉、赤渊,分入洞穴;通江东流,至于碣石;疏九 河于涽渊,开五水于东北;凿龙门,辟伊阙;平易相土,观地分州。殊方各进,有所纳贡;民 去崎岖,归于中国。

尧曰:“俞!以固冀于此。”乃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赐姓姒氏,领统州伯,以巡十二 部。

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哭夜泣,气不属声。

尧禅位于舜,舜荐大禹,改官司徒,内辅虞位,外行九伯。

舜崩,禅位命禹。禹服三年,形体枯槁,面目黎黑,让位商均,退处阳山之南,阴阿之北 。万民不附商均,追就禹之所,状若惊鸟扬天,骇鱼入渊,昼歌夜吟,登高号呼,曰:“禹弃 我,如何所戴?”禹三年服毕,哀民,不得已,即天子之位。

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防风 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乃大会计治国之道。内美釜山州慎之功,外演圣德以应天 心,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国号曰夏。后封有功,爵有德,恶无细而 不诛,功无微而不赏,天下喁喁,若儿思母,子归父。而留越恐群臣不从,言曰:“吾闻食其 实者,不伤其枝,饮其冰者,不浊其流。吾获覆釜之书,得以除天下之灾,令民归于里闾。其 德彰彰若斯,岂可忘乎?”乃纳言听谏,安民治室;居靡山伐木,为邑画作印,横木为门;调 权衡,平斗斛,造井示民,以为法度。凤凰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

遂已耆艾将老,叹曰:“吾晏岁年暮,寿将尽矣,止绝斯矣。”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 ,葬我会稽之山,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下无及泉,坟高三尺,土阶三等。葬之后,曰:“无 改亩,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

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 一衰,往来有常。

禹崩,传位与益。益服三年,思禹未尝不言。丧毕,益避禹之子启于箕山之阳,诸侯去益 而朝启,曰:“吾君帝禹子也。”启遂即天子之位,治国于夏。遵禹贡之美,悉九州之土以种 五谷,累岁不绝。启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

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 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无余 质朴,不设宫室之饰,从民所居。春秋祠禹墓于会稽。

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 生而言语,其语臼鸟禽呼:咽喋咽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 ,复我禹墓之祀,为民请福于天,以通鬼神之道。”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 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安集鸟田之瑞,以为百姓请命。自后稍有君臣之义,号曰 无壬。

壬生无择(手改目) ,择专心守国,不失上天之命。无择卒,或为夫谭。夫谭生元常,常立,当 吴王寿梦、诸樊、阖闾之时。越之兴霸自元常矣。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第七
 

越王勾践五年
 

越王勾践五年五月,与大夫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 阵固陵。大夫文种前为祝,其词曰:“皇天佑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 者灭,服从者昌。王虽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哀悲,莫不感伤。臣 请荐脯,行酒二觞。”

越王仰天太息,举杯垂涕,默无所言。种复前祝曰:“大王德寿,无疆无极,干坤受灵, 神祇辅翼。我王厚之,祉佑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觞酒既升,请 称万岁。”

越王曰:“孤承前王余德,守国于边,幸蒙诸大夫之谋,遂保前王丘墓。今遭辱耻为天下 笑,将孤之罪耶,诸大夫之责也?吾不知其咎,愿二三子论其意。”

大夫扶同曰:“何言之鄙也?昔汤系于夏台,伊尹不离其侧;文王囚于石室,太公不弃其 国。兴衰在天,存亡系于人。汤改仪而媚于桀,文王服从而幸于纣;夏殷恃力而虐二圣,两君 屈己以得天道。故汤王不以穷自伤,周文不以困为病。”

越王曰:“昔尧任舜、禹而天下治,虽有洪水之害,不为人灾。变异不及于民,岂况于人 君乎?”

大夫若成曰:“不如君王之言。天有历数,德有薄厚。黄帝不让,尧传天子。三王臣弑其 君,五霸子弑其父。德有广狭,气有高下。今之世犹人之市,置货以设诈。抱谋以待敌。不幸 陷厄,求伸而已。大王不览于斯而怀喜怒?”

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国。大夫皆前图未然之端,倾敌破雠,坐招泰山之 福。今寡人守穷若斯,而云汤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违礼仪?夫君子争寸阴而弃珠玉,今寡人 冀得免于军旅之忧,而复反系获敌人之手,身为佣隶,妻为仆妾,往而不返,客死敌国。若魂 魄有愧于前君,其无知,体骨弃捐。何大夫之言不合于寡人之意?”

于是大夫种、范蠡曰:“闻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广;形不愁,思不远。’圣王贤主皆 遇困厄之难,蒙不赦之耻。身拘而名尊,躯辱而声荣;处卑而不以为恶,居危而不以为薄。五 帝德厚而穷厄之恨,然尚有泛滥之忧。三守暴困之辱,不离三狱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为 隶,演易作卦,天道佑之。时过于期,否终则泰,诸侯并救,王命见符,朱鬣、玄狐。辅臣结 发拆狱破械,反国修德,遂讨其雠。擢假海内,若覆手背,天下宗之,功垂万世。大王屈厄, 臣诚尽谋,夫截骨之剑,无削剟之利;舀铁之矛,无分发之便;建策之士,无暴兴之说。今臣 遂天文,案坠籍,二气共萌,存亡异处,彼兴则我辱,我霸则彼亡。二国争道,未知所就。君 王之危,天道之数,何必自伤哉!夫吉者,凶之门;福者,祸之根。今大王虽在危困之际,孰 知其非畅达之兆哉?”

大夫计研曰:“今君王国于会稽,穷于入吴,言悲辞苦,群臣泣之。虽则恨悷之心,莫不 感动。而君王何为谩辞哗说,用而相欺?臣诚不取。”

越王曰:“寡人将去入吴,以国累诸侯大夫,愿各自述,吾将属焉。”

大夫皋如曰:“臣闻大夫种忠而善虑,民亲其知,士乐为用。今委国一人,其道必守,何 顺心佛命群臣?”

大夫曳庸曰:“大夫文种者,国之梁栋,君之爪牙。夫骥不可与匹驰,日月不可并照。君 王委国于种,则万纲千纪无不举者。”

越王曰:“夫国者,前王之国。孤力弱势劣,不能遵守社稷,奉承宗庙。吾闻父死子代, 君亡臣亲。今事弃诸大夫,客官于吴,委国归民以付二三子。吾之由也,亦子之忧也。君臣同 道,父子共气,天性自然。岂得以在者尽忠,亡者为不信乎?何诸大夫论事,一合一离,令孤 怀心不定也?夫推国任贤,度功绩成者,君之命也;奉教顺理,不失分者,臣之职也。吾顾诸 大夫以其所能而云委质而已。于乎,悲哉!”

计研曰:“君王所陈者,固其理也。昔汤入夏,付国于文祀,西伯之殷,委国于二老。今 怀夏将滞,志在于还。夫适市之妻,教嗣粪除,出亡之君,敕臣守御。子问以事,臣谋以能。 今君王欲士之所志,各陈其情,举其能者,议其宜也。”

越王曰:“大夫之论是也。吾将逝矣,愿诸君之风。”

大夫种曰:“夫内修封疆之役,外修耕战之备,荒无遗土,百姓亲附:臣之事也。”

大夫范蠡曰:“辅危主,存亡国,不耻屈厄之难,安守被辱之地,往而必反,与君复雠者 :“臣之事也。”

大夫苦成曰:“发君之令,明君之德,穷与俱厄,进与俱霸,统烦理乱,使民知分:臣之 事也。”

大夫曳庸曰:“奉令受使,结和诸侯,通命达旨,赂往遗来,解忧释患,使无所疑,出不 忘命,入不被尤:臣之事也。”

大夫皓进曰:“一心齐志,上与等之,下不违令,动从君命;修德履义,守信温故;临非 决疑,君误臣谏,直心不挠;举过列平,不阿亲戚,不私于外,推身致君,终始一分:臣之事 也。”

大夫诸稽郢曰:“望敌设阵,飞矢扬兵,履腹涉尸,血流滂滂,贪进不退;二师相当,破 敌攻众,威凌百邦:臣之事也。”

大夫皋如曰:“修德行惠,抚慰百姓;身临忧劳,动辄躬亲;吊死存疾,救活民命;蓄陈 储新,食不二味;国富民实,为君养器:臣之事也。”

大夫计研曰:“候天察地,纪历阴阳,观变参灾,分别妖祥,日月含色,五精错行,福见 知吉,妖出知凶:臣之事也。”

越王曰:“孤虽入于北国,为吴穷虏,有诸大夫怀德抱术,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忧 焉?”遂别于浙江之上。群臣垂泣,莫不咸哀。越王仰天叹曰:“死者,人之所畏。若孤之闻 死,其于心胸中曾无怵惕?”遂登船径去,终不返顾。

越王夫人乃据船哭,顾乌鹊啄江渚之虾,飞去复来,因哭而歌之,曰:“仰飞鸟兮乌鸢, 凌玄虚号翩翩。集洲渚兮优恣,啄虾矫翮兮云间,任厥兮往还。妾无罪兮负地,有何辜兮谴天 ?颿颿独兮西往,孰知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

又哀今曰:“彼飞鸟兮鸢乌,已回翔兮翕苏。心在专兮素虾,何居食兮江湖?徊复翔兮游 飏,去复返兮于乎!始事君兮去家,终我命兮君都。终来遇兮何幸,离我国兮去吴。妻衣褐兮 为婢,夫去冕兮为奴。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恻。肠千结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愿我身 兮如鸟,身翱翔兮矫翼。去我国兮心摇,情愤惋兮谁识?”

越王闻夫人怨歌,心中内恸,乃曰:“孤何忧?吾之六翮备矣。”

于是入吴,见夫差稽首再拜称臣,曰东海贱臣勾践,上愧皇天,下负后土,不裁功力,污 辱王之军士,抵罪边境。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执箕帚。诚蒙厚恩,得保须臾之命,不 胜仰感俯愧。臣勾践叩头顿首。”吴王夫差曰:“寡人于子亦过矣。子不念先君之雠乎?”越 王曰:“臣死则死矣,惟大王原之。”伍胥在旁,目若熛火,声如雷霆,乃进曰:“夫飞鸟在 青云之上,尚欲缴微矢以射之,岂况近卧于华池,集于庭庑乎?今越王放于南山之中,游于不 可存之地,幸来涉我壤土,入吾梐梱,此乃厨宰之成事食也,岂可失之乎?”吴王曰:“吾闻 诛降杀服,祸及三世。吾非爱越而不杀也,畏皇天之咎教而赦之。”太宰嚭谏曰:“子胥明于 一时之计,不通安国之道。愿大王遂其所执,无拘群小之口。”夫差遂不诛越王,令驾车养马 ,秘于宫室之中。

三月,吴王召越王入见,越王伏于前,范蠡立于后。吴王谓范蠡曰:“寡人闻贞妇不嫁破 亡之家,仁贤不官绝灭之国。今越王无道,国已将亡,社稷坏崩,身死世绝,为天下笑。而子 及主俱为奴仆,来归于吴,岂不鄙乎?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弃越归吴乎?”范蠡对 曰:“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 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今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 趋走,臣之愿也。”此时越王伏地流涕,自谓遂失范蠡矣。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谓曰:“ 子既不移其志,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范蠡曰:“臣请如命。”吴王起入宫中,越王、范蠡 趋入石室。

越王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 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吴王登远台望见越王及夫人、范蠡坐于马粪之旁,君臣之礼存,夫妇 之仪具。王顾谓太宰嚭曰:“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虽在穷厄之地,不失君 臣之礼。寡人伤之。”太宰嚭曰:“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穷孤之士。”吴王曰:“为子赦之 。”

后三月,乃择吉日而欲赦之,召太宰嚭谋曰:“越之与吴,同土连域。勾践愚黠,亲欲为 贼。寡人承天之神灵,前王之遗德,诛讨越寇,囚之石室。寡人心不忍见而欲赦之,于子柰何 ?”太宰嚭曰:“臣闻无德不复。大王垂仁恩加越,越岂敢不报哉?愿大王卒意。”

越王闻之,召范蠡告之曰:“孤闻于外,心独喜之,又恐其不卒也。”范蠡曰:“大王安 心,事将有意,在玉门第一。今年十二月,戊寅之日,时加日出。戊,囚日也;寅,阴后之辰 也。合庚辰岁后会也。夫以戊寅日闻喜,不以其罪罚日也。时加卯而贼戊,功曹为腾蛇而临戊 ,谋利事在青龙,青龙在胜先,而临酉,死气也;而克寅,是时克其日,用又助之。所求之事 ,上下有忧。此岂非天网四张,万物尽伤者乎?王何喜焉?”

果子胥谏吴王曰:“昔桀囚汤而不诛,纣囚文王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故夏为汤 所诛,殷为周所灭。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诛,臣谓大王惑之深也。得无夏殷之患乎?”

吴王遂召越王,久之不见。范蠡、文种忧而占之,曰:“吴王见擒也。”有顷太宰嚭出见 大夫种、范蠡而言越王复拘于石室。

伍子胥复谏吴王曰:“臣闻,王者攻敌国克之则加以诛,故后无报复之忧,遂免子孙之患 。今越王已入石室,宜早图之,后必为吴之患。”太宰嚭曰:“昔者齐桓割燕所至之地以贶燕 公,而齐君获其美名;宋襄济河而战,春秋以多其义:功立而名称,军败而德存。今大王诚赦 越王,则功冠于五霸,名越于前古。”吴王曰:“待吾疾愈,方为大宰赦之。”

后一月,越王出石室,召范蠡曰:“吴王疾,三月不愈。吾闻人臣之道,主疾臣忧,且吴 王遇孤恩甚厚矣。疾之无瘳,惟公卜焉。”范蠡曰:“吴王不死明矣,到己巳日当瘳,惟大王 留意。”越王曰:“孤所以穷而不死者,赖公之策耳,中复犹豫,岂孤之志哉?可与不可,惟 公图之。”范蠡曰:“臣窃见吴王,真非人也。数言成汤之义,而不行之。愿大王请求问疾, 得见,因求其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当拜贺焉,言其不死,以廖起日期之既言信后,则大王何 忧?”

越王明日谓太宰嚭曰:“囚臣欲一见问疾。”太宰嚭即入言于吴王,王召而见之。适遇吴 王之便,太宰嚭奉溲恶以出,逢户中。越王因拜:“请尝大王之溲,以决吉凶。”即以手取其 便与恶而尝之。因入曰:“下囚臣勾践贺于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 吴王曰:“何以知之?”越王曰:“下臣尝事师,闻粪者顺榖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 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其恶味苦且楚酸。是味也,应春夏之气。臣以是知之。”吴王大悦,曰 :“仁人也。”乃赦越王得离其石室,去就其宫室,执牧养之事如故。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 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

其后,吴王如越王期日疾愈,心念其忠,临政之后,大纵酒于文台。吴王出令曰:“今日 为越王陈北面之坐,群臣以客礼事之。”伍子胥趋出到舍上,不御坐。酒酣,太宰嚭曰:“异 乎!今日坐者各有其词,不仁者逃,其仁者留。臣闻同声相和,同心相求。今国相刚勇之人, 意者内惭?至仁之存也,而不御坐,其亦是乎?”吴王曰:“然。”于是范蠡与越王俱起为吴 王寿,其辞曰:“下臣勾践从小臣范蠡,奉觞上千岁之寿,辞曰:皇在上令,昭下四时,并心 察慈,仁者大王。躬亲鸿恩,立义行仁。九德四塞,威服群臣。于乎休哉,传德无极上感太阳 ,降瑞翼翼。大王延寿万岁,长保吴国。四海咸承,诸侯宾服。觞酒既升,永受万福!”于是 吴王大悦。

明日,伍子胥入谏曰:“昨日大王何见乎?臣闻内怀虎狼之心,外执美词之说,但为外情 以存其身。豺不可谓廉,狼不可亲。今大王好听须臾之说,不虑万岁之患,放弃忠直之言,听 用谗夫之语;不灭沥血之仇,不绝怀毒之怨。犹纵毛炉炭之上幸其焦,投卵千钧之下望必全, 岂不殆哉?臣闻桀登高自知危,然不知所以自安也;前据白刃自知死,而不知所以自存也。惑 者知返,迷道不远。愿大王察之。”

吴王曰:“寡人有疾三月,曾不闻相国一言,是相国之不慈也;又不进口之所嗜,心不相 思,是相国之不仁也。夫为人臣不仁不慈,焉能知其忠信者乎?越王迷惑?弃守边之事,亲将 其臣民来归寡人,是其义也;躬亲为虏,妻亲为妾,不愠寡人,寡人有疾,亲尝寡人之溲,是 其慈也;虚其府库,尽其宝币,不念旧故,是其忠信也。三者既立,以养寡人,寡人曾听相国 而诛之,是寡人之不智也,而为相国快私意耶,岂不负皇天乎?”

子胥曰:“何大王之言反也?夫虎之卑势,将以有击也;狸之卑身,将求所取也。雉以眩 移拘于网,鱼以有悦死于饵。且大王初临政,负玉门之第九,诫事之败,无咎矣。今年三月甲 戌,时加鸡鸣。甲戌,岁位之会将也。青龙在酉,德在上,刑在金,是日贼其德也。知父将有 不顺之子,君有逆节之臣。大王以越王归吴为义,以饮溲食恶为慈,以虚府库为仁,是故为无 爱于人,其不可亲。面听貌观以存其身。今越王入臣于吴,是其谋深也;虚其府库,不见恨色 ,是欺我王也;下饮王之溲者,是上食王之心也;下尝王之恶者,是上食王之肝也。大哉,越 王之崇吴,吴将为所擒也。惟大王留意察之,臣不敢逃死以负前王。一旦社稷丘墟,宗庙荆棘 ,其悔可追乎?”吴王曰:“相国置之,勿复言矣。寡人不忍复闻。”

于是遂赦越王归国,送于蛇门之外,群臣祖道。吴王曰:“寡人赦君使其返国,必念终始 。王其勉之。”越王稽首曰:“今大王哀臣孤穷,使得生全还国,与种蠡之徒愿死于毂下。上 天苍苍,臣不敢负。”吴王曰:“于乎!吾闻君子一言不再。今已行矣,王勉之。”越王再拜 跪伏,吴王乃引越王登车,范蠡执御,遂去。至三津之上,仰天叹曰:“嗟乎!孤之屯厄,谁 念复生渡此津也?”谓范蠡曰:“今三月甲辰,时加日昳,孤蒙上天之命,还归故乡,得无后 患乎?”范蠡曰:“大王勿疑,直视道行。越将有福,吴当有忧。”至浙江之上,望见大越山 川重秀,天地再清。王与夫人叹曰:“吾已绝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复乡国?”言竟掩 面,涕泣阑干。此时万姓咸欢,群臣毕贺。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
 

勾践七年
 

越王勾践臣吴至归越,勾践七年也。百姓拜之于道,曰:“君王独无苦矣!今王受天 之福,复于越国,霸王之迹,自斯而起。”王曰:“寡人不慎夭教,无德于民,今劳万姓 拥于岐路,将何德化以报国人?”顾谓范蠡曰:“今十有二月,己巳之日,时加禺中,孤 欲以此到国,何如?”蠡曰:“大王且留,以臣卜日。”于是范蠡进曰:“异哉,大王之 择日也!王当疾趋,车驰人走。”越王策马飞舆,遂复宫阙。吴封地百里于越,东至炭渎,西 止周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

越王谓范蠡曰:“孤获辱连年,势足以死,得相国之策,再返南乡。今欲定国立城,人民 不足,其功不可以兴。为之柰何?”范蠡对曰:“唐虞卜地,夏殷封国,古公营城周雒,威折万 里,德致八极,岂直欲破彊敌收邻国乎?”越王曰:“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亡众栖 于会稽之山,请命乞恩,受辱被耻,囚结吴宫。幸来归国,追以百里之封,将遵前君之意,复 于会稽之上,而宜释吴之地。”范蠡曰:“昔公刘去邰,而德彰于夏;但父让地,而名发于岐 。今大王欲国树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越王曰: “寡人之计未有决定。欲筑城立郭,分设里闾,欲委属于相国。”

于是范蠡乃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二步,一圆三方。西北立龙飞 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外郭筑城而缺西北,示 服事吴也,不敢壅塞,内以取吴,故缺西北,而吴不知也。北向称臣,委命吴国,左右易处, 不得其位,明臣属也。城既成而怪山自生者,琅玡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来,故名怪山。范蠡 曰:“臣之筑城也,其应天矣,昆仑之象存焉。”越王曰:“寡人闻昆仑之山,乃地之柱,上 承皇天,气吐宇内,下处后土,禀受无外。滋圣生神呕养帝会。故帝处其阳陆,三王居其正地 。吾之国也,扁天地之壤,乘东南之维,斗去极北。非粪土之城,何能与王者比隆盛哉?”范 蠡曰:“君徒见外,未见于内。臣乃承天门制城,合气于后土,岳象已设,昆仑故出。越之霸 也。”越王曰:“苟如相国之言,孤之命也。”范蠡曰:“天地卒号,以着其实。”名东武起 游台其上。东南为司马门,立增楼冠其山巅,以为灵台起离宫于淮阳,中宿台在于高平,驾台 在于成丘,立苑于乐野,燕台在于石室,斋台在于襟山。勾践之出游也,休息石台,食于冰厨 。

越王乃召相国范蠡、大夫种、大夫郢问曰:“孤欲以今日上明堂,临国政,专恩致令,以 抚百姓,何日可矣?惟三圣纪纲维持。”范蠡曰:“今日丙午日也。丙,阳将也。是日吉矣, 又因良时,臣愚以为可。无始有终得天下之中。”大夫种曰:“前车已覆,后车必戒。愿王深 察。”范蠡曰:“夫子故不一二见也。吾王今以丙午复初临政,解救其本,是一宜;夫金制始 ,而火救其终,是二宜;蓄金之忧,转而及水,是三宜;君臣有差,不失其理,是四宜;王相 俱起,天下立矣,是五宜。臣愿急升明堂临政。”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 敢侈。

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 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中夜潸泣,泣而复啸。于 是群臣咸曰:“君王何愁心之甚?夫复雠谋故,非君王之忧,自臣下急务也。”

越王曰:“吴王好服之离体,吾欲采葛,使女工织细布献之,以求吴王之心,于子何如? ”群臣曰:“善。”乃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黄丝之布。

欲献之,未及遣使,吴王闻越王尽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虽有五台之游,未尝一 日登玩。吾欲因而赐之以书,增之以封,东至于勾甬,西至于檇李,南至于姑末,北至于平原 ,纵横八百余里。

越王乃使大夫种索葛布十万,甘蜜九党,文笥七枚,狐皮五双,晋竹十廋,以复封礼。吴 王得之曰:“以越僻狄之国无珍,今举其贡货而以复礼,此越小心念功,不忘吴之效也。夫越 本兴国千里,吾虽封之,未尽其国。”子胥闻之,退卧于舍,谓侍者曰:“吾君失其石室之囚 ,纵于南林之中,今但因虎豹之野而与荒外之草,于吾之心,其无损也?”

吴王得葛布之献,乃复增越之封,赐羽毛之饰、机杖、诸侯之服。越国大悦。

采葛之妇,伤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苦之诗,曰:“葛不连蔓棻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尝 胆不苦甘如饴,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越王 悦兮忘罪除,吴王欢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机杖茵褥诸侯仪。群臣拜舞天颜舒,我王何 忧能不移?”

于是越王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君不名教,臣不名谋,民不名使,官不名事。国中荡荡无 有政令。越王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彊,众安道泰。越王遂师八臣与其四友,时问政焉 。大夫种曰:“爱民而已。”越王曰:“柰何?”种曰:“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 与之无夺。”越王曰:“愿闻。”种曰:“无夺民所好则利也,民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 则生之,薄其赋敛则与之,无多台游则乐之,静而无苛则喜之;民失所好则害之,农失其时则 败之,有罪不赦则杀之,重赋厚敛则夺之,多作台游以罢民则苦之,劳扰民力则怒之,臣闻善 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其子,如兄之爱其弟。闻有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越王乃缓 刑薄罚,省其赋敛,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
 
 

勾践九年
 

九年正月,越王召五大夫而告之曰:“昔者越国遁弃宗庙,身为穷虏,耻闻天下,辱流诸 侯。今寡人念吴,犹躄者不忘走,盲者不忘视。孤未知策谋,惟大夫诲之。”

扶同曰:“昔者亡国流民,天下莫不闻知。今欲有计,不宜前露其辞。臣闻击鸟之动,故 前俯伏,猛兽将击,必饵毛帖伏;鸷鸟将搏,必卑飞戢翼;圣人将动,必顺辞和众。圣人之谋 ,不可见其象,不可知其情。临事而伐,故前无剽过之兵,后无伏袭之患。今大王临敌破吴, 宜损少辞,无令泄也。臣闻吴王兵彊于齐晋,而怨结于楚。大王宜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 楚,而厚事于吴。夫吴之志猛,骄而自矜,必轻诸侯而凌邻国。三国决权,还为敌国,必角势 交争。越承其弊,因而伐之,可克也。虽五帝之兵无以过此。”

范蠡曰:“臣闻:‘谋国破敌,动观其符。’孟津之会,诸侯曰可,武王辞之。方今吴楚 结雠,构怨不解,齐虽不亲,外为其救;晋虽不附,犹效其义。夫内臣谋而决雠其策,邻国通 而不绝其援,斯正吴之兴霸,诸侯之上尊。臣闻峻高者隤,叶茂者摧,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四时不并盛,五行不俱驰,阴阳更唱,气有盛衰。故溢堤之水,不淹其量,煽干之火,不复其 炽;水静则无沤瀴之怒,火消则无熹毛之热。今吴乘诸侯之威以号令于天下,不知德薄而恩浅 ,道狭而怨广,权悬而智衰,力竭而威折,兵挫而军退,士散而众解。臣请按师整兵,待其坏 败,随而袭之,兵不血刃,士不旋踵,吴之君臣为虏矣。臣愿大王匿声无见其动,以观其静。 ”

大夫苦成曰:“夫水能浮草木,亦能沉之;地能生万物,亦能杀之;江海能下溪谷,亦能 朝之;圣人能从众,亦能使之。今吴承阖闾之军制,子胥之典教,政平未亏,战胜未败。大夫 嚭者,狂佞之人,达于策虑,轻于朝事;子胥力于战伐,死于谏议。二人权,必有坏败。愿王 虚心自匿,无示谋计,则吴可灭矣。”

大夫浩曰:“今吴君骄臣奢,民饱军勇;外有侵境之敌,内有争臣之震,其可攻也。”

大夫句如曰:“天有四时,人有五胜。昔汤武乘四时之利而制夏殷,桓缪据五胜之便而列 六国。此乘其时而胜者也。”

王曰:“未有四时之利,五胜之便,愿各就职也。”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勾践十年
 

越王勾践十年二月,越王深念远思:侵辱于吴,蒙天祉福,得越国。群臣教诲,各画 一策,辞合意同,勾践敬从,其国已富。

反越五年,未闻敢死之友。或谓诸大夫爱其身、惜其躯者。乃登渐台望观其群臣有忧与否 。相国范蠡、大夫种、句如之属,俨然列坐,虽怀忧患,不形颜色。

越王即鸣钟惊檄,而召群臣与之盟曰:“寡人获辱受耻,上愧周王,下惭晋楚。幸蒙诸大 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而五年未闻敢死之士,雪仇之臣,柰何而有功乎?”群臣默 然莫对者。越王仰天叹曰:“孤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孤亲被奴虏之厄,受囚破之耻,不 能自辅,须贤任仁,然后讨吴,重负诸臣,大夫何易见而难使也?”

于是计研年少官卑,列坐于后,乃举手而趋,蹈席而前进曰:“谬哉,君王之言也!非大 夫易见而难使,君王之不能使也。”

越王曰:“何谓?”

计研曰:“夫官位、财币、金赏者,君之所轻也;操锋履刃,艾命投死者,士之所重也。 今王易财之所轻,而责士之所重,何其殆哉?”

于是越王默然不悦,面有愧色,即辞群臣,进计研而问曰:“孤之所得士心者何等?”

计研对曰:“夫君,人尊其仁义者,治之门也。士民者,君之根也。开门固根,莫如正身 。正身之道,谨左右。左右者,君之所以盛衰者也。愿王明选左右,得贤而已。昔太公九声而 足磻溪之饿人也,西伯任之而王;管仲,鲁之亡囚,有贪分之毁,齐桓得之而霸。故传曰:‘ 失士者亡,得士者昌。’愿王审于左右,何患群臣之不使也?”

越王曰:“吾使贤任能,各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复之谋,今咸匿声隐形,不闻其 语,厥咎安在?”

计研曰:“选贤实士,各有一等,远使以难,以效其诚;内告以匿,以知其信;与之论事 ,以观其智;饮之以酒,以视其乱;指之以使,以察其能;示之以色,以别其熊。五色以设, 士尽其实,人竭其智。知其智,尽实,则君臣何忧?”

越王曰:“吾以谋士效实,人尽其智,而士有未尽进辞有益寡人也。”

计研曰:“范蠡明而知内,文种远以见外。愿王请大夫种与深议,则霸王之术在矣。”

越王乃请大夫种而问曰:“吾昔日受夫子之言,自免于穷厄之地。今欲奉不羁之计,以雪 吾之宿雠,何行而功乎?”

大夫种曰:“臣闻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今欲伐吴,必前求其所好 ,参其所愿,然后能得其实。”

越王曰:“人之所好虽其愿,何以定而制之死乎?”

大夫种曰:“夫欲报怨复雠,破吴灭敌者,有九术,君王察焉?”

越王曰:“寡人被辱怀忧,内惭朝臣,外愧诸侯,中心迷惑,精神空虚,虽有九术,安能 知之?”

大夫种曰:“夫九术者。汤文得之以王,桓穆得之以霸。其攻城取邑,易于脱屣。愿大王 览之。”种曰:“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三曰贵籴 粟槁以虚其国,利所欲以疲其民;四曰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五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 宫室以尽其财;六曰遗之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彊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君王国富而备利器 ;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凡此九术,君王闭口无传,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难,而况于吴乎?”

越王曰:“善。”

乃行第一术,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 祀水泽于江州。事鬼神一年,国不被灾。越王曰:“善哉,大夫之术!愿论其余。”

种曰:“吴王好起宫室,用工不辍。王选名山神材,奉而献之。”

越王乃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一年,师无所幸。作士思归,皆有怨望之心,而歌木客 之吟。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楩楠,巧工施校,制以规绳 ,雕治圆转,刻削磨砻,分以丹青,错画文章,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类龙蛇,文彩生光。

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东海役臣臣孤勾践使臣种敢因下吏闻于左右,赖大王之力 ,窃为小殿,有余材,谨再拜献之。”

吴王大悦。

子胥谏曰:“王勿受也。昔者,桀起灵台,纣起鹿台,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榖不熟, 天与其灾,民虚国变,遂取灭亡。大王受之,必为越王所戮。”

吴王不听,遂受而起姑苏之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 ,不绝嗟嘻之声: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越王曰:“善哉,第二术也!”
 
 

勾践十一年
 

十一年,越王深念永思,惟欲伐吴,乃请计研问曰:“吾欲伐吴,恐不能破,早欲兴 师,惟问于子。”

计研对曰:“夫兴师举兵,必且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励其甲兵。凡此四者, 必察天地之气,原于阴阳,明于孤虚,审于存亡,乃可量敌。”

越王曰:“‘天地’、‘存亡’,其要柰何?”

计研曰:“天地之气,物有死生。原阴阳者,物贵贱也;明孤虚者,知会际也;审存亡者 ,别真伪也。”

越王曰:“何谓‘死生’、‘真伪’乎?”

计研曰:“春种八榖,夏长而养,秋成而聚,冬畜而藏。夫天时有生而不救种,是一死也 ;夏长无苗,二死也;秋成无聚,三死也;冬藏无畜,四死也。虽有尧舜之德,无如之何。夫 天时有生,劝者老,作者少,反气应数,不失厥理,一生也;留意省察,谨除苗秽,秽除苗盛 ,二生也;前时设备,物至则收,国无逋税,民无失穗,三生也;仓已封涂,除陈入新,君乐 臣欢,男女及信,四生也。夫阴阳者,太阴所居之岁留息,三年,贵贱见矣。夫孤虚者,谓天 门地户也。存亡者,君之道德也。”

越王曰:“何子之年少,于物之长也?”

计研曰:“有美之士,不拘长少。”

越王曰:“善哉,子之道也!”乃仰观天文,集察纬宿,历象四时。以下者上,虚设八仓 ,从阴收着,望阳出粜,筴其极计,三年五倍,越国炽富。勾践叹曰:“吾之霸矣。善!计研 之谋也。”
 
 

勾践十二年
 

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 可乎?”

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 人而进之。”越王曰:“善。”

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 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

乃使相国范蠡进曰:“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蠡献之。 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

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

子胥谏曰:“不可,王勿受也。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昔桀易汤而灭,纣易 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臣闻越王朝书不倦,晦诵竟夜,且聚敢死之士数万,是人不 死,必得其愿;越王服诚行仁,听谏进贤,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绤, 是人不死,必为对隙。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 。”吴王不听,遂受其女。

越王曰:“善哉,第三术也。”
 
 

勾践十三年
 

十三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蒙子之术,所图者吉,未尝有不合也。今欲复谋吴, 柰何?”种曰:“君王自陈越国微鄙,年榖不登。愿王请籴,以入其意。天若弃吴,必许 王矣。”

越乃使大夫种使吴,因宰嚭求见吴王。辞曰:“越国洿下,水旱不调,年榖不登,人民饥 乏,道荐饥馁,愿从大王请籴,来岁即复太仓,惟大王救其穷窘。”

吴王曰:“越王信诚守道,不怀二心,今穷归愬,吾岂爱惜财宝,夺其所愿?”

子胥谏曰:“不可。非吴有越,越必有吴。吉往则凶来。是养生寇而破国家者也。与之不 为亲,不与未成冤。且越有圣臣范蠡,勇以善谋,将有修饰攻战,以伺吾间观越王之使使来请 籴者,非国贫民困而请籴也,以入吾国伺吾王间也。”

吴王曰:“寡人卑服越王而有其众,怀其社稷以愧勾践。勾践气服,为驾车,却行马前, 诸侯莫不闻知。今吾使之归国,奉其宗庙,复其社稷,岂敢有反吾之心乎?”

子胥曰:“臣闻:‘士穷非难,抑心下人,其后有激人之色。’臣闻越王饥饿,民之困穷 ,可因而破也,今不用天之道,顺地之理,而反输之食,固君之命,狐雉之相戏也。夫狐卑体 而雉信之,故狐得其志而雉必死。可不慎哉?”

吴王曰:“勾践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

子胥曰:“臣闻:‘狼子有野心,仇雠之人不可亲。’夫虎不可喂以食,蝮蛇不恣其意。 今大王捐国家之福,以饶无益之雠,弃忠臣之言,而顺敌人之欲,臣必见越之破吴,豸鹿游于 姑胥之台,荆榛蔓于宫阙。愿王览武王伐纣之事也。”

太宰嚭从旁对曰:“武王非纣王臣也?率诸侯以伐其君,虽胜殷,谓义乎?”

子胥曰:“武王即成其名矣。”

太宰嚭曰:“亲戮主以为名,吾不忍也。”

子胥曰:“盗国者封侯,盗金者诛。令使武王失其理,则周何为三家之表?”

太宰嚭曰:“子胥为人臣,徒欲干君之好,咈君之心以自称满,君何不知过乎?”

子胥曰:“太宰嚭固欲以求其亲,前纵石室之囚,受其宝女之遗。外交敌国,内惑于君, 大王察之,无为群小所侮。今大王譬若浴婴儿,虽啼,无听宰嚭之言。”

吴王曰:“宰嚭是。子无乃闻寡人言,非忠臣之道,类于佞谀之人?”

太宰嚭曰:“臣闻:‘邻国有急,千里驰救。’是乃王者封亡国之后,五霸辅绝灭之末者 也。”

吴王乃与越粟万石而令之曰:“寡人逆群臣之议而输于越,年丰而归寡人。”

大夫种曰:“臣奉使返越,岁登诚还吴贷。”

大夫种归越,越国群臣皆称万岁。即以粟赏赐群臣及于万民。

二年,越王粟稔,拣择精粟而蒸还于吴,复还斗斛之数,亦使大夫种归之吴王。王得越粟 长太息谓太宰嚭曰:“越地肥沃,其种甚嘉,可留使吾民植之。”于是吴种越粟,粟种杀而无 生者,吴民大饥。越王曰:“彼以穷居,其可攻也?”大夫种曰:“未可,国始贫耳,忠臣尚 在,天气未见,须俟其时。”

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 。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 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 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

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 :“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拔箖箊竹,竹枝上枯槁,未折堕地,女即捷末。 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
处女应即入之,三入,因举杖击袁公。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 遂别去。

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则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 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 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 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 ,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大悦,即加女号,号曰“越女。”乃命 五校之队长、高才习之,以教军士。当此之时皆称越女之剑。

于是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

音曰:“臣,楚之鄙人,尝步于射术,未能悉知其道。”

越王曰:“然愿子一二其辞。”

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

越王曰:“孝子弹者柰何?”

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 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于是神农皇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黄帝之后,楚有弧父。弧父者,生 于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为儿之时,习用弓矢,所射无脱。以其道传于羿,羿传逄蒙,逄蒙 传于楚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当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 服。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琴氏传之楚三侯,所谓句但、鄂 、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自楚之三侯传至灵王,自称之楚累世,盖以桃弓棘矢而备邻 国也。自灵王之后,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正。臣前人受之于楚,五世于臣矣。臣虽不 明其道,惟王试之。”

越王曰:“弩之状何法焉?”

陈音曰:“郭为方城,守臣子也;教为人君,命所起也;牙为执法,守吏卒也;牛为中将 ,主内裹也;关为守御,检去止也;锜为侍从,听人主也;臂为道路,通所使也;弓为将军, 主重负也;弦为军师,御战士也;矢为飞客,主教使也;金为实敌,往不止也;卫为副使,正 道里也;又为受教,知可否也;缥为都尉,执左右也。敌为百死,不得骇也,鸟不及飞,兽不 暇走,弩之所向,无不死也,臣之愚劣,道悉如此。”

越王曰:“愿闻正射之道。”

音曰:“臣闻正射之道,道众而微。古之圣人射,弩未发而前名其所中。臣未能如古之圣 人,请悉其要。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激卵,左蹉,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 举弩望敌,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 身异教,岂况雄雌?此正射持弩之道也。”

“愿闻望敌仪表,投分飞矢之道。”

音曰:“夫射之道,从分望敌,合以参连。弩有斗石,矢有轻重,石取一两,其数乃平, 远近高下,求之铢分。道要在斯,无有遗言。”

越王曰:“善。尽子之道,愿子悉以教吾国人。”

音曰:“道出于天,事在于人,人之所习,无有不神。”

于是乃使陈音教士习射于北郊之外,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

陈音死,越王伤之,葬于国西,号其葬所曰陈音山。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勾践十五年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之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 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

种曰:“吴之所以彊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谏而死,是天气前见,亡国之证也。愿君 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越王曰:“听孤说国人之辞: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诚更其术。于是乃葬死问伤,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民所害, 然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吴封孤数百里之地,因约吴国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 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寡人不能为政,将率二三子夫妇以为藩辅。令壮者无娶老妻, 老者无娶壮妇。女子十七未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于孤, 令医守之。生男二,贶之以壶酒、一犬,生女二,赐以壶酒、一豚。生子三人,孤以乳母;生 子二人,孤与一养。长子死,三年释吾政,季子死,三月释吾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吾子也。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欲仕,量其居,好其衣,饱其食而简锐之。凡四方之 士来者,必朝而礼之。载饭与羹以游国中,国中僮子戏而遇孤,孤哺而啜之施以爱,问其名。 非孤饭不食,非夫人事不衣。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男即歌乐,女即会笑。今国之父 兄日请于孤曰:‘昔夫差辱吾君王于诸侯,长为天下所耻。今越国富饶,君王节俭,请可报耻 。’孤辞之曰:昔者我辱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如寡人者,何敢劳吾国之人,以塞吾之宿雠。 父兄又复请曰:‘诚四封之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 战,以除君王之宿雠。’孤悦而许之。”

大夫种曰:“臣观吴王得志于齐晋,谓当遂涉吾地,以兵临境。今疲师休卒,一年而不试 ,以忘于我,我不可以怠。臣当卜之于天,吴民既疲于军,困于战斗,市无赤米之积,国廪空 虚,其民必有移徙之心,寒就蒲赢于东海之滨。夫占,兆人事,又见于卜筮。王若起师以可会 之,利犯吴之边鄙,未可往也。吴王虽无伐我之心,亦虽动之以怒?不如诠其间,以知其意。 ”

越王曰:“孤不欲有征伐之心,国人请战者三年矣,吾不得不从民人之欲。今闻大夫种谏 难。”

越父兄又谏曰:“吴可伐,胜则灭其国,不胜则困其兵。吴国有成,王与之盟。功名闻于 诸侯。”

王曰:“善。”于是乃大会群臣而令之曰:“有敢谏伐吴者,罪不赦。”

蠡种相谓曰:“吾谏已不合矣,然犹听君王之令。”

越王会军列士,而大诫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 耻也。今夫差衣水犀甲者十有三万人,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今寡人将助天 威,吾不欲匹夫之小勇也,吾欲士卒进则思赏,退则避刑。”于是越民父勉其子,兄劝其弟, 曰:“吴可伐也。”

越王复召范蠡谓曰:“吴已杀子胥,道谀者众。吾国之民,又劝孤伐吴。其可伐乎?”范 蠡曰:“未可,须明年之春,然后可耳。”王曰:“何也?”范蠡曰:“臣观吴王北会诸侯于 黄池,精兵从王,国中空虚,老弱在后,太子留守。兵始出境未远,闻越掩其空虚,兵还不难 也。不如来春。”

其夏六月丙子,勾践复问,范蠡曰:“可伐矣。”乃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 ,诸御千人。以乙酉与吴战,丙戌遂虏杀太子,丁亥入吴,焚姑胥台。吴告急于夫差,夫差方 会诸侯于黄池,恐天下闻之,即密不令泄。已盟黄池,乃使人请成于越。勾践自度未能灭,乃 与吴平。
 
 

勾践二十一年
 

二十一年七月,越王复悉国中士卒伐吴,会楚使申包胥聘于越。越王乃问包胥曰:“ 吴可伐耶?”申包胥曰:“臣鄙于策谋,未足以卜。”越王曰:“吴为不道,残我社稷, 夷吾宗庙以为平原,使不得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中惟是舆马、兵革、卒伍既具,无以行之。 诚闻于战何以为可?”申包胥曰:“臣愚不能知。”越王固问,包胥乃曰:“夫吴良国也,传 贤于诸侯。敢问君王之所战者何?”越王曰:“在孤之侧者,饮酒食肉未尝不分,孤之饮食不 致其味,听乐不尽其声,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越王曰 :“越国之中,吾慱爱以子之,忠惠以养之,吾今修宽刑,欲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 其恶,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王曰:“越国之中, 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予之,救其不足,损其有余,使贫富不失其利,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王曰:“邦国南则距楚西则薄晋,北则望齐,春秋奉币、 玉、帛、子女以贡献焉,未尝敢绝,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胥曰:“善哉,无以加斯矣 ,犹未可战。夫战之道,知为之始,以仁次之,以勇断之。君将不知,即无权变之谋,以别众 寡之数;不仁则不得与三军同饥寒之节,齐苦乐之喜;不勇则不能断去就之疑,决可否之议。 ”于是越王曰:“敬从命矣。”

冬,十月,越王乃请八大夫曰:“昔吴为不道,残我宗庙,夷我社稷以为平原,使不血食 。吾欲徼天之中,兵革既具,无所以行之。吾问于申包胥,即已命孤矣,敢告诸大夫如何?”

大夫曳庸曰:“审赏则可战也。审其赏,明其信,无功不及,有功必加,则士卒不怠。” 王曰:“圣哉!”

大夫苦成曰:“审罚则可战。审罚则士卒望而畏之,不敢违命。”王曰:“勇哉!”

大夫文种曰:“审物则可战。审物则别是非,是非明察,人莫能惑。”王曰:“辨哉!”

大夫范蠡曰:“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王曰:“慎哉 !”

大夫皋如曰:“审声则可战。审于声音,以别清浊。清浊者,谓吾国君名闻于周室,令诸 侯不怨于外。”王曰:“得哉!”

大夫扶同曰:“广恩知分则可战。广恩以慱施,知分而不外。”王曰:“神哉!”

大夫计研曰:“候天察地,参应其变则可战。天变地应,人道便利,三者前见则可。”王 曰:“明哉!”

于是勾践乃退斋而命国人曰:“吾将有不虞之议,自近及远,无不闻者。”乃复命有司与 国人曰:“承命有赏皆造国门之期,有不从命者,吾将有显戮。”勾践恐民不信,使以征不义 闻于周室,令诸侯不怨于外。令国中曰:“五日之内则吾良人矣,过五日之外,则非吾之民也 ,又将加之以诛。”

教令既行,乃入命于夫人。王背屏,夫人向屏而立。王曰:“自今日之后,内政无出,外 政无入,各守其职,以尽其信。内中辱者则是子,境外千里辱者则是子也。吾见子于是,以为 明诫矣。”王出宫,夫人送王不过屏,王因反阖其门,填之以土。夫人去笄,侧席而坐,安心 无容,三月不扫。

王出则复背垣而立,大夫向垣而敬,王乃令大夫曰:“食士不均,地壤不修,使孤有辱于 国,是子之罪;临敌不战,军士不死,有辱于诸侯,功隳于天下,是孤之责。自今以往,内政 无出,外政无入,吾固诫子。”大夫:“敬受命矣。”王乃出,大夫送出垣,反阖外宫之门, 填之以土。大夫侧席而坐,不御五味,不答所劝。

勾践有命于夫人、大夫曰:“国有守御。”

乃坐露坛之上,列鼓而鸣之。军行成阵,即斩有罪者三人以徇于军,令曰:“不从吾令者 ,如斯矣!”

明日徙军于郊,斩有罪者三人徇之于军,令曰:“不从吾令者,如斯矣!”

王乃令国中不行者,与之诀而告之曰:“尔安土守职,吾方往征讨我宗庙之雠,以谢于二 三子。”令国人各送其子弟于郊境之上,军士各与父兄昆弟取诀。国人悲哀,皆作离别相去之 词,曰:

“跞躁摧长恧兮,擢戟驭殳,所离不降兮,以泄我王气苏。三军一飞降兮,所向皆殂。一 士判死兮,而当百夫。道佑有德兮,吴卒自屠。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军伍难更兮,势如 貔貙。行行各努力兮,于乎,于乎!”于是,观者莫不凄恻。

明日,复徙军于境上,斩有罪者三人徇之于军,曰:“有不从令者,如此!”

后三日,复徙军于檇李,斩有罪者三人以徇于军,曰:“其摇心匿行,不当敌者,如斯矣 !”

勾践乃命有司大徇军,曰:“其有父母无昆弟者,来告我。我有大事,子离父母之养,亲 老之爱,赴国家之急。子在军寇之中,父母昆弟有在疾病之地,吾视之如吾父母昆弟之疾病也 ;其有死亡者,吾葬埋殡送之,如吾父母昆弟之有死亡葬埋之矣。”

明日,又徇于军,曰:“士有疾病不能随军从兵者,吾予其医药,给其麋粥,与之同食。 ”

明日,又徇于军,曰:“筋力不足以胜甲兵,志行不足以听王命者,吾轻其重,和其任。 ”

明日,旋军于江南,更陈严法,复诛有罪者五人徇曰:“吾爱士也,虽吾子不能过也;及 其犯诛,自吾子亦不能脱也。”

恐军士畏法不使,自谓未能得士之死力,道见蛙张腹而怒,将有战争之气,即为之轼。其 士卒有问于王曰:“君何为敬蛙虫而为之轼?”勾践曰:“吾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称吾意 者。今蛙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于是军士闻之,莫不怀心乐死,人致其命 。

有司、将军,大徇军中曰:“队各自令其部,部各自令其士:归而不归,处而不处,进而 不进,退而不退,左而不左,右而不右,不如令者,斩!”

于是吴悉兵屯于江北,越军于江南。越王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皆被兕甲又令安广之人, 佩石碣之矢,张卢生之弩。躬率君子之军六千人,以为中阵。

明日,将战于江。乃以黄昏令于左军,衔枚溯江而上五里,以须吴兵。复令于右军,衔枚 逾江十里,复须吴兵。于夜半,使左军涉江,鸣鼓,中水以待吴发。吴师闻之,中大骇,相谓 曰:“今越军分为二师,将以使攻我众。”亦即以夜暗中分其师以围越。越王阴使左右军与吴 望战,以大鼓相闻;潜伏其私卒六千人,衔枚不鼓攻吴。吴师大败。越之左右军乃遂伐之,大 败之于囿,又败之于郊,又败之于津,如是三战三北,俓至吴,围吴于西城。

吴王大惧,夜遁。越王追奔攻吴,兵入于江阳松陵,欲入胥门,来至六七里,望吴南城, 见伍子胥头巨若车轮,目若耀电,须发四张,射于十里。越军大惧,留兵假道。即日夜半,暴 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砂,疾于弓弩。越军坏败,松陵却退,兵士僵毙,人众分解,莫能 救止。范蠡、文种乃稽颡肉袒,拜谢子胥,愿乞假道。子胥乃与种、蠡梦曰:“吾知越之必入 吴矣,故求置吾头于南门,以观汝之破吴也。惟欲以穷夫差。定汝入我之国,吾心又不忍,故 为风雨以还汝军。然越之伐吴,自是天也,吾安能止哉?越如欲入,更从东门,我当为汝开道 ,贯城以通汝路。”于是越军明日更从江出,入海阳,于三道之翟水,乃穿东南隅以达,越军 遂围吴。

守一年,吴师累败。遂栖吴王于姑胥之山。吴使王孙骆肉袒膝行而前,请成于越王,曰: “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结成以归。今君王举兵而 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犹以今日之姑胥,曩日之会稽也。若徼天之中,得赦其大辟,则 吴愿长为臣妾。”勾践不忍其言,将许之成。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 天以吴赐越,越可逆命乎?且君王早朝晏罢,切齿铭骨,谋之二十余年,岂不缘一朝之事耶? 今日得而弃之,其计可乎?天与不取,还受其咎。君何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
吾欲 听子言,不忍对其使者。”范蠡遂鸣鼓而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急去,不时得罪。 ”吴使涕泣而去。勾践怜之,使令入谓吴王曰:“吾置君于甬东,给君夫妇三百余家,以没王 世,可乎?”吴王辞曰:“天降祸于吴国,不在前后,正孤之身,失灭宗庙社稷者。吴之土地 、民臣,越既有之,孤老矣,不能臣王。”遂伏剑自杀。

勾践已灭吴,乃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 已受命号去,还江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之时,越兵横行 于江淮之上,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越王还于吴,当归而问于范蠡曰:“何子言之其合于天?”范蠡曰:“此素女之道,一言 即合。大王之事,王问为实,金匮之要在于上下。”越王曰:“善哉!吾不称王其可悉乎?” 蠡曰:“不可。昔吴之称王,僭天子之号,天变于上,日为阴蚀。今君遂僭号不归,恐天变复 见。”

越王不听,还于吴,置酒文台,群臣为乐,乃命乐作伐吴之曲。乐师曰:“臣闻即事作操 ,功成作乐。君王崇德,诲化有道之国,诛无义之人,复雠还耻,威加诸侯,受霸王之功。功 可象于图画,德可刻于金石,声可讬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臣请引琴而鼓之。”遂作 ‘章  畅’辞曰:“屯乎!今欲伐吴可未耶?”大夫种、蠡曰:“吴杀忠臣伍子胥,今不 伐吴人何须?”

大夫种进祝酒,其辞曰:“皇天佑助,我王受福。良臣集谋,我王之德。宗庙辅政,鬼神 承翼。君不忘臣,臣尽其力。上天苍苍,不可掩塞。觞酒二升,万福无极!”于是越王默然无 言。

大夫种曰:“我王贤仁,怀道抱德。灭雠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吝,群邪杜塞。君臣同 和,福佑千亿。觞酒二升,万岁难极!”台上群臣大悦而笑,越王面无喜色。

范蠡知勾践爱壤土,不惜群臣之死,以其谋成国定,必复不须功而返国也。故面有忧色而 不悦也。

范蠡从吴欲去,恐勾践未返,失人臣之义,乃从入越。行,谓文种曰:“子来去矣!越王 必将诛子。”种不然言。蠡复为书遗种曰:“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 ,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 可与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文种不信其言。越王阴谋范蠡,议欲去徼幸。
 
 

勾践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辞于王,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义一也。今臣事 大王,前则无灭未萌之端,后则无救已倾之祸。虽然,臣终欲成君霸国,故不辞一死一生 。臣窃自惟乃使于吴王之惭辱。蠡所以不死者,诚恐谗于太宰嚭,成伍子胥之事,故不敢 前死,且须臾而生。夫耻辱之心,不可以大,流汗之愧,不可以忍。幸赖宗庙之神灵 ,大王之威德,以败为成,斯汤武克夏商而成王业者。定功雪耻,臣所以当席日久。臣请从斯 辞矣。”越王恻然泣下沾衣。言曰:“国之士大夫是子,国之人民是子,使孤寄身讬号以 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将逝矣,是天之弃越而丧孤也,亦无所恃者矣。孤窃有言,公位乎,分 国共之,去乎,妻子受戮。”范蠡曰:“臣闻君子俟时,计不数谋,死不被疑,内不自欺。臣 既逝矣,妻子何法乎?王其勉之,臣从此辞。”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范蠡既去,越王愀然变色,召大夫种曰:“蠡可追乎?”种曰:“不及也。”王曰:“柰 何?”种曰:“蠡去时,阴画六,阳画三,日前之神,莫能制者。玄武天空威行,孰敢止者? 度天关,涉天梁,后入天一。前翳神光,言之者死,视之者狂。臣愿大王勿复追也。蠡终不还 矣。”越王乃收其妻子,封百里之地,有敢侵之者,上天所殃。于是越王乃使良工铸金象范蠡 之形,置之坐侧,朝夕论政。

自是之后,计研佯狂,大夫、曳庸、扶同、皋如之徒,日益疏远,不亲于朝。大夫种内忧 不朝,人或谗之于王曰:“文种弃宰相之位,而令君王霸于诸侯。今官不加增,位不益封,乃 怀怨望之心,愤发于内,色变于外,故不朝耳。”异日种谏曰:“臣所以在朝而晏罢,若身疾 作者,但为吴耳。今已灭之,王何忧乎?”越王默然。时鲁哀公患三桓,欲因诸侯以伐之;三 桓亦患哀公之怒,以故君臣作难。哀公奔陉,三桓攻哀公,公奔卫,又奔越。鲁国空虚,国人 悲之,来迎哀公,与之俱归。勾践忧文种之不图,故不为哀公伐三桓也。
 
 

勾践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丙午平旦,越王召相国大夫种而问之:“吾闻知人易,自知难。其知相国 何如人也?”种曰:“哀哉!大王知臣勇也,不知臣仁也;知臣忠也,不知臣信也。臣诚 数以损声色,灭淫乐奇说怪论,尽言竭忠,以犯大王,逆心咈耳,必以获罪。臣非敢爱死 不言,言而后死,昔子胥于吴矣。夫差之诛也,谓臣曰:‘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灭 ,谋臣亡。’范蠡亦有斯言。何大王问犯‘玉门’之第八,臣见王志也。”越王默然不应。大 夫亦罢。

哺其耳以成人恶。其妻曰:“君贱一国之相,少王禄乎?临食不亨,哺以恶何?妻子在侧 ,匹夫之能自致,相国尚何望哉!无乃为贪乎?何其志忽忽若斯?”种曰:“悲哉!子不知也 。吾王既免于患难,雪耻于吴。我悉徙宅自投死亡之地,尽九术之谋,于彼为佞,在君为忠, 王不察也,乃曰:‘知人易,自知难。’吾答之,又无他语,是凶妖之证也。吾将复入,恐不 再还,与子长诀,相求于玄冥之下。”妻曰:“何以知之?”种曰:“吾见王时,正犯玉门之 第八也,辰克其日,上贼于下,是为乱,丑必害其良。今日克其辰,上贼下止。吾命须臾之间 耳。”

越王复召相国,谓曰:“子有阴谋兵法,倾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彊吴,其六尚在 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于是种仰天叹曰:“嗟乎!吾闻大恩不报 ,大功不还,其谓斯乎?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吾不食善言,故哺以人恶。”越 王遂赐文种属卢之剑,种得剑又叹曰:“南阳之宰而为越王之擒!”自笑曰:“后百世之末, 忠臣必以吾为喻矣。”遂伏剑而死。

越王葬种于国之西山,楼船之卒三千余人,造鼎足之羡,或入三峰之下。葬七年,伍子胥 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潘候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

越王既已诛忠臣,霸于关东,从琅邪,起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 百艘。居无几,射求贤士,孔子闻之,从弟子奉先生雅琴礼乐奏于越。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带 步光之剑,杖屈卢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阵关下。孔子有顷到,越王曰:“唯,唯,夫子 何以教之?”孔子曰:“丘能述五帝三王之道,故奏雅琴以献之大王。”越王喟然叹曰:“越 性脆而愚,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然,去则难从,悦兵敢死,越之常也。夫 子何说而欲教之?”孔子不答,因辞而去。

越王使人如木客山取元常之丧,欲徙葬琅邪。三穿元常之墓,墓中生熛风,飞砂石以射人 ,人莫能入。勾践曰:“吾前君其不徙乎?”遂置而去。

勾践乃使使号令齐、楚、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勾践乃选吴 越将士西渡河以攻秦。军士苦之,会秦怖惧,逆自引咎,越乃还军。军人悦乐,遂作‘河梁之 诗’。

曰:“渡河梁兮渡河梁,举兵所伐攻秦王。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阵兵未济 秦师降,诸侯怖惧皆恐惶。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天下安宁寿考长。悲去归兮何 无梁。”自越灭吴,中国皆畏之。
 
 

勾践二十六年
 

二十六年,越王以邾子无道而执以归,立其太子何。冬,鲁哀公以三桓之逼来奔,越 王欲为伐三桓,以诸侯大夫不用命,故不果耳。
 
 

勾践二十七年
 

二十七年冬,勾践寝疾将卒,谓太子兴夷曰:“吾自禹之后,承元常之德,蒙天灵之 佑,神祗之福,从穷越之地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干戈。跨江涉淮,从晋齐之地,功 德巍巍。自致于斯,其可不诫乎?夫霸者之后,难以久立,其慎之哉!”遂卒。

兴夷即位一年卒,子翁;翁卒,子不扬;不扬卒,子无彊;彊卒,子玉;玉卒,子尊;尊 卒,子亲。自勾践至于亲,其历八主,皆称霸,积年二百二十四年,亲众皆失,而去琅邪,徙 于吴矣。

自黄帝至少康十世,自禹受禅至少康即位六世,为一百四十四年,少康去颛顼即位,四百 二十四年。

黄帝→昌意→颛顼→鲧→禹→启→太康→仲庐→相→少康→无余→
无壬(去无余十世 )→无择→夫谭→元常→勾践→兴夷→不寿→不扬→无彊→鲁穆柳有幽公为名,王侯自称为君 →尊→亲,失琅邪,为楚所灭。

勾践至王亲,历八主,格霸二百二十四年。从无余越国始封,至余善返越国空灭,凡一千 九百二十二年。
 

                                                                      大德十年岁在丙午三月音注
                                                                         越六月书成刊板十二月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