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闲诂

 

 
 
墨子闲诂卷一                  亲士      第一
                              脩身      第二
                              所染      第三
                              法仪      第四
                              七患      第五
                              辞过      第六
                              三辩      第七
墨子闲诂卷二                  尚贤上    第八
                              尚贤中    第九
                              尚贤下    第十
墨子闲诂卷三                  尚同上    第十一
                              尚同中    第十二
                              尚同下    第十三
墨子闲诂卷四                  兼爱上    第十四
                              兼爱中    第十五
                              兼爱下    第十六
墨子闲诂卷五                  非攻上    第十七
                              非攻中    第十八
                              非攻下    第十九
墨子闲诂卷六                  节用上    第二十
                              节用中    第二十一
                              节用下    第二十二  阙
                              节葬上    第二十三  阙
                              节葬中    第二十四  阙
                              节葬下    第二十五
墨子闲诂卷七                  天志上    第二十六
                              天志中    第二十七
                              天志下    第二十八
墨子闲诂卷八                  明鬼上    第二十九  阙
                              明鬼中    第三十      阙
                              明鬼下    第三十一
                              非乐上    第三十二
墨子闲诂卷九                  非乐中    第三十三  阙
                              非乐下    第三十四  阙
                              非命上    第三十五
                              非命中    第三十六
                              非命下    第三十七
                              非儒上    第三十八  阙
                              非儒下    第三十九
墨子闲诂卷十                  经上      第四十
                              经下      第四十一
                              经说上    第四十二
                              经说下    第四十三
墨子闲诂卷十一                大取      第四十四
                              小取      第四十五
                              耕柱      第四十六
墨子闲诂卷十二                贵义      第四十七
                              公孟      第四十八
墨子闲诂卷十三                鲁问      第四十九
                              公输      第五十
墨子闲诂卷十四                备城门    第五十二
                              备高临    第五十三
                              备梯      第五十六
                              备水      第五十八
                              备突      第六十一
                              备穴      第六十二
                              备蛾传    第六十三
墨子闲诂卷十五                迎敌祠    第六十八
                              旗帜      第六十九
                              号令      第七十
                              杂守      第七十一
 

 
 

 卷一

 

  亲士第一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 其君矣。非贤无
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 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 王句践遇吴王之
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 ,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 此之谓用民。

  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 财也,我无足心
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 进不败其志,内
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 为其所难者,必
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是故 逼臣伤君,谄下
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 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臣下重其爵位而 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 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 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 错,错者必先靡
。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是故比干之殪,
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 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 盛难守也。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 益之子。是故不
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 ,非此禄之主也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 重致远;良才难
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 故能大。圣人者
,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 水,非一源之水
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 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 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其 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 逝浅者速竭,硗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泽,不出宫中, 则不能流国矣。
 
 

  脩身第二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 本焉;士虽有学
,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 亲,无务来远;
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 闇,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 子察迩而迩脩者也。见不脩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 此以怨省而行脩矣。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 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 所依矣。故君子力事日彊,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 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 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 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 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志不彊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 分人者,不足与
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本不固者末必
几,雄而不脩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 名必秏。名不徒
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 者也。务言而缓
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 辩而不繁说,多
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 ,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 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 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 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所染第三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 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 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 禹染于皋陶、伯
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 者所染当,故王
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 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 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四 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 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 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 文义,越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 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 行寅染于籍秦、高彊,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知 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 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 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 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 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 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 ,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 ,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 畏令,则家日益
、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 、傅说之徒是也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 日辱,处官失其
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 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法仪第四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 而其事能成者无
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 ,亦皆有法,百
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 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 ,放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 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 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 之为父母者众,
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 可以为法。当皆
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 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 君者众,而仁者
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
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 而无私,其施厚
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 动作有为必度于
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 恶者也?天必欲
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奚以知天之 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 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 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 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犓羊、豢犬 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 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 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 之。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 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 事鬼,其利人多
,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 桀纣幽厉,兼恶
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 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 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 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 ,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七患第五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 可守,而治宫室
,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 用之功,赏赐无
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 者持禄,游者爱
佼,君脩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 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彊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 ,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畜种菽 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 能威,七患也。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 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 无仰则君无养,
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 用不可不节也。
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 不收谓之馑,二
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 五谷不收谓之饥
。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 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 ,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 分之五,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 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马不 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 道之。今岁凶、
民饥、道饿,重其子此疚于队,其可无察邪?故时年 岁善,则民仁且
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 疾,食者众,则
岁无丰。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 先民以时生财。
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 常收,而旱水不
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 也。故夏书曰:
‘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 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 不能征无义。城
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是 若庆忌无去之心
,不能轻出。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之备 ,故杀。桀、纣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 ?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 ,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故曰以其极赏,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 怪,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 裘,生时治台榭,死又脩坟墓,故民苦于外,府库单于 内,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 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 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 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辞过第六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 。穴而处,下润
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 足以辟润湿,边
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 女之礼。’谨此
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脩其城 郭,则民劳而不
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 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 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 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 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 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 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 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 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 ,夏则不轻而凊
。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诲妇人治丝麻梱布绢, 以为民衣。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 暖;夏则絺绤之中,足以为轻且凊。’谨此则止。故圣 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 民也。当是之时,坚车良马不知贵也,刻镂文采不知喜 也。何则?其所道之然。故民衣食之财,家足以待旱水 凶饥者何也?得其所以自养之情,而不感于外也。是以 其民俭而易治,其君用财节而易赡也。府库实满,足以 待不然,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 业可行于天下矣。当今之主,其为衣服,则与此异矣。 冬则轻暖,夏则轻凊,皆已具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 夺民衣食之财,以为锦绣文采靡曼之衣,铸金以为钩, 珠玉以为佩,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镂,以为身服。此 非云益暖之情也,单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也。以此观之 ,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是以其民淫僻而难 治,其君奢侈而难谏也。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 欲国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 服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故圣人作诲 ,男耕稼树艺,
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 矣。故其用财节
,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 以为美食刍豢,
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 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则饰 饐。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 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 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为知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 圣王作为舟车,
以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 ,其为用财少,
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 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 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 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脩文采,故民寒, 男子离其耕稼而脩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 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 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 舟车不可不节。

  凡回于天地之间,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 阳之和,莫不有
也,虽至圣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圣人有传,天地 也,则曰上下;
四时也,则曰阴阳;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 曰牡牝雄雌也。
真天壤之情,虽有先王不能更也。虽上世至圣,必蓄 私不以伤行,故
民无怨,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内无拘女,外无 寡夫,故天下之
民众。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 ,是以天下之男
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男女失时,故民少,君实欲 民之众而恶其寡
,当蓄私不可不节。

  凡此五者,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 俭节则昌,淫佚
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 五谷孰,衣服节
而肌肤和。”
 
 

  三辩第七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 昔诸侯倦于听治
,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 农夫春耕夏耘,
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 ’,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无乃非有血气 者之所不能至邪?”

  子墨子曰:“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 以为乐;汤放桀
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 因先王之乐,又
自作乐,命曰护,又脩九招;武王胜殷杀纣,环天下 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 作乐,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驺 虞。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 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其乐逾繁者 ,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程繁曰:“子曰:‘圣王无乐’,此亦乐已,若 之何其谓圣王无
乐也?”

  子墨子曰:“圣王之命也,多寡之。食之利也, 以知饥而食之者
智也,因为无智矣。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卷二

 

  尚贤上第八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 欲国家之富,人
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 寡,不得治而得
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

  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 能以尚贤事能为
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 士寡,则国家之
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己。”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柰何哉?”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必将富之,贵之
,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况又有贤良之
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 珍,而社稷之佐
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 ,亦将可得而众
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 义不贵,不义不
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 :‘始我所恃者
,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亲者闻之,亦
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 则我不可不为义
。’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 上举义不避远,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 始以远为无恃,
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 外之臣,门庭庶
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 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 ,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 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 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
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 :“爵位不高则
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 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 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 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 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 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 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 士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 贤士不可不举,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 ,政之本也。”
 
 

  尚贤中第九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 治国家,欲脩保
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 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 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 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 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 其罚,相率而为贤。者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此谓进 贤。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 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 ,此皆国之贤者也。

  贤者之治国也,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 治而刑法正。贤
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 ,以实官府,是
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 、树艺、聚菽粟
,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 实则万民富。上
有以洁为酒醴栥盛,以祭祀天鬼;外有以为皮币,与 四邻诸侯交接,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外有以 怀天下之贤人。是故上者天鬼富之,外者诸侯与之,内 者万民亲之,贤人归之,以此谋事则得,举事则成,入 守则固,出诛则疆。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 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

  既曰若法,未知所以行之术,则事犹若未成,是 以必为置三本。
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 信也,政令不断
则民不畏也。故古圣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 事,断予之令,
夫岂为其臣赐哉,欲其事之成也。诗曰:‘告女忧恤 ,诲女予爵,孰能执热,鲜不用濯。’则此语古者国君 诸侯之不可以不执善,承嗣辅佐也。譬之犹执热之有濯 也。将休其手焉。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般爵以 贵之,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贤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 ,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终身不倦。若有美善则归之 上,是以美善在上而所怨谤在下,宁乐在君,忧戚在臣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今王公大人亦欲效人以尚贤使能为政,高予之爵 ,而禄不从也。
夫高爵而无禄,民不信也。曰:‘此非中实爱我也, 假藉而用我也。
’夫假藉之民,将岂能亲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贪 于政者“不能分
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与,祲则 不分,请问天下
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若苟贤者不至乎 王公大人之侧,
则此不肖者在左右也。不肖者在左右,则其所誉不当 贤,而所罚不当
暴,王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亦必不当贤, 而罚亦必不当暴
。若苟赏不当贤而罚不当暴,则是为贤者不劝而为暴 者不沮矣。是以
入则不慈孝父母,出则不长弟乡里,居处无节,出入 无度,男女无别
。使治官府则盗窃,守城则倍畔,君有难则不死,出 亡则不从,使断
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与谋事不得,举事不成,入 守不固,出诛不
彊。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失措其国家, 倾覆其社稷者,
已此故也。何则?皆以明小物而不明大物也。

  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有 一牛羊不能杀也
,必藉良宰。故当若之二物者,王公大人未知以尚贤 使能为政也。逮
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 则使之,无故富
贵、面目佼好则使之。夫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 ,岂必智且有慧
哉!若使之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 之乱既可得而知
已。且夫王公大人有所爱其色而使,其心不察其知而 与其爱。是故不
能治百人者,使处乎千人之官,不能治千人者,使处 乎万人之官。此
其故何也?曰处若官者爵高而禄厚,故爱其色而使之 焉。夫不能治千
人者,使处乎万人之官,则此官什倍也。夫治之法将 日至者也,日以
治之,日不什脩,知以治之,知不什益,而予官什倍 ,则此治一而弃
其九矣。虽日夜相接以治若官,官犹若不治,此其故 何也?则王公大
人不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也。故以尚贤使能为政而治 者,夫若言之谓
也,以下贤为政而乱者,若吾言之谓也。

  今王公大人中实将欲治其国家,欲脩保而勿失, 胡不察尚贤为政
之本也?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 !此圣王之道,
先王之书距年之言也。传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辅 而身’,汤誓云
:‘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则此言 圣之不失以尚贤使能为政也。故古者圣王唯能审以尚贤 使能为政,无异物杂焉,天下皆得其利。古者舜耕历山 ,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 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伊挚,有莘氏女之私臣,亲 为庖人,汤得之,举以为己相,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 之民。傅说被褐带索。庸筑乎傅岩,武丁得之,举以为 三公,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此何故始贱卒而贵 ,始贫卒而富?则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贤使能为政。是以 民无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 治者。

  故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为政,而取法于天。虽 天亦不辩贫富、
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然则富贵为贤
,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 汤、文、武者是
也。所以得其赏何也?曰其为政乎天下也,兼而爱之 ,从而利之,又
率天下之万民以尚尊天、事鬼、爱利万民,是故天鬼 赏之,立为天子
,以为民父母,万民从而誉之曰‘圣王’,至今不已 。则此富贵为贤
,以得其赏者也。然则富贵为暴,以得其罚者谁也? 曰若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是也。何以知其然 也?曰其为政乎天下也,兼而憎之,从而贼之,又率天 下之民以诟天侮鬼,贼傲万民,是故天鬼罚之,使身死 而为刑戮,子孙离散,室家丧灭,绝无后嗣,万民从而 非之曰“暴王”,至今不已。则此富贵为暴,而以得其 罚者也。然则亲而不善,以得其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伯 鲧,帝之元子,废帝之德庸,既乃刑之于羽之郊,乃热 照无有及也,帝亦不爱。则此亲而不善以得其罚者也。 然则天之所使能者谁也?曰若昔者禹、稷、皋陶是也。 何以知其然也?先王之书吕刑道之曰:‘皇帝清问下民 ,有辞有苗。曰群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鳏寡不盖, 德威维威,德明维明。乃名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 ,哲民维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隆播种,农殖嘉 谷。三后成功,维假于民。’则此言三圣人者,谨其言 ,慎其行,精其思虑,索天下之隐事遗利,以上事天, 则天乡其德,下施之万民,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故 先王之言曰:‘此道也,大用之天下则不窕,小用之则 不困,脩用之则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周颂道之曰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于天下也 。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 明,与天地同常。’则此言圣人之德,章明博大,埴固 ,以脩久也。故圣人之德盖总乎天地者也。

  今王公大人欲王天下,正诸侯,夫无德义将何以 哉?其说将必挟
震威彊。今王公大人将焉取挟震威彊哉?倾者民之死 也。民生为甚欲,死为甚憎,所欲不得而所僧屡至,自 古及今未有尝能有以此王天下、正诸侯者也。今大人欲 王天下,正诸侯,将欲使意得乎天下,名成乎后世,故 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此圣人之厚行也。”
 
 

  尚贤下第十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欲其国家之富 也,人民之众也
,刑法之治也,然而不识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王 公大人本失尚贤
为政之本也。若苟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则 不能毋举物示之
乎?今若有一诸侯于此,为政其国家也,曰:‘凡我 国能射御之士,
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 国之士,孰喜孰
惧?我以为必能射御之士喜,不能射御之士惧。我赏 因而诱之矣,曰
:‘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 我将罪贱之。’
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我以为必忠信之士喜,不 忠不信之士惧。今惟毋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使国为 善者劝,为暴者沮,大以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 劝,为暴者沮。然昔吾所以贵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何 故以哉?以其唯毋临众发政而治民,使天下之为善者可 而劝也,为暴者可而沮也。然则此尚贤者也,与尧舜禹 汤文武之道同矣。

  而今天下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 众发政而治民,
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 不明于大也。何
以知其然乎?今王公大人,有一牛羊之财不能杀,必 索良宰;有一衣
裳之财不能制,必索良工。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虽 有骨肉之亲,无
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实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是 何故?恐其败财
也。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失尚贤而使能。王公 大人有一罢马不
能治,必索良医;有一危弓不能张,必索良工。当王 公大人之于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 者,实知其不能也,必不使。是何故?恐其败财也。当 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失尚贤而使能。逮至其国家则 不然,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则 举之,则王公大人之亲其国家也,不若亲其一危弓、罢 马、衣裳、牛羊之财与。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皆明于 小,而不明于大也。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 为乐师。
 

  是故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 必王公大人骨肉
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是故昔者舜耕于历 山,陶于河濒,
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 接天下之政,而
治天下之民。昔伊尹为莘氏女师仆,使为庖人,汤得 而举之,立为三公,使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昔者 傅说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 城,武丁得而举之,立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 天下之民。是故昔者尧之举舜也,汤之举伊尹也,武丁 之举傅说也,岂以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 哉?惟法其言,用其谋,行其道,上可而利天,中可而 利鬼,下可而利人,是故推而上之。

  古者圣王既审尚贤欲以为政,故书之竹帛,琢之 槃盂,传以遗后
世子孙。于先王之书吕刑之书然,王曰:‘于!来! 有国有士,告女
讼刑,在今而安百姓,女何择言人,何敬不刑,何度 不及。’能择人而敬为刑,尧、舜、禹、汤、文、武之 道可及也。是何也?则以尚贤及之,于先王之书竖年之 言然,曰:‘晞夫圣、武、知人,以屏辅而身。’此言 先王之治天下也,必选择贤者以为其群属辅佐。曰今也 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贵而恶贫贱。曰然。女何为而得 富贵而辟贫贱?莫若为贤。为贤之道将柰何?曰有力者 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 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

  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 亲,无故富贵、
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 目美好者,焉故
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 知也。今天下之
士君子皆欲富贵而恶贫贱。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 贫贱哉?曰莫若
为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王公 大人骨肉之亲,
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使不知辩 ,德行之厚若禹
、汤、文、武不加得也,王公大人骨肉之亲,躄、喑 、聋,暴为桀、
纣,不加失也。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 者已无故矣,其
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体,沮以为善, 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劳来也;腐臭余财,而不相分资也 ,隐慝良道,而不相教诲也。若此,则饥者不得食,寒 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推而上之以。

  是故昔者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汤有小臣 ,武王有闳夭、
泰颠、南宫括、散宜生,而天下和,庶民阜,是以近 者安之,远者归
之。日月之所照,舟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 所养,得此莫不劝誉。且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 实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 家百姓之利,故尚贤之为说,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尚贤 者,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也。”
 
 
 

 卷三

 

  尚同上第十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 其语‘人异义’
。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 兹众,其所谓义
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文相非也 。是以内者父子
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 火毒药相亏害,
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臭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 不以相教,天下
之乱,若禽兽然。
 

  夫明呼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 下之贤可者,立
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 可者,置立之以
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 之民,是非利害
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 诸侯国君既已立
,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 正长。正长既已
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 皆以告其上。上
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 ,下有善则傍荐
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 意若闻善而不善
,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 非,上有过弗规
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 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是故 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言曰:‘闻 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 长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 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则乡何说以乱哉?’察乡之 所治何也?乡长唯能壹同乡之义,是以乡治也。乡长者 ,乡之仁人也。乡长发政乡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 善者,必以告国君。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国君之所 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若不善 行,学国君之善行,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 者何也?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是以国治也。国君者, 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 。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 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 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 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 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 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 民。譬若丝缕之
有纪,罔罟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 也。”
 
 

  尚同中第十二
 

  子墨子曰:“方今之时,复古之民始生,未有正 长之时,盖其语
曰‘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 人百义,其人数
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而非人之 义,故相交非也
。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 。至乎舍余力不
以相劳,隐匿良道不以相教,腐臭余财不以相分,天 下之乱也,至如
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 天下乱焉。

  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 是故选择天下贤
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 义。天子既以立
矣,以为唯其耳目之请,不能独一同天下之义,是故 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置以为三公,与从事 乎一同天下之义。天子三公既已立矣,以为天下博大, 山林远土之民,不可得而一也,是故靡分天下,设以为 万诸侯国君,使从事乎一同其国之义。国君既已立矣, 又以为唯其耳目之请,不能一同其国之义,是故择其国 之贤者,置以为左右将军大夫,以远至乎乡里之长与从 事乎一同其国之义。天子诸侯之君,民之正长,既已定 矣,天子为发政施教曰:‘凡闻见善者,必以告其上, 闻见不善者,亦必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 之所非,必亦非之,已有善傍荐之,上有过规谏之。尚 同义其上,而毋有下比之心,上得则赏之,万民闻则誉 之。意若闻见善,不以告其上,闻见不善,亦不以告其 上,上之所是不能是,上之所非不能非,己有善不能傍 荐之,上有过不能规谏之,下比而非其上者,上得则诛 罚之,万民闻则非毁之’。故古者圣王之为刑政赏誉也 ,甚明察以审信。

  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欲得上之赏誉,而畏上之毁 罚。是故里长顺
天子政,而一同其里之义。里长既同其里之义,率其 里之万民,以尚
同乎乡长,曰:‘凡里之万民,皆尚同乎乡长,而不 敢下比。乡长之
所是,必亦是之,乡长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 言,学乡长之善
言;去而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乡长固乡之贤者也 ,举乡人以法乡
长,夫乡何说而不治哉?’察乡长之所以治乡者何故 之以也?曰唯以其能一同其乡之义,是以乡治。

  乡长治其乡,而乡既已治矣,有率其乡万民,以 尚同乎国君,曰
:‘凡乡之万民,皆上同乎国君,而不敢下比。国君 之所是,必亦是
之,国君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言,学国君之 善言;去而不善
行,学国君之善行。国君固国之贤者也,举国人以法 国君,夫国何说
而不治哉?’察国君之所以治国,而国治者,何故之 以也?曰唯以其
能一同其国之义,是以国治。

  国君治其国,而国既已治矣,有率其国之万民, 以尚同乎天子,
曰:‘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不敢下比。天子之 所是,必亦是之
,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不善言,学天子之善 言;去而不善行
,学天子之善行。天子者,固天下之仁人也,举天下 之万民以法天子
,夫天下何说而不治哉?’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 何故之以也?曰
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 未止也。故当若
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 ,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 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 所欲,而避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害。是以率天下 之万民,齐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其事 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珪璧 币帛不敢不中度量,春秋祭祀不敢失时几,听狱不敢不 中,分财不敢不均,居处不敢怠慢。曰其为正长若此, 是故上者天鬼有厚乎其为政长也,下者万民有便利乎其 为政长也。天鬼之所深厚而能彊从事焉,则天鬼之福可 得也。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彊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 。其为政若此,是以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 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尚同为政者也。故古者圣王之 为政若此。”

  今天下之人曰:“方今之时,天下之正长犹未废 乎天下也,而天
下之所以乱者,何故之以也?”子墨子曰:“方今之 时之以正长,则
本与古者异矣,譬之若有苗之以五刑然。昔者圣王制 为五刑,以治天
下,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则此岂刑不善哉 ?用刑则不善也
。是以先王之书吕刑之道曰:‘苗民否用练折则刑, 唯作五杀之刑,曰法。’则此言善用刑者以治民,不善 用刑者以为五杀,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故遂 以为五杀。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 。’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 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故古者之置正长也,将以治民也,譬之若丝缕之 有纪,而罔罟之
有纲也,将以运役天下淫暴,而一同其义也。是以先 王之书,相年之
道曰:‘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 大夫师长,否用
佚也,维辩使治天均。’则此语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 国都,立正长也
,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 兴利除害,富贵
贫寡,安危治乱也。故古者圣王之为若此。今王公大 人之为刑政则反
此。政以为便譬,宗于父兄故旧,以为左右,置以为 正长。民知上置正长之非正以治民也,是以皆比周隐匿 ,而莫肯尚同其上。是故上下不同义。若苟上下不同义 ,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足以沮暴。何以知其然也 ?曰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赏吾将 赏之。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赏,则众之所非,曰人 众与处,于众得非。则是虽使得上之赏,未足以劝乎! 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罚吾将罚之 。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罚,则众之所誉,曰人众与 处,于众得誉。则是虽使得上之罚,未足以沮乎!若立 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 沮暴,则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 !若有正长与无正长之时同,则此非所以治民一众之道 。故古者圣王唯而审以尚同,以为正长,是故上下情请 为通。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 得而除之。是以数千万里之外,有为善者,其室人未遍 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赏之。数千万里之外,有为 不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罚之。 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曰天子 之视听也神。先王之言曰:‘非神也,夫唯能使人之耳 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 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 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之 思虑者众,则其谈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众,即其举 事速成矣。

  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 他故异物焉,曰
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是以先王之书周颂之道之曰: ‘载来见彼王,
聿求厥章。’则此语古者国君诸侯之以春秋来朝聘天 子之廷,受天子
之严教,退而治国,政之所加,莫敢不宾。当此之时 ,本无有敢纷天
子之教者。诗曰:‘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 ,周爰咨度。’
又曰:‘我马维骐,六辔若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即此语也。古
者国君诸侯之闻见善与不善也,皆驰驱以告天子,是 以赏当贤,罚当
暴,不杀不辜,不失有罪,则此尚同之功也。”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请 将欲富其国家,
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当若尚同之不可不 察,此之本也。

 
 

  尚同下第十三
 

  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 者而为之,必计
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 者何也?上之为
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 ?上之为政,得
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明于民之善非也 ,则得善人而赏
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 上之为政也,不得下之情,则是不明于民之善非也。若 苟不明于民之善非,则是不得善人而赏之,不得暴人而 罚之。善人不赏而暴人不罚,为政若此,国众必乱。故 赏不得下之情,而不可不察者也。”

  然计得下之情将柰何可?故子墨子曰:“唯能以 尚同一义为政,
然后可矣。何以知尚同一义之可而为政于天下也?然 胡不审稽古之治
为政之说乎。古者,天之始生民,未有正长也,百姓 为人。若苟百姓
为人,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 ,逮至人之众不
可胜计也,则其所谓义者,亦不可胜计。此皆是其义 ,而非人之义,
是以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 之义也,是故选
择贤者,立为天子。天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 是以选择其次立
为三公。三公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天子也,是以 分国建诸侯。诸
侯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其四境之内也,是以选择其 次立为卿之宰。卿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其君也 ,是以选择其次立而为乡长家君。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 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 ,将使助治乱刑政也。故古者建国设都,乃立后王君公 ,奉以卿士师长,此非欲用说也,唯辩而使助治天明也 。

  今此何为人上而不能治其下,为人下而不能事其 上,则是上下相
贼也,何故以然?则义不同也。若苟义不同者有党, 上以若人为善,
将赏之,若人唯使得上之赏,而辟百姓之毁,是以为 善者,必未可使
劝,见有赏也。上以若人为暴,将罚之,若人唯使得 上之罚,而怀百姓之誉,是以为暴者,必未可使沮,见 有罚也。故计上之赏誉,不足以劝善,计其毁罚,不足 以沮暴。此何故以然?则义不同也。”

  然则欲同一天下之义,将柰何可?故子墨子言曰 :“然胡不赏使
家君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曰:‘若见爱利家者 ,必以告,若见
恶贼家者,亦必以告。若见爱利家以告,亦犹爱利家 者也,上得且赏
之,众闻则誉之,若见恶贼家不以告,亦犹恶贼家者 也,上得且罚之
,众闻则非之。’是以遍若家之人,皆欲得其长上之 赏誉,辟其毁罚
。是以善言之,不善言之,家君得善人而赏之,得暴 人而罚之。善人
之赏,而暴人之罚,则家必治矣。然计若家之所以治 者何也?唯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家既已治,国之道尽此已邪?则未也。国之为家 数也甚多,此皆
是其家,而非人之家,是以厚者有乱,而薄者有争, 故又使家君总其
家之义,以尚同于国君。国君亦为发宪布令于国之众 ,曰:‘若见爱
利国者,必以告,若见恶贼国者,亦必以告。若见爱 利国以告者,亦
犹爱利国者也,上得且赏之,众闻则誉之,若见恶贼 国不以告者,亦
犹恶贼国者也,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以遍 若国之人,皆欲
得其长上之赏誉,避其毁罚。是以民见善者言之,见 不善者言之,国
君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善人赏而暴人罚, 则国必治矣。然
计若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国既已治矣,天下之道尽此已邪?则未也。天下 之为国数也甚多
,此皆是其国,而非人之国,是以厚者有战,而薄者 有争。故又使国
君选其国之义,以尚同于天子。天子亦为发宪布令于 天下之众,曰:‘若见爱利天下者,必以告,若见恶贼 天下者,亦以告。若见爱利天下以告者,亦犹爱利天下 者也,上得则赏之,众闻则誉之。若见恶贼天下不以告 者,亦犹恶贼天下者也,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 是以遍天下之人,皆欲得其长上之赏誉,避其毁罚,是 以见善不善者告之。天子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 ,善人赏而暴人罚,天下必治矣。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 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天下既已治,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 故当尚同之为说
也,尚用之天子,可以治天下矣;中用之诸侯,可而 治其国矣;小用
之家君,可而治其家矣。是故大用之,治天下不窕, 小用之,治一国
一家而不横者,若道之谓也。”

  故曰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使天下之民若使一夫 。意独子墨子有
此,而先王无此其有邪?则亦然也。圣王皆以尚同为 政,故天下治。
何以知其然也?于先王之书也大誓之言然,曰:“小 人见奸巧乃闻,
不言也,发罪钧。”此言见淫辟不以告者,其罪亦犹 淫辟者也。
 

  故古之圣王治天下也,其所差论,以自左右羽翼 者皆良,外为之
人,助之视听者众。故与人谋事,先人得之;与人举 事,先人成之;
光誉令闻,先人发之。唯信身而从事,故利若此。古 者有语焉,曰:“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 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彊 也。”夫唯能信身而从事,故利若此。是故古之圣王之 治天下也,千里之外有贤人焉,其乡里之人皆未之均闻 见也,圣王得而赏之。千里之内有暴人焉,其乡里未之 均闻见也,圣王得而罚之。故唯毋以圣王为聪耳明目与 ?岂能一视而通见千里之外哉!一听而通闻千里之外哉 !圣王不往而视也,不就而听也。然而使天下之为寇乱 盗贼者,周流天下无所重足者,何也?其以尚同为政善 也。

  是故子墨子曰:“凡使民尚同者,爱民不疾,民 无可使,曰必疾
爱而使之,致信而持之,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 后。为政若此,
唯欲毋与我同,将不可得也。”

  是以子墨子曰:“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 将欲为仁义,求
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 当尚同之说,而
不可不察尚同为政之本,而治要也。”
 
 
 

 卷四

 

  兼爱上第十四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 治之,不知乱之
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 疾之所自起,焉
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 然,必知乱之所
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
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 父,故亏父而自
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 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 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 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 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 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 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 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 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 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 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视父兄与君若
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 ,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 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 ,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 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 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 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 不劝爱人者,此也。”
 
 

  兼爱中第十五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 利,除去天下之
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 何也?子墨子言
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 与人之相贼,君
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 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 言:“以不相爱
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 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 以篡人之家。今
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 之身。是故诸侯
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 爱则必相贼,君
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 爱则不和调。天
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 诈必欺愚。凡天
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 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 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 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 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 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 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天下之难
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 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 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 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 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 ,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 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 ,韦以带剑,练
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 说之,故臣为之
也。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肱息然后带,
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君说之,故臣能
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 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 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 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 名,此天下百姓
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 交相利,与此异
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 之;恶人者,人
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 ,特士不以为政
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不可行之
物也,譬若挈太山越河济也。”子墨子言:“是非其 譬也。夫挈太山
而越河济,可谓毕劫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 也。况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 何以知其然?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 皇之水;北为防原泒,注后之邸,呼池之窦,洒为底柱 ,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东方漏 之陆防孟诸之泽,洒为九浍,以楗东土之水,以利冀州 之民;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 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此言禹之事,吾今行兼 矣。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 ,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 黍、稷、狗、彘。天屑临文王慈,是以老而无子者,有 所得终其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闲;少失 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此文王之事,则吾今行兼矣 。昔者武王将事泰山隧,传曰:‘泰山,有道曾孙周王 有事,大事既获,仁人尚作,以祗商夏,蛮夷丑貉。虽 有周亲,不若仁人,万方有罪,维予一人。’此言武王 之事,吾今行兼矣。”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 之富,而恶其贫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 王之法,天下之
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兼爱下第十六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 小国也,大家之
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 贱,此天下之害
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 不慈也,子者之
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 刃、毒药、水、
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姑尝本原若众 害之所自生,此
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 恶人贼人生。分
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 然即之交别者,
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

  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 易之,譬之犹以
水救火也,其说将必无可焉。”是故子墨子曰:“兼 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 ,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由 为己也。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 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 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然即国、都不 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 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 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 人生。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 兼也。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与。”是故子 墨子曰:“兼是也。且乡吾本言曰:‘仁人之事者,必 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今吾本原兼之所生, 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 ”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出乎若方也。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 聪耳明目相与视
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 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 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 利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 ”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即 善矣。虽然,岂
可用哉?”子墨子曰:“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 且焉有善而不可
用者?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 ,使其一士者执
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 身,为吾友之亲
,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衣 ,疾病不侍养,
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 ,行亦不然,曰:‘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 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 士于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 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若之 二士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当使若二士者,言必信, 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 敢问,今有平原广野于此,被甲婴胄将往战,死生之权 未可识也;又有君大夫之远使于巴、越、齐、荆,往来 及否未可识也,然即敢问,不识将恶也家室,奉承亲戚 ,
提挈妻子,而寄讬之?不识于兼之有是乎?于别之有 是乎?我以为当
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之人,必寄讬之 于兼之有是也。
此言而非兼,择即取兼,即此言行费也。不识天下之 士,所以皆闻兼
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意 可以择士,而不
可以择君乎?”“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君,使其 一君者执兼,使
其一君者执别,是故别君之言曰‘吾恶能为吾万民之 身,若为吾身,
此泰非天下之情也。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 犹驷驰而过隙也
’。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 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君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君之言 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 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是故退 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 埋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然即交若之二君者,言 相非而行相反与?常使若二君者,言必信,行必果,使 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岁 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矣 。不识将择之二君者,将何从也?我以为当其于此也, 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者,必从兼君是也。言而非兼 ,择即取兼,此言行拂也。不识天下所以皆闻兼而非之 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也,犹未止也。曰:“ 兼即仁矣,义矣
。虽然,岂可为哉?吾譬兼之不可为也,犹挈泰山以 超江河也。故兼
者直愿之也,夫岂可为之物哉?”子墨子曰:“夫挈 泰山以超江河,
自古之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今若夫兼相爱,交 相利,此自先圣
六王者亲行之。”何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之也?子墨子 曰:“吾非与之
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 镂于金石,琢于
槃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泰誓曰:‘文王若日若 月,乍照,光于
四方于西土。’即此言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 之日月兼照天下
之无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 ,于文王取法焉

  “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 ‘济济有群,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 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
对诸群,以征有苗。’禹之征有苗也,非以求以重富 贵、干福禄、乐耳目也,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即此禹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禹求焉。

  “且不唯禹誓为然虽汤说即亦犹是也。汤曰:‘ 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 即当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 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 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 为牺牲,以祠说于上帝鬼神。”即此汤兼也。虽子墨子 之所谓兼者,于汤取法焉。

  “且不惟誓命与汤说为然,周诗即亦犹是也。周 诗曰:‘王道荡
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 易若厎,君子之
所履,小人之所视’,若吾言非语道之谓也,古者文 武为正,均分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即此 文武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武取法焉。不识 天下之人,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犹未止,曰:“意不忠 亲之利,而害为
孝乎?”子墨子曰:“姑尝本原之孝子之为亲度者。 吾不识孝子之为
亲度者,亦欲人爱利其亲与?意欲人之恶贼其亲与? 以说观之,即欲
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 事乎爱利人之亲
,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人之亲, 然后人报我以爱
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 以爱利吾亲也。
然即之交孝子者,果不得已乎,毋先从事爱利人之亲 者与?意以天下
之孝子为遇而不足以为正乎?姑尝本原之先王之所书 ,大雅之所道曰
:‘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即此言爱人
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不识天下之士,所 以皆闻兼而非之
者,其故何也?意以为难而不可为邪?尝有难此而可 为者。昔荆灵王好小要,当灵王之身,荆国之士饭不逾 乎一,固据而后兴,扶垣而后行。故约食为其难为也, 然后为而灵王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 上也。昔者越王句践好勇,教其士臣三年,以其知为未 足以知之也,焚舟失火,鼓而进之,其士偃前列,伏水 火而死,有不可胜数也。当此之时,不鼓而退也,越国 之士可谓颤矣。故焚身为其难为也,然后为之越王说之 ,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上也。昔者晋文公好 苴服,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 练帛之冠,且苴之屦,入见文公,出以践之朝。故苴服 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文公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 ,即求以乡其上也。是故约食、焚舟、苴服,此天下之 至难为也,然后为而上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何 故也?即求以乡其上也。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其 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我以为则无有上说之者而 已矣。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 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 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 衣食之所以足也
。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 忠,为人父必慈
,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故君子莫 若欲为惠君、忠
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 ,此圣王之道而
万民之大利也。
 
 
 

 卷五

 

  非攻上第十七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 上为政者得则罚
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 不义又甚入人园
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 益厚。至入人栏
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 故也?以其亏人
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 人也,扡其衣裘
,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 也?以其亏人愈
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 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 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 杀十人十重不义
,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
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 知非,从而誉之
,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 知其不义也,夫
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 ,多见黑曰白,
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 ,则必以此人为
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 国,则不知非,
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 知天下之君子也
,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非攻中第十八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情欲誉之审,赏
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 往知来,以见知
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 恐寒,夏行恐暑
,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 民获敛。今唯毋
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今尝计 军上,竹箭羽旄
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坏腑烂不反者,不可胜数; 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其往则碎折靡坏而不反者,不可胜 数;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 胜数;与其涂道之脩远,粮食辍绝而不继,百姓死者, 不可胜数也;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饮之不时,饥饱之不 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 ,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 。”

  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 而何为为之?曰:“我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故为之 。”子墨子言曰:“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 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 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杀人多必数于万,寡 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今万 乘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入广衍数于万,不胜而辟。 然则土地者,所有余也,士民者,所不足也。今尽士民 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 有余也。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

  饰攻战者言曰:“南则荆、吴之王,北则齐、晋 之君,始封于天
下之时,其土地之方,未至有数百里也;人徒之众, 未至有数十万人
也。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之众 至有数百万人。
故当攻战而不可为也。”子墨子言曰:“虽四五国则 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譬若医之药人之有病者然。 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万 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故孝子 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 以耳之所闻,近者以目之所见,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 。何以知其然也?东方自莒之国者,其为国甚小,闲于 大国之闲,不敬事于大,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是以东 者越人夹削其壤地,西者齐人兼而有之。计莒之所以亡 于齐越之间者,以是攻战也。虽南者陈、蔡,其所以亡 于
吴越之闲者,亦以攻战。虽北者且不一着何,其所以 亡于燕、代、胡、貊之闲者,亦以攻战也。”是故子墨 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情欲得而恶失,欲安而恶危 ,故当攻战而不可不非。”

  饰攻战者之言曰:“彼不能收用彼众,是故亡。 我能收用我众,
以此攻战于天下,谁敢不宾服哉?”子墨子言曰:“ 子虽能收用子之
众,子岂若古者吴阖闾哉?古者吴阖闾教七年,奉甲 执兵,奔三百里
而舍焉,次注林,出于冥隘之径,战于柏举,中楚国 而朝宋与及鲁。至夫差之身,北而攻齐,舍于汶上,战 于艾陵,大败齐人而葆之大山;东而攻越,济三江五湖 ,而葆之会稽。九夷之国莫不宾服。于是退不能赏孤, 施舍群萌,自恃其力,伐其功,誉其智,怠于教,遂筑 姑苏之台,七年不成。及若此,则吴有离罢之心。越王 句践视吴上下不相得,收其众以复其雠,入北郭,徙大 内,围王宫而吴国以亡。昔者晋有六将军,而智伯莫为 强焉。计其土地之博,人徒之众,欲以抗诸侯,以为英 名。攻战之速,故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众, 以攻中行氏而有之。以其谋为既已足矣,又攻兹范氏而 大败之,并三家以为一家,而不止,又围赵襄子于晋阳 。及若此,则韩、魏亦相从而谋曰:‘古者有语,唇亡 则齿寒’。赵氏朝亡,我夕从之,赵氏夕;亡,我朝从 之。诗曰‘鱼水不务,陆将何及乎!’”是以三主之君 ,一心戮力辟门除道,奉甲兴士,韩、魏自外,赵氏自 内,击智伯大败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 水而镜于人,镜
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 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 得而知矣。”
 
 

  非攻下第十九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 ?为其上中天之
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 非为其上中天之
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 下愚之人,必曰
:‘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 利,故誉之’。
今天下之所同义者,圣王之法也。今天下之诸侯将犹 多皆免攻伐并兼
,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 人,同命白黑之
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 之为天下度也,
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得 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 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 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利人多 ,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 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此则知者之道 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

  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将必皆差论其爪 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 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 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燔溃其祖庙,劲 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柱乎斗,曰‘ 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失列北桡乎哉 ,罪死无赦’,以譂其众。夫无兼国覆军,贼虐万民, 以乱圣人之绪。意将以为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 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倾覆社稷,攘杀其牺 牲,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人 ,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 中不中鬼之利矣。意将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为利人 也博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 ,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今夫师者之相为不利者也,曰:将不勇,士不分 ,兵不利,教不
习,师不众,率不利和,威不圉,害之不久,争之不 疾,孙之不强。
植心不坚,与国诸侯疑,与国诸侯疑,则敌生虑,而 意羸矣。偏具此
物,而致从事焉,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今 不尝观其说好攻
伐之国?若使中兴师,君子庶人也,必且数千,徒倍 十万,然后足以师而动矣。久者数岁,速者数月,是上 不暇听治,士不暇治其官府,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 纺绩织纴,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然而又与其 车马之罢弊也,幔幕帷盖,三军之用,甲兵之备,五分 而得其一,则犹为序疏矣。然而又与其散亡道路,道路 辽远,粮食下继傺,食饮之时,厕役以此饥寒冻馁疾病 ,而转死沟壑中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不利于人也, 天下之害厚矣。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贼灭天 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 、越,若使此四国者得意于天下,此皆十倍其国之众, 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余也。今又以争地之 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余也”。

  今遝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 以攻伐之为不义
,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 皆立为圣王,是
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 者也。彼非所谓
攻,谓诛也。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 雨血三朝,龙生
于庙,犬哭乎巿,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 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 诱袛,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 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 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 以征有苗也。遝至乎夏王桀,天有酷命,日月不时,寒 暑杂至,五谷焦死,鬼呼国,鹤鸣十夕余。天乃命汤于 镳宫,用受夏之大命,夏德大乱,予既卒其命于天矣, 往而诛之,必使汝堪之。汤焉敢奉率其众,是以乡有夏 之境,帝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少少有神来告曰:‘夏 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于天,天 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闲西北之隅。汤奉桀众以克有,属 诸侯于薄,荐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宾 服。则此汤之所以诛桀也。遝至乎商王纣天不序其德, 祀用失时。兼夜中,十日雨土于薄,九鼎迁止,妇妖宵 出,有鬼宵吟,有女为男,天雨肉,棘生乎国道,王兄 自纵也。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 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武王践功 ,梦见三神曰:予既沈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 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 鸟之旗。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 ,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 所以诛纣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 谓诛也”。

  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 以攻伐为不义,
非利物与?昔者楚熊丽始讨此睢山之闲,越王繄亏” ,出自有遽,始邦于越,唐叔与吕尚邦齐晋。此皆地方 数百里,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是故何也? ”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古者 天子之始封诸侯也,万有余,今以并国之故,万国有余 皆灭,而四国独立。此譬犹医之药万有余人,而四人愈 也,则不可谓良医矣。”

  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曰:“我非以金玉、子 女、壤地为不足
也,我欲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也。”子墨子 曰:“今若有能
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者,天下之服可立而待 也。夫天下处攻伐久矣,譬若傅子之为马然。今若有能 信效先利天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 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 ;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以此效大国 ,则小国之君说,人劳我逸,则我甲兵强。宽以惠,缓 易急,民必移。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量我师举之 费,以争诸侯之毙,则必可得而序利焉。督以正,义其 名,必务宽吾众,信吾师,以此授诸侯之师,则天下无 敌矣。其为下不可胜数也。此天下之利,而王公大人不 知而用,则此可谓不知利天下之巨务矣。”

  是故子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居子, 中情将欲求兴天
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 害也。今欲为仁
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 利,故当若非攻
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
 
 
 

 卷六

 

  节用上第二十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 下可倍也。其倍
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
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 不费,民德不劳
,其兴利多矣。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 暑。凡为衣裳之
道,冬加温,夏加凊者,鲜且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 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鲜 且不加者去之。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以圉寇乱盗贼, 若有寇乱盗贼,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胜。是故圣人 作为甲盾五兵。凡为甲盾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 鲜且不加者去之。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 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 鲜且不加者去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 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以益衣裳、 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倍乎!若则不难,故 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然人有可倍也。昔者圣王为法 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 事人。”此圣王之法也。圣王即没,于民次也,其欲蚤 处家者,有所二十年处家;其欲晚处家者,有所四十年 处家。以其蚤与其晚相践,后圣王之法十年。若纯三年 而字,子生可以二三年矣。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 与?且不然已。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 其籍敛厚,民财
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 邻国,久者终年
,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 居处不安,饮食
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伏橐,攻城野战死者, 不可胜数。此不
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无 此,不圣人为政
,其所以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与?”故子墨子曰:“ 去无用之费,圣
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节用中第二十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 诸侯者,彼其爱
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 身不餍,殁世而不卷。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 诸侯者,此也。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 工,轮车、韗鞄
、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 奉给民用,则止
。’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 股肱,耳目聪明
,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 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址北降幽都 ,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 ,羹胾不重,饭于土塯,啜于土形,斗以酌。俛仰周旋 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緅之衣,轻 且暖,夏服絺绤
之衣,轻且凊,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 弗为。古者圣人
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 为刺则入,击则
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甲为衣则轻且利,动 则兵且从,此甲之利也。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 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 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 。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饰,此舟之利 也。

  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足以朽肉 ,棺三寸,足以
朽骸,堀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泄则止。死者既葬, 生者毋久丧用哀
。’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 焉。圣王虑之,
以为堀穴曰:‘冬可以辟风寒’,逮夏,下润湿,上 熏烝,恐伤民之
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然则为宫室之法将柰何哉 ?子墨子言曰:
“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 可以祭祀,宫墙
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 。”
 
 

  节用下第二十二
 

  节葬上第二十三
 

  节葬中第二十四
 

  节葬下第二十五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 乎孝子之为亲度
也。今孝子之为亲度也,将柰何哉?曰:‘亲贫则从 事乎富之,人民
寡则从事乎众之,众乱则从事乎治之。’当其于此也 ,亦有力不足,
财不赡,智不智,然后己矣。无敢舍余力,隐谋遗利 ,而不为亲为之
者矣。若三务者,孝子之为亲度也,既若此矣。

  虽仁者之为天下度,亦犹此也。曰:‘天下贫则 从事乎富之,人
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当其于 此,亦有力不足
,财不赡、智不智,然后已矣。无敢舍余力,隐谋遗 利,而不为天下
为之者矣。若三务者,此仁者之为天下度也,既若此 矣。

  今逮至昔者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后世之君 子,或以厚葬久
丧以为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丧以为 非仁义,非孝子
之事也。曰二子者,言则相非,行即相反,皆曰:‘ 吾上袓述尧舜禹
汤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于此乎 后世之君子,皆
疑惑乎二子者言也。若苟疑惑乎之二子者言,然则姑 尝传而为政乎国
家万民而观之。计厚葬久丧,奚当此三利者?我意若 使法其言,用其谋,厚葬久丧实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 乱乎,此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劝 也。仁者将兴之天下,谁贾而使民誉之,终勿废也。意 亦使法其言,用其谋,厚葬久丧实不可以富贫众寡,定 危理乱乎,此非仁非义,非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 不沮也。仁者将求除之天下,相废而使人非之,终身勿 为。

  且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 治也,自古及今
,未尝之有也。何以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将 犹多皆疑惑厚葬
久丧之为中是非利害也。”故子墨子言曰:“然则姑 尝稽之,今虽毋
法执厚葬久丧者言,以为事乎国家。此存乎王公大人 有丧者,曰棺椁
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 存乎匹夫贱人死
者,殆竭家室;乎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玑 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屋幕。鼎鼓 几梴壶滥,戈剑羽旄齿革,挟而埋之,满意。若送从, 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 者数十,寡者数人。处丧之法将柰何哉?曰哭泣不秩声 翁,缞绖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而为 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陬,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 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丧也,必扶而能 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 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 。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使百工 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 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财者也 。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 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 富之说无可得焉。

  是故求以富家而既已不可矣,欲以众人民,意者 可邪?其说又不
可矣。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君死,丧之三年; 父母死,丧之三
年;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然后伯父叔父兄 弟孽子其;族人五月;姑姊甥舅皆有月数。则毁瘠必有 制矣,使面目陷陬,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 强,不可用也。又曰上士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 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苟其饥约,又若 此矣,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 可胜计也。此其为败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众,譬犹使 人负剑,而求其寿也。众之说无可得焉。

  是故求以众人民,而既以不可矣,欲以治刑政, 意者可乎?其说
又不可矣。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 民必寡,刑政必
乱。若法若言,行若道,使为上者行此,则不能听治 ;使为下者行此
,则不能从事。上不听治,刑政必乱;下不从事,衣 食之财必不足。
若苟不足,为人弟者,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必将怨其 兄矣;为人子者
,求其亲而不得,不孝子必是怨其亲矣;为人臣者, 求之君而不得,
不忠臣必且乱其上矣。是以僻淫邪行之民,出则无衣 也,入则无食也
,内续奚吾,并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是故盗贼众 而治者寡。夫众
盗贼而寡治者,以此求治,譬犹使人三还而毋负己也 ,治之说无可得焉。

  是故求以治刑政,而既已不可矣,欲以禁止大国 之攻小国也,意
者可邪?其说又不可矣。是故昔者圣王既没,天下失 义,诸侯力征。
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此皆砥砺其卒 伍,以攻伐并兼
为政于天下。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 ,城郭修,上下
调和,是故大国不耆攻之,无积委,城郭不修,上下 不调和,是故大
国耆攻之。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 民必寡,刑政必
乱。若苟贫,是无以为积委也;若苟寡,是城郭沟渠 者寡也;若苟乱
,是出战不克,入守不固。

  此求禁止大国之攻小国也,而既已不可矣。欲以 干上帝鬼神之褔
,意者可邪?其说又不可矣。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 政,国家必贫,
人民必寡,刑政必乱。若苟贫,是粢盛酒醴不净洁也 ;若苟寡,是事上帝鬼神者寡也;若苟乱,是祭祀不时 度也。今又禁止事上帝鬼神,为政若此,上帝鬼神,始 得从上抚之曰:‘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孰愈?’ 曰:‘我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无择也。’则惟上帝 鬼神降之罪厉之祸罚而弃之,则岂不亦乃其所哉!

  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 体;衣衾三领,
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 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 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 。”

  今执厚葬久丧者之言曰:“厚葬久丧虽使不可以 富贫众寡,定危
治乱,然此圣王之道也。”子墨子曰:“不然。昔者 尧北教乎八狄,
道死,葬蛩山之阴,衣衾三领,榖木之棺,葛以缄之 ,既窆而后哭,满陷无封。已葬,而牛马乘之。舜西教 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
衣衾三领,榖木之棺,葛以缄之,已葬,而市人乘之 。禹东教乎九夷
,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 之,绞之不合,通之不陷,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 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若 以此若三圣王者观之,则厚葬久丧果非圣王之道。故三 王者,皆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岂忧财用之不足哉?以 为如此葬埋之法。

  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必大棺中棺, 革阓三操,璧玉
即具,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舆马女 乐皆具,曰必捶
涂差通,垄虽凡山陵。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 可胜计也,其为
毋用若此矣。”是故子墨子曰:“乡者,吾本言曰, 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谋,计厚葬久丧,请可以富贫众寡 ,定危治乱乎,则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 ,不可不劝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谋,若人厚葬久丧 ,实不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则非仁也,非义也 ,非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沮也。是故求以富 国家,甚得贫焉;欲以众人民,甚得寡焉;欲以治刑政 ,甚得乱焉;求以禁止大国之攻小国也,而既已不可矣 ;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上稽之尧舜禹汤文 武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桀纣幽厉之事,犹合节也。若 以此观,则厚葬久丧其非圣王之道也。”

  今执厚葬久丧者言曰:“厚葬久丧,果非圣王之 道,夫胡说中国之君子,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哉?”子 墨子曰:“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昔者越之东有 輆沐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 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此上 以为政,不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 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楚之南有炎人 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 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 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 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若以此若三国者观之,则亦犹 薄矣。若以中国之君子观之,则亦犹厚矣。如彼则大厚 ,如此则大薄,然则葬埋之有节矣。故衣食者,人之生 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 节于此乎。子墨子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 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 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哭往哭来,反从事乎 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致孝于亲。故曰子墨子之法, 不失死生之利者,此也。

  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 仁义,求为上士
,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 丧之为政,而不
可不察此者也。”
 
 
 

 卷七

 

   天志上第二十六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 。何以知之?以
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 之。然且亲戚兄
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 慎矣!恶有处家
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 国亦然。处国得
罪于国君,犹有邻国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 ,共相儆戒皆曰
:‘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谁亦有处国得罪于国 君,而可为也’
!此有所避逃之者也,相儆戒犹若此其厚,况无所避 逃之者,相儆戒
岂不愈厚,然后可哉?且语言有之曰:‘焉而晏日焉 而得罪,将恶避
逃之?’曰无所避逃之。夫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 明必见之。然而天下之士君子之于天也,忽然不知以相 儆戒,此我所以知天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也。

  然则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 下之百姓以从事
于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也。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 我所欲。然则我何欲何恶?我欲福禄而恶祸祟。若我不 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然则我率天下之百姓, 以从事于祸祟中也。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 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 则治,无义则乱。然则天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 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我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 。

  曰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是故庶人竭力
从事,未得次己而为政,有士政之;士竭力从事,未 得次己而为政,
有将军大夫政之;将军大夫竭力从事,未得次己而为 政,有三公诸侯
政之;三公诸侯竭力听治,未得次己而为政,有天子 政之;天子未得
次己而为政,有天政之。天子为政于三公、诸侯、士 、庶人,天下之
士君子固明知,天之为政于天子,天下百姓未得之明 知也。故昔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欲以天之为政于天子, 明说天下之百姓,故莫不犓牛羊,豢犬彘,洁为粢盛酒 醴,以祭祀上帝鬼神,而求祈福于天。我未尝闻天下之 所求祈福于天子者也,我所以知天之为政于天子者也。

  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故于 富且贵者,当天
意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 。反天意者,别
相恶,交相贼,必得罚。然则是谁顺天意而得赏者? 谁反天意而得罚
者?”子墨子言曰:“昔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此顺天 意而得赏也。昔
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也。然则禹 汤文武其得赏何
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 爱人,故天意曰
:‘此之我所爱,兼而爱之;我所利,兼而利之。爱 人者此为博焉,
利人者此为厚焉。’故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业万 世子孙,传称其
善,方施天下,至今称之,谓之圣王。”然则桀纣幽 厉得其罚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诟天,中诟 鬼,下贼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别而恶之,我 所利,交而贼之。恶人者此为之博也,贼人者此为之厚 也。’故使不得终其寿,不殁其世,至今毁之,谓之暴 王。

  然则何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明之。 何以知其兼而明
之?以其兼而有之。何以知其兼而有之?以其兼而食 焉。何以知其兼
而食焉?四海之内,粒食之民,莫不犓牛羊,豢犬彘 ,洁为粢盛酒醴
,以祭祀于上帝鬼神,天有邑人,何用弗爱也?且吾 言杀一不辜者必
有一不祥。杀不辜者谁也?则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 ?则天也。若以
天为不爱天下之百姓,则何故以人与人相杀,而天予 之不祥?此我所
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也。

  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然义政 将柰何哉?”子墨子言曰:“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 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多诈者不欺愚。 此必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三利无所不利, 故举天下美名加之,谓之圣王,力政者则与此异,言非 此,行反此,犹幸驰也。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 ,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此上不利于天,中 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三不利无所利,故举天下恶名 加之,谓之暴王。”

  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 人之有矩,轮匠
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曰:‘中者是也,不中 者非也。’今天
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 侯,下说列士,
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何以知之?曰我得天下之明法 以度之。”
 
 

  天志中第二十七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 不可不察义之所
从出。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欲出,然则义何从出? ”子墨子曰:“
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何以知义之不 从愚且贱者出,
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曰:义者,善政也。何以知义 之为善政也?曰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为善政也。 夫愚且贱者,不
得为政乎贵且知者,然后得为政乎愚且贱者,此吾所 以知义之不从愚
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然则孰为贵?孰为 知?曰:天为贵
,天为知而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

  今天下之人曰:“当若天子之贵于诸侯,诸侯之 贵于大夫,碻明知之。然吾未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也。 ”子墨子曰:“吾所以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者有矣。曰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天子有 疾病祸祟,必斋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 则天能除去之,然吾未知天之祈福于天子也。此吾所以 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者。不止此而已矣,又以先王之书 驯天明不解之道也知之。曰:‘明哲维天,临君下土。 ’则此语天之贵且知于天子。不知亦有贵知夫天者乎? 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 利民,本察仁义
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既以天之意以为不可不 慎已,然则天之
将何欲何憎?子墨子曰:“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 也,大家之乱小
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 欲也。不止此而
已,欲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又欲 上之强听治也,
下之强从事也。上强听治,则国家治矣,下强从事则 财用足矣。若国
家治财用足,则内有以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 外有以为环璧珠
玉,以聘挠四邻。诸侯之冤不兴矣,边境兵甲不作矣 。内有以食饥息
劳,持养其万民,则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弟兄慈孝。 故唯毋明乎顺天
之意,奉而光施之天下,则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 ,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是故子墨 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察仁义 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且夫天子之有天下也,辟之无以异乎国君诸侯之 有四境之内也。
今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夫岂欲其臣国万民之相 为不利哉?今若
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欲以此求赏誉, 终不可得,诛罚
必至矣。夫天之有天下也,将无已异此。今若处大国 则攻小国,处大
都则伐小都,欲以此求福禄于天,福禄终不得,而祸 祟必至矣。然有
所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则夫天亦且不为 人之所欲,而为
人之所不欲矣。人之所不欲者何也?曰病疾祸祟也。 若已不为天之所
欲,而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万民以从事乎祸祟 之中也。故古者
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 之利,而除天下
之害。是以天之为寒热也节,四时调,阴阳雨露也时 ,五谷孰,六畜
遂,疾灾戾疫凶饥则不至。”是故子墨子曰:“今天 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意不 可不慎也!

  且夫天下盖有不仁不祥者,曰当若子之不事父, 弟之不事兄,臣
之不事君也。故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祥者。今夫天 兼天下而爱之,
撽遂万物以利之,若豪之末,非天之所为也,而民得 而利之,则可谓
否矣。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吾 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曰以磨为日月 星辰,以昭道之
;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以 长遂五谷麻丝,
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溪谷,播赋百事,以临司 民之善否;为王
公侯伯,使之赏贤而罚暴;贼金木鸟兽,从事乎五谷 麻丝,以为民衣
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今有人于此,欢 若爱其子,竭力
单务以利之,其子长,而无报子求父,故天下之君子 与谓之不仁不祥
。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之,若豪之末 ,非天之所为,
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矣,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 其为不仁不祥也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且吾所以知天爱民之厚者,不止此而足矣。曰杀 不辜者,天予不
祥。不辜者谁也?曰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曰天也 。若天不爱民之
厚,夫胡说人杀不辜,而天予之不祥哉?此吾之所以 知天之爱民之厚
也。

  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不止此而已矣。曰 爱人利人,顺天
之意,得天之赏者有之;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 之罚者亦有矣。
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 代圣王,尧舜禹
汤文武者是也。尧舜禹汤文武焉所从事?曰从事兼, 不从事别。兼者
,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 不暴寡,诈不谋
愚,贵不傲贱。观其事,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 乎人,三利无所
不利,是谓天德。聚敛天下之美名而加之焉,曰:此 仁也,义也,爱
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不止此而已,书 于竹帛,镂之金
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曰将何以为?将以识 夫爱人利人,顺
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皇矣道之曰:‘帝谓文王, 予怀明德,不大
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善 其顺法则也,故
举殷以赏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誉至今不息 。故夫爱人利人
,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既可得留而已。夫憎人贼 人,反天之意,
得天之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是也 。桀纣幽厉焉所
从事?曰从事别,不从事兼。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 ,处大家则乱小
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观其事,上 不利乎天,中不
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无所利,是谓天贼。聚 敛天下之丑名而
加之焉,曰此非仁也,非义也。憎人贼人,反天之意 ,得天之罚者也
。不止此而已,又书其事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槃 盂,传遗后世子
孙。曰将何以为?将以识夫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 天之罚者也。大
誓之道之曰:‘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弃厥先神 祇不祀,乃曰吾有命,毋僇其务(或罔惩其侮)。天亦纵弃 纣而不葆。’察天以纵弃纣而不葆者,反天之意也。故 夫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既可得而知也。 ”

  是故子墨子之有天之,辟人无以异乎轮人之有规 ,匠人之有矩也。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圜 与不圜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圜,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圜 。是以圜与不圜,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圜法明 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 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 ,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故子墨子之 有天之意也,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为刑政也,下将 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观其行,顺天之意, 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观其言谈,顺 天之意,谓之善言谈,反天之意,谓之不善言谈;观其 刑政,顺天之意,谓之善刑政,反天之意,谓之不善刑 政。故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 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是故子墨子 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 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顺也。顺天之意者,义之 法也。”
 
 

  天志下第二十八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所以乱者,其说将何哉? 则是天下士君子
,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何以知其明于小不明于大也 ?以其不明于天
之意也。何以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以处人之家者知 之。今人处若家
得罪,将犹有异家所,以避逃之者,然且父以戒子, 兄以戒弟,曰:
‘戒之慎之,处人之家,不戒不慎之,而有处人之国 者乎?’今人处
若国得罪,将犹有异国所,以避逃之者矣,然且父以 戒子,兄以戒弟
,曰:‘戒之慎之,处人之国者,不可不戒慎也!’ 今人皆处天下而
事天,得罪于天,将无所以避逃之者矣。然而莫知以 相极戒也,吾以
此知大物则不知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为天之所欲, 而去天之所恶。
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恶者何也?天欲义而恶其不义 者也。何以知其然也?曰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然 而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是故庶人不得次 己而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大夫正之 ;大夫不得次己而为正,有诸侯正之;诸侯不得次己而 为正,有三公正之;三公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天子正之 ;天子不得次己而为政,有天正之。今天下之士君子, 皆明于天子之正天下也,而不明于天之正天子也。是故 古者圣人,明以此说人曰:‘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 子有过,天能罚之。’天子赏罚不当,听狱不中,天下 疾病祸福,霜露不时,天子必且犓豢其牛羊犬彘,洁为 粢盛酒醴,以祷祠祈福于天,我未尝闻天之祷祈福于天 子也,吾以此知天之重且贵于天子也。是故义者不自愚 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曰谁为知?天为知。然则 义果自天出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 矣。曰顺天之意
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何以知兼爱天下之人也?以 兼而食之也。何以知其兼而食之也?自古及今无有远灵 孤夷之国,皆犓豢其牛羊犬彘,洁为粢盛酒醴,以敬祭 祀上帝山川鬼神,以此知兼而食之也。苟兼而食焉,必 兼而爱之。譬之若楚、越之君,今是楚王食于楚之四境 之内,故爱楚之人;越王食于越,故爱越之人。今天兼 天下而食焉,我以此知其兼爱天下之人也。

  且天之爱百姓也,不尽物而止矣。今天下之国, 粒食之民,杀一
不辜者,必有一不祥。曰谁杀不辜?曰人也。孰予之 不辜?曰天也。
若天之中实不爱此民也,何故而人有杀不辜,而天予 之不祥哉?且天
之爱百姓厚矣,天之爱百姓别矣,既可得而知也。何 以知天之爱百姓也?吾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何以知 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故昔 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之天下也,从而利之 ,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以为从其 所爱而爱之,从其所利而利之,于是加其赏焉,使之处 上位,立为天子以法也,名之曰‘圣人’,以此知其赏 善之证。是故昔也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之兼恶天下也, 从而贼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诟侮上帝山川鬼神, 天以为不从其所爱而恶之,不从其所利而贼之,于是加 其罚焉,使之父子离散,国家灭亡,抎失社稷,忧以及 其身。是以天下之庶民属而毁之,业万世子孙继嗣,毁 之贲不之废也,名之曰‘失王’,以此知其罚暴之证。 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

  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 为道也,义正;
别之为道也,力正。曰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 强不侮弱也,众
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 壮不夺老也。是
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若事上 利天,中利鬼,
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事此者 ,圣知也,仁义
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敛天下之善名而加之。 是其故何也?则
顺天之意也。曰力正者何若?曰大则攻小也,强则侮 弱也,众则贼寡
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壮则夺 老也。是以天下
之庶国,方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贼害也。若事上不利 天,中不利鬼,
下不利人,三不利而无所利,是谓之贼。故凡从事此 者,寇乱也,盗
贼也,不仁不义,不忠不惠,不慈不孝,是故聚敛天 下之恶名而加之
。是其故何也?则反天之意也。”

  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若轮人之有规, 匠人之有矩也。
今轮人以规,匠人以矩,以此知方圜之别矣。是故子 墨子置立天之,
以为仪法。吾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之去义远也。何以 知天下之士君子之去义远也?今知氏大国之君宽者然曰 :“吾处大国而不攻小国,吾何以为大哉!”是以差论 蚤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以攻罚无罪之国,入其沟 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以御其沟池,焚 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牷,民之格者,则刭杀之,不格者 ,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则 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义,以告四邻诸侯曰:“ 吾攻国覆军,杀将若干人矣。”其邻国之君亦不知此为 不仁义也,有具其皮币,发其总处,使人飨贺焉。则夫 好攻伐之君,有重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有书之竹帛, 藏之府库。为人后子者,必且欲顺其先君之行,曰:“ 何不当发吾府库,视吾先君之法美。”必不曰文、武之 为正者若此矣,曰吾攻国覆军杀将若干人矣。则夫好攻 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其邻国之君不知此为不 仁不义也,是以攻伐世世而不已者,此吾所谓大物则不 知也。

  所谓小物则知之者何若?今有人于此,入人之场 园,取人之桃李
瓜姜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何也?曰不与 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所取之故,而况有逾于人之墙 垣,抯格人之子女者乎?与角人之府库,窃人之金玉蚤 絫者乎?与逾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乎?而况有杀一 不辜人乎?今王公大人之为政也,自杀一不辜人者;逾 人之墙垣,抯格人之子女者;与角人之府库,窃人之金 玉蚤絫者;与逾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与入人之场 园,窃人之桃李瓜姜者,今王公大人之加罚此也,虽古 之尧舜禹汤文武之为政,亦无以异此矣。今天下之诸侯 ,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为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 ;此为逾人之墙垣,格人之子女者,与角人府库,窃人 金玉蚤絫者,数千万矣;逾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 与入人之场园,窃人之桃李瓜姜者,数千万矣,而自曰 义也。故子墨子言曰:“是蕡我者,则岂有以异是蕡黑 白甘苦之辩者哉!今有人于此,少而示之黑谓之黑,多 示之黑谓白,必曰吾目乱,不知黑白之别。今有人于此 ,能少尝之甘谓甘,多尝谓苦,必曰吾口乱,不知其甘 苦之味。今王公大人之政也,或杀人,其国家禁之,此 蚤越有能多杀其邻国之人,因以为文义,此岂有异蕡白 黑、甘苦之别者哉?”

  故子墨子置天之,以为仪法。非独子墨子以天之 志为法也,于先
王之书大夏之道之然:“帝谓文王,予怀明德,毋大 声以色,毋长夏
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诰文王之以天志为 法也,而顺帝之
则也。且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为仁义,求为上 士,上欲中圣王
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者,当天之志,而不可不 察也。天之志者
,义之经也。
 
 
 

 卷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
 

  明鬼中第三十
 

  明鬼下第三十一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 ,诸侯力正,是
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 孝弟长贞良也,
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 暴寇乱盗贼,以
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马衣裘 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此其故何以然也 ?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 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 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 教诲乎天下,疑
天下之众,使天下之众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是以 天下乱。是故子
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实将欲求兴天 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当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以为将 不可以不明察此者也。”

  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然则吾为 明察此,其说将
柰何而可?子墨子曰:“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 之道者,必以众
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则必 以为有,莫闻莫
见,则必以为无。若是,何不尝入一乡一里而问之, 自古以及今,生
民以来者,亦有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 何谓无乎?若莫
闻莫见,则鬼神可谓有乎?”

  今执无鬼者言曰:“夫天下之为闻见鬼神之物者 ,不可胜计也,
亦孰为闻见鬼神有无之物哉?”子墨子言曰:“若以 众之所同见,与
众之所同闻,则若昔者杜伯是也。周宣王杀其臣杜伯 而不辜,杜伯曰
:‘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 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 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日中 ,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 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当是之 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着在周之春秋。为 君者以教其臣,为父者以警其子,曰:‘戒之慎之!凡 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之憯遫也!以若 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非惟若书之说为 然也,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 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 神曰:‘无惧!帝享女明德,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使 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 问神名?’曰:‘予为句芒。’若以郑穆公之所身见为 仪,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 者,燕简公杀其臣庄子仪而不辜,庄子仪曰:‘吾君王 杀我而不辜,死人毋知亦已,死人有知,不出三年,必 使吾君知之’。期年,燕将驰祖,燕之有祖,当齐之社 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 。日中,燕简公方将驰于祖涂,庄子仪荷朱杖而击之, 殪之车上。当是时,燕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着 在燕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 ,鬼神之诛,若此其憯遫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 神之有,岂可疑哉?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宋文 君鲍之时,有臣曰祝夜姑,固尝从事于厉,祩子杖揖出 与言曰:‘观辜是何珪璧之不满度量?酒醴粢盛之不净 洁也?牺牲之不全肥?春秋冬夏“选”失时?岂女为之 与?意鲍为之与?’观辜曰:‘鲍幼弱在荷繦之中,鲍 何与识焉。官臣观辜特为之’。祩子举揖而槁之,殪之 坛上。当是时,宋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着在宋 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诸不敬慎祭祀者,鬼神之 诛,至若此其憯遫也!’以若书之说观之,鬼神之有, 岂可疑哉?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齐庄君之臣有 所谓王里国、中里徼者,此二子者,讼三年而狱不断。 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犹谦释之。恐失有罪,乃使之人 共一羊,盟齐之神社,二子许诺。于是刭羊出血而洒其 血,读王里国之辞既已终矣,读中里徼之辞未半也,羊 起而触之,折其脚,祧神之而槁之,殪之盟所。当是时 ,齐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着在齐之春秋。诸侯 传而语之曰:‘请品先不以其请者,鬼神之诛,至若此 其憯遫也。’以若书之说观之,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是故子墨子言曰:“虽有深溪博林,幽涧毋人之所, 施行不可以不董,见有鬼神视之”。

  今执无鬼者曰:“夫众人耳目之请,岂足以断疑 哉?柰何其欲为
高君子于天下,而有复信众之耳目之请哉?”子墨子 曰:若以众之耳
目之请,以为不足信也,不以断疑。不识若昔者三代 圣王尧舜禹汤文
武者,足以为法乎?故于此乎,自中人以上皆曰:若 昔者三代圣王,
足以为法矣。若苟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然则姑尝 上观圣王之事。
昔者,武王之攻殷诛纣也,使诸侯分其祭曰:‘使亲 者受内祀,疏者
受外祀。”故武王必以鬼神为有,是故攻殷伐纣,使 诸侯分其祭。若
鬼神无有,则武王何祭分哉?

  非惟武王之事为然也,故圣王其赏也必于祖,其 僇也必于社。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 也?告听之中也。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 、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 ,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脩茂者,立以为菆位;必择国 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择六畜之胜腯肥倅, 毛以为牺牲;珪璧琮璜,称财为度;必择五谷之芳黄, 以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也。故古圣王治 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故曰官府选效,必 先祭器祭服,毕藏于府,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牺牲不 与昔聚群。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 子孙不能知也,
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 子孙不得而记,
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之;有恐后世子孙不能 敬莙以取羊,故先王之书,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 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此其故何?则圣王务之。 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则此反圣王之务 。反圣王之务,则非所以为君子之道也!”

  今执无鬼者之言曰:“先王之书,慎无一尺之帛 ,一篇之书,语
数鬼神之有,重有重之,亦何书之有哉?”子墨子曰 :“周书大雅有
之,大雅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 命维新。有周不
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穆穆文王,令 问不已’。若鬼神无有,则文王既死,彼岂能在帝之左 右哉?此吾所以知周书之鬼也。

  且周书独鬼,而商书不鬼,则未足以为法也。然 则姑尝上观乎商
书,曰:‘呜呼!古者有夏,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 虫,允及飞鸟,
莫不比方。矧隹人面,胡敢异心?山川鬼神,亦莫敢 不宁。若能共允
,隹天下之合,下土之葆’。察山川鬼神之所以莫敢 不宁者,以佐谋禹也。此吾所以知商书之鬼也。

  且商书独鬼,而夏书不鬼,则未足以为法也。然 则姑尝上观乎夏
书禹誓曰:‘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 中军,曰:“有
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劋绝其命。”有曰: “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 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左不共于左 ,右不共于右,若不共命,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命” ’。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赏于祖者何也?言分命之均 也。僇于社者何也?言听狱之事也。故古圣王必以鬼神 为赏贤而罚暴,是故赏必于祖而僇必于社。此吾所以知 夏书之鬼也。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语数鬼神之 有也,重有重之,此其故何也?则圣王务之。以若书之 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于古曰:‘吉日丁卯 ,周代祝社方,岁于社者考,以延年寿’。若无鬼神, 彼岂有所延年寿哉!”

  是故子墨子曰:“尝若鬼神之能赏贤如罚暴也。 盖本施之国家,
施之万民,实所以治国家利万民之道也。若以为不然 ,是以吏治官府之不洁廉,男女之为无别者,鬼神见之 ;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 道路,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有鬼神见之。是以吏治 官府,不敢不洁廉,见善不敢不赏,见暴不敢不罪。民 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 ,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由此止。是以莫放幽闲,拟乎 鬼神之明显,明有一人畏上诛罚,是以天下治。

  故鬼神之明,不可为幽闲广泽,山林深谷,鬼神 之明必知之。鬼
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 神之罚必胜之。若以为不然,昔者夏王桀,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祥上帝伐 元山帝行,故于此乎,天乃使汤至明罚焉。汤以车九两 ,鸟陈雁行,汤乘大赞,犯遂夏众,入之郊逐,王乎禽 推哆大戏。故昔夏王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 之人推哆大戏,生列兕虎,指画杀人,人民之众兆亿, 侯盈厥泽陵,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诛。此吾所谓鬼神之 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者,此也。

  且不惟此为然。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 下,上诟天侮鬼
,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 罪,刲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啕无告也。故于此乎,天 乃使武王至明罚焉。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 ,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乎牧之野,王乎禽费中、恶 来,众畔百走。武王逐奔入宫,万年梓株折纣而系之赤 环,载之白旗,以为天下诸侯僇。故昔者殷王纣,贵为 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费中、恶来、崇侯虎指寡 杀人,人民之众兆亿,侯盈厥泽陵,然不能以此圉鬼神 之诛。此吾所谓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 、坚甲利兵者,此也。且禽艾之道之曰:‘得玑无小, 灭宗无大’。则此言鬼神之所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 所罚,无大必罚之”。

  今执无鬼者曰:“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子乎 ?”子墨子曰:
“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 ,亦有人死而为
鬼者。今有子先其父死,弟先其兄死者矣,意虽使然 ,然而天下之陈物曰‘先生者先死’,若是,则先死者 非父则母,非兄而姒也。今洁为酒醴粢盛,以敬慎祭祀 ,若使鬼神请有,是得其父母姒兄而饮食之也,岂非厚 利哉?若使鬼神请亡,是乃费其所为酒醴粢盛之财耳。 自夫费之,非特注之污壑而弃之也,内者宗族,外者乡 里,皆得如具饮食之。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 众,取亲于乡里。”今执无鬼者言曰:“鬼神者固请无 有,是以不共其酒醴粢盛牺牲之财。吾非乃今爱其酒醴 粢盛牺牲之财乎?其所得者臣将何哉?”此上逆圣王之 书,内逆民人孝子之行,而为上士于天下,此非所以为 上士之道也。是故子墨子曰:“今吾为祭祀也,非直注 之污壑而弃之也,上以交鬼之福,下以合欢聚众,取亲 乎乡里。若神有,则是得吾父母弟兄而食之也。则此岂 非天下利事也哉!”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 实将欲求兴天下
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将不可不尊明 也,圣王之道也
”。
 
 

  非乐上第三十二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 利,除天下之害,将
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 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 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 也。”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 瑟、竽笙之声,
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 以犓豢煎炙之味
,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 。虽身知其安也
,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 不中圣王之事,
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今王公大人,虽
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折壤坦而为 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 笙之声。古者圣王亦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舟车,既以 成矣,曰:‘吾将恶许用之?曰:舟用之水,车用之陆 ,君子息其足焉,小人休其肩背焉。’故万民出财齎而 予之,不敢以为戚恨者,何也?以其反中民之利也。然 则乐器反中民之利亦若此,即我弗敢非也。然则当用乐 器譬之若圣王之为舟车也,即我弗敢非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 息,三者民之巨
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 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 。

  意舍此。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 强劫弱,众暴寡
,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 即当为之撞巨钟
、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 将安可得而治与
?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 万民,以为大钟
、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 之害而无补也。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王公大人,唯毋 处高台厚榭之上
而视之,钟犹是延鼎也,弗撞击将何乐得焉哉?其说 将必撞击之,惟勿撞击,将必不使老与迟者,老与迟者 耳目不聪明,股肱不毕强,声不和调,明不转朴。将必 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毕强,声之和调,眉 之转朴。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 之,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今王公大人唯毋为乐,亏夺 民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大钟、鸣鼓、琴 瑟、竽笙之声既
已具矣,大人锈然奏而独听之,将何乐得焉哉?其说 将必与贱人不与君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 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 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是故子墨子曰:“为 乐非也。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 糠糟,曰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衣服不美,身 体从容丑羸,不足观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此 掌不从事乎衣食之财,而掌食乎人者也。”是故子墨子 曰:“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 如此多也。”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人固与禽兽麋鹿 、蜚鸟、贞虫异
者也,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 裘,因其蹄蚤以
为裤屦,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 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此异者也 ,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君子不强听治,即刑 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今天下之士君子, 以吾言不然,然即姑尝数天下分事,而观乐之害。王公 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士君子竭股肱 之力,□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 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农夫蚤出暮入 ,耕稼树艺,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 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今惟毋 在乎王公大人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蚤朝晏退,听狱治 政,是故国家乱而社稷危矣。今惟毋在乎士君子说乐而 听之,即必不能竭股肱之力,□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 ,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是故 仓廪府库不实。今惟毋在乎农夫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 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是故叔粟不足。今惟 毋在乎妇人说乐而听之,即不必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是故布縿不兴。曰:孰为大人 之听治而废国家之从事?曰:乐也。”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何以知其然也?曰 先王之书,汤之
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 丝二卫,小人否,似二伯黄径。”乃言曰:‘呜乎!舞 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降 之百殃,其家必怀丧。’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 也。于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 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大, 天用弗式。’故上者天鬼弗戒,下者万民弗利。”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士君子,请将欲求兴天 下之利,除天下
之害,当在乐之为物,将不可不禁而止也。”
 
 

   非乐中第三十三
 

  非乐下第三十四
 
 
 

 卷九

 

  非命上第三十五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 欲国家之富,人
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 寡,不得治而得
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子墨 子言曰:“执有
命者以集于民闲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 ,命贫则贫,命
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 ,命夭则夭,命
,……虽强劲何益哉?’以上说王公大人,下以驵百 姓之从事,故执有命者不仁。故当执有命者之言,不可 不明辨。”

  然则明辨此之说将柰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 仪,言而毋仪,
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 而明知也。故言
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 有原之者,有用
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 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盖尝尚观于 圣王之事,古者
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 此世未易民未渝
,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 谓有命哉!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盖尝尚观于 先王之书,先王
之书,所以出国家,布施百姓者,宪也。先王之宪, 亦尝有曰‘福不
可请,而祸不可讳,敬无益,暴无伤’者乎?所以听 狱制罪者,刑也。先王之刑亦尝有曰‘福不可请,祸不 可讳,敬无益,暴无伤’者乎?所以整设师旅,进退师 徒者,誓也。先王之誓亦尝有曰:‘福不可请,祸不可 讳,敬无益,暴无伤’者乎?”是故子墨子言曰:“吾 当未盐数,天下之良书不可尽计数,大方论数,而五者 是也。今虽毋求执有命者之言,不必得,不亦可错乎? 今用执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义,覆天下之义者,是 立命者也,百姓之谇也。说百姓之谇者,是灭天下之人 也”。然则所为欲义在上者,何也?曰:“义人在上, 天下必治,上帝山川鬼神,必有干主,万民被其大利。 ”何以知之?子墨子曰:“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 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率其百 姓,以上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诸侯与之,百姓亲 之,贤士归之,未殁其世,而王天下,政诸侯。昔者文 王封于岐周,“绝长继短,方地百里,与其百姓兼相爱 、交相利,则,是以近者安其政,远者归其德。闻文王 者,皆起而趋之。罢不肖股肱不利者,处而愿之曰:‘ 柰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吾则吾利,岂不亦犹文王之民 也哉。’是以天鬼富之,诸侯与之,百姓亲之,贤士归 之,未殁其世,而王天下,政诸侯。乡者言曰:义人在 上,天下必治,上帝山川鬼神,必有干主,万民被其大 利。吾用此知之。

  是故古之圣王发宪出令,设以为赏罚以劝贤,是 以入则孝慈于亲
戚,出则弟长于乡里,坐处有度,出入有节,男女有 辨。是故使治官
府,则不盗窃,守城则不崩叛,君有难则死,出亡则 送。此上之所赏
,而百姓之所誉也。执有命者之言曰:‘上之所赏, 命固且赏,非贤
故赏也。上之所罚,命固且罚,不暴故罚也。’是故 入则不慈孝于亲戚,出则不弟长于乡里,坐处不度,出 入无节,男女无辨。是故治官府则盗窃,守城则崩叛, 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送。此上之所罚,百姓之所非 毁也。执有命者言曰:‘上之所罚,命固且罚,不暴故 罚也。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以此为君 则不义,为臣则不忠,为父则不慈,为子则不孝,为兄 则不良,为弟则不弟,而强执此者,此特凶言之所自生 ,而暴人之道也。

  然则何以知命之为暴人之道?昔上世之穷民,贪 于饮食,惰于从
事,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饥寒冻馁之忧至,不知曰 ‘我罢不肖,从
事不疾’,必曰‘我命固且贫’。昔上世暴王不忍其 耳目之淫,心涂之辟,不顺其亲戚,遂以亡失国家,倾 覆社稷,不知曰‘我罢不肖,为政不善’,必曰‘吾命 固失之。’于仲虺之告曰:‘我闻于夏人,矫天命布命 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此言汤之所以非桀之执 有命也。于太誓曰:‘纣夷处,不用事上帝鬼神,祸厥 先神禔不祀,乃曰吾民有命,无廖排漏,天亦纵弃之而 弗葆。’此言武王所以非纣执有命也。今用执有命者之 言,则上不听治,下不从事。上不听治,则刑政乱;下 不从事,则财用不足,上无以供粢盛酒醴,祭祀上帝鬼 神,下无以降绥天下贤可之士,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 ,内无以食饥衣寒,将养老弱。故命上不利于天,中不 利于鬼,下不利于人,而强执此者,此特凶言之所自生 ,而暴人之道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 下之富而恶其贫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 此天下之大害也
。”
 
 

  非命中第三十六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 不可而不先立义
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 巧工,必不能得
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 法。三法者何也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 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 用之柰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亡,我所以知命之有与 亡者,以众人耳
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见之,谓之有;莫之 闻,莫之见,谓
之亡。然胡不尝考之百姓之情?自古以及今,生民以 来者,亦尝见命
之物,闻命之声者乎?则未尝有也。若以百姓为愚不 肖,耳目之情不
足因而为法,然则胡不尝考之诸侯之传言流语乎?自 古以及今,生民
以来者,亦尝有闻命之声,见命之体者乎?则未尝有 也。然胡不尝考
之圣王之事?古之圣王,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 而劝之为善,发
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若此,则乱者可使治 ,而危者可使安
矣。若以为不然,昔者,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 乱,武王治之。
此世不渝而民不改,上变政而民易教,其在汤武则治 ,其在桀纣则乱
,安危治乱,在上之发政也,则岂可谓有命哉!夫曰 有命云者亦不然
矣。

  今夫有命者言曰:‘我非作之后世也,自昔三代 有若言以传流矣
。今故先生对之?’曰:夫有命者,不志昔也三代之 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也?何以知之?初之 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此上有以规谏其君长,下有以 教顺其百姓,故上得其君长之赏,下得其百姓之誉。列 士桀大夫声闻不废,流传至今,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 不能曰我见命焉。

  是故昔者三代之暴王,不缪其耳目之淫,不慎其 心志之辟,外之
驱骋田猎毕弋,内沈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 。繁为无用,暴逆百姓,使下不亲其上,是故国为虚厉 ,身在刑僇之中,不用曰:我罢不肖,‘我为刑政不善 ’,必曰:‘我命故且亡。’虽昔也三代之穷民,亦由 此也。内之不能善事其亲戚,外不能善事其君长,恶恭 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使身至 有饥寒冻馁之忧,必不能曰:‘我罢不肖,我从事不疾 ’,必曰:‘我命固且穷。’虽昔也三代之伪民,亦犹 此也。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人久矣。圣王之患此也, 故书之竹帛,琢之金石,于先王之书仲虺之告曰:‘我 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式是恶,用阙师。’ 此语夏王桀之执有命也,汤与仲虺共非之。先王之书太 誓之言然曰:‘纣夷之居,而不用事上帝,弃阙其先神 而不祀也,曰:“我民有命,毋僇其务。”天不亦弃纵 而不葆。’此言纣之执有命也,武王以太誓非也。有于 三代不国有之曰:‘女毋崇天之有命也。’命三不国亦 言命之无也。于召公之执令于然,且:“‘敬哉!无天 命,惟予二人,而无造言,不自降天之哉得之。’在于 商、夏之诗书曰:‘命者暴王作之。’且今天下之士君 子,将欲辩是非利害之故,当天有命者,不可不疾非也 。”执有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是故子墨子非也。
 
 

  非命下第三十七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 言。若不先立仪
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 夕之辩,必将终
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 考之者,有原之
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 之?察众之耳目
之请?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 谓三法也。

  故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 :必务举孝子而
劝之事亲,尊贤良之人而教之为善。是故出政施教, 赏善罚暴。且以
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将属可得而治也,社稷之危 也,将属可得而
定也。若以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 ,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 改俗。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天下之 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 观之,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 !故昔者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使饥者得 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遂得光誉令问 于天下。夫岂可以为命哉?故以为其力也!今贤良之人 ,尊贤而好功道术,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赏,下得其万 民之誉,遂得光誉令问于天下。亦岂以为其命哉?又以 为力也!然今夫有命者,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 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若以说观之,则必非昔三代圣 善人也,必暴不肖人也。然今以命为有者,昔三代暴王 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于此乎,不而矫其耳 目之欲,而从其心意之辟,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 湛于酒乐,而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 姓,遂失其宗庙。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听治不强’ ,必曰‘吾命固将失之’。虽昔也三代罢不肖之民,亦 犹此也。不能善事亲戚君长,甚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 食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是以身有陷乎饥寒冻馁之 忧。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从事不强’,又曰‘吾命 固将穷。’昔三代伪民亦犹此也。

  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之,此皆疑众迟朴,先圣 王之患之也,固
在前矣。是以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 后世子孙。曰何
书焉存?禹之总德有之曰:‘允不着,惟天民不而葆 ,既防凶心,天
加之咎,不慎厥德,天命焉葆’?仲虺之告曰:‘我 闻有夏,人矫天命,于下,帝式是增,用爽厥师。’彼 用无为有,故谓矫,若有而谓有,夫岂为矫哉!昔者, 桀执有命而行,汤为仲虺之告以非之。太誓之言也,于 去发曰:‘恶乎君子!天有显德,其行甚章,为鉴不远 ,
在彼殷王。谓人有命,谓敬不可行,谓祭无益,谓暴 无伤,上帝不常
,九有以亡,上帝不顺,祝降其丧,惟我有周,受之 大帝。’昔纣执
有命而行,武王为太誓、去发以非之。曰:子胡不尚 考之乎商周虞夏
之记,从十简之篇以尚,皆无之,将何若者也?”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 也,非将勤劳其惟舌,而利其唇呡也,中实将欲其国家 邑里万民刑政者也。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 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 故不敢怠倦。今
也卿大夫之所以竭股肱之力,殚其思虑之知,内治官 府,外敛关市、
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曰:彼以为强必
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今 也农夫之所以蚤
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叔粟,而不敢怠倦者, 何也?曰:彼以
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 倦。今也妇人之
所以夙兴夜寐,强乎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 ,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 ,强必暖,不强必寒,故不敢怠倦。今虽毋在乎王公大 人,蒉若信有命而致行之,则必怠乎听狱治政矣,卿大 夫必怠乎治官府矣,农夫必怠乎耕稼树艺矣,妇人必怠 乎纺绩织纴矣。王公大人怠乎听狱治政,卿大夫怠乎治 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农夫怠乎耕稼树艺,妇人 怠乎纺织绩纴,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若 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下以持养百姓 ,百姓不利,必离散不可得用也。是以入守则不固,出 诛则不胜,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共抎其国 家,倾覆其社稷者,此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 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 若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曰:命者,暴王所作, 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 而强非者,此也。”
 
 

  非儒上第三十八
 

  非儒下第三十九
 

  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 之异也。其礼曰:“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 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若以亲疏为岁月之数 ,则亲者多而疏者少矣,是妻后子与父同也。若以尊卑 为岁月数,则是尊其妻子与父母同,而亲伯父宗兄而卑 子也,逆孰大焉。其亲死,列尸弗敛,登屋窥井,挑鼠 穴,探涤器,而求其人矣。以为实在则赣愚甚矣;如其 亡也必求焉,伪亦大矣!取妻,身迎,袨端为仆,秉辔 授绥,如仰严亲,昏礼威仪,如承祭祀。颠覆上下,悖 逆父母,下则妻子,妻子上侵事亲,若此可谓孝乎?儒 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将守宗庙,故重之。”应 之曰:“此诬言也,其宗兄守其先宗庙数十年,死丧之 其,兄弟之妻奉其先之祭祀弗散,则丧妻子三年,必非 以守奉祭祀也。夫忧妻子以大负絫,有曰‘
所以重亲也’,为欲厚所至私,轻所至重,岂非大奸 也哉!”

  有强执有命以说议曰:“寿夭贫富,安危治乱, 固有天命,不可
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 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吏不 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而儒者以为道教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且夫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 贫而高浩居,倍
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 危于冻馁,无以
违之。是若人气,鼸鼠藏,而羝羊视,贲彘起。君子 笑之。怒曰:“
散人!焉知良儒。”夫夏乞麦禾,五谷既收,大丧是 随,子姓皆从,得厌饮食,毕治数丧,足以至矣。因人 之家翠,以为,恃人之野以为尊,富人有丧,乃大说, 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应之曰:“ 所谓古之言服者,皆尝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则非 君子也。然则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后仁 乎?”又曰:“君子循而不作。”应之曰:“古者羿作 弓,杼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然则今之鲍函车匠 皆君子也,而羿、杼、奚仲、巧垂皆小人邪?且其所循 人必或作之,然则其所循皆小人道也?”

  又曰:“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 车。”应之曰:
“若皆仁人也,则无说而相与。仁人以其取舍是非之 理相告,无故从
有故也,弗知从有知也,无辞必服,见善必迁,何故 相?若两暴交争
,其胜者欲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虽尽 能犹且不得为君
子也。意暴残之国也,圣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胜 将因用儒术令士卒曰毋逐奔,掩函勿射,施则助之胥车 。’暴乱之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是为群残父母,而 深贱世也,不义莫大焉!”

  又曰:“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应之 曰:“夫仁人事
上竭忠,事亲得孝,务善则美,有过则谏,此为人臣 之道也。今击之
则鸣,弗击不鸣,隐知豫力,恬漠待问而后对,虽有 君亲之大利,弗问不言,若将有大寇乱,盗贼将作,若 机辟将发也,他人不知,己独知之,虽其君亲皆在,不 问不言。是夫大乱之贼也!以是为人臣不忠,为子不孝 ,事兄不弟,交,遇人不贞良。夫执后不言之朝物,见 利使己虽恐后言,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则高拱下视,会 噎为深,曰:‘
唯其未之学也。’用谁急,遗行远矣。夫一道术学业 仁义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脩身 ,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 则止,此君子之道也。以所闻孔某之行,则本与此相反 谬也。”

  齐景公问晏子曰:“孔子为人何如?”晏子不对 ,公又复问,不
对。景公曰:“以孔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贤人也。 今寡人问之,而
子不对,何也?”晏子对曰:“婴不肖,不足以知贤 人。虽然,婴闻
所谓贤人者,入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 下之怨。孔某之
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君身几灭,而白公 僇。婴闻贤人得
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于上 ,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从也,行义可明乎民, 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 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 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 义之也。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行义不可明于民, 谋虑不可通于君臣,婴不知孔某之有异于白公也,是以 不对。”景公曰:“呜乎!贶寡人者众矣,非夫子,则 吾终身不知孔某之与白公同也。”

  孔某之齐见景公,景公说,欲封之以尼溪,以告 晏子。晏子曰:
“不可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好乐而淫 人,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宗丧循哀 ,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孔某盛容脩饰 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 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使议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絫寿 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 邪术以营世君,
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 众。今君封之,
以利齐俗,非所以导国先众。”公曰:“善!”于是 厚其礼,留其封
,敬见而不问其道。孔某乃恚,怒于景公与晏子,乃 树鸱夷子皮于田
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归于鲁。有顷,闲齐 将伐鲁,告子贡曰:“赐乎!举大事于今之时矣!”乃 遣子贡之齐,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劝之伐吴,以教高 、国、鲍、晏,使毋得害田常之乱,劝越伐吴。三年之 内,齐、吴破国之难,伏尸以言术数。孔某之诛也。

  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季孙相鲁君而 走,季孙与邑人
争门关,决植。

  孔某穷于蔡陈之闲,藜羹不糁,十日,子路为享 豚,孔某不问肉
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 而饮。哀公迎孔
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 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女,曩与女为 苟生,今与女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 赢饱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

  孔某与其门弟子闲坐,曰:“夫舜见瞽叟孰然, 此时天下圾乎!
周公旦非其人也邪?何为舍其家室而讬寓也?”孔某 所行,心术所至
也。其徒属弟子皆效孔某。子贡、季路辅孔悝乱乎卫 ,阳货乱乎齐,佛肸以中牟叛,桼雕刑残,莫大焉。夫 为弟子后生,其师,必脩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 及而后已。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则可以疑矣。
 
 
 

 卷十

 

  经上第四十
 

  故,所得而后成也。止,以炙也。

  体,分于兼也。必,不己也。

  知,材也。平,同高也。

  虑,求也。同,长以正相尽也。

  知,接也。中,同长也。

  智,明也。厚,有所大也。

  仁,体爱也。日中,正南也。

  义,利也。直,参也。

  礼,敬也。圜,一中同长也。

  行,为也。方,柱隅四讙也。

  实,荣也。倍,为二也。

  忠,以为利而强君也。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 。

  孝,利亲也。有闲,中也。

  信,言合于意也。闲,不及旁也。

  佴,自作也。纑,闲虚也。

  狷,作嗛也。盈,莫不有也。

  廉,作非也。坚白,不相外也。

  节,不为所作也。撄,相得也。

  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似,有以相撄,有不相 撄也。

  勇,志之所以敢也。次,无闲而不相撄也。

  力,刑之所以奋也。法,所若而然也。

  生,刑与知处也。佴,所然也。

  卧,知无知也。说,所以明也。

  梦,卧而以为然也。诐,不两可,两不可也。

  平,知无欲恶也。辩,争彼也。辩胜,当也。

  利,所得而喜也。为,穷知而悬于欲也。

  害,所得而恶也。已,成、亡。

  治,求得也。使,谓、故。

  誉,明美也。名,达、类、私。

  诽,明恶也。谓,移、举、加。

  举,拟实也。知,闻、说、亲。名、实、合、为 。

  言,出举也。闻,传、亲。

  且,言然也。见,体、尽。

  君、臣、萌,通约也。合,正、宜、必。

  功,利民也。欲正权利,且恶正权害。

  赏,上报下之功也。为,存、亡、易、荡、治、 化。

  罪,犯禁也。同,重、体、合、类。

  罚,上报下之罪也。异,二、不体、不合、不类 。

  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同异交得放有无。

  宙,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闻,耳之聪也。

  穷,域有前不容尺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 也。

  尽,莫不然也。言,口之利也。

  始,当时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

  化,征易也。诺,不一利用。

  损,偏去也。服,执誽者利。益,大也。巧,转 则求其故。

  环俱柢。法同,则观其同。

  库,易也。法异,则观其宜。

  动,域徙也。止,因以别道。正,无非。
 
 

  经下第四十一
 

  止,类以行之,说在同。所存与存者,于存与孰 存。

  四足牛马异说,推类之难,说在名之大小。五行 毋常胜,说在宜。

  物尽同名,说在二与斗,子与爱,食与招,白与 视,丽与暴,夫与履。

  一,偏弃之。

  谓而固是也,说在因。

  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与不见、一与二、广与脩 。无欲恶之为益损也,说在宜。

  不能而不害,说在容。损而不害,说在余,

  异类不呲,说在量。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

  偏去莫加少,说在故。火热,说在屯。

  假必悖,说在不然。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

  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 必同,说在病。无不必待有,说在有无。

  疑,说在逢、循、遇、过。擢虑不疑,说在所谓 。

  合与一,或复否,说在拒。且然,不可正,而不 害用工,说在宜

  欧物一体也,说在俱一惟是。均之绝不,说在所 均。

  宇域徙,说在长宇久。尧之义也,声于今而处于 古,而异时,说在所义。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 不可,说在重。使,役、义,说在使。

  不坚白,说在……。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具 。

  无久与宇。坚白,说在因。以楹为抟,于以为无 知也,说在意。

  在诸其所然诸未然,说在于是推之。意未可知, 说在可用过仵。

  景不徙,说在改为。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说在 建位。

  景二,说在重。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

  景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可无也,有之 而不可去,说在尝然。

  景迎日,说在转。正而不可担,说在抟。

  景之大小,说在杝正远近。宇进无近,说在敷。

  二,临鉴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说在寡区。

   鉴立,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 内。

   鉴团,景一。行脩以久,说在先后。

          负而不挠, 说在胜。一法者之相与也,尽类,若方之相合也,说在 方。

          衡而必正, 说在得。

          挈与收反, 说在权。狂举不可以知异,说在有不可。

          牛马之非牛 ,与可之同,说在兼。

          倚者不可正 ,说在梯。循此循此与彼此同,说在异。

          柱之必住, 说在废材。唱和同串,说在功。

          买无贵,说 在反其贾。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

          贾宜则售, 说在尽。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

          无说而惧, 说在弗心。唯吾谓非名也则不可,说在反。

          域,过名也 ,说在实。无穷不害兼,说在盈否。

          知知之,否 之,足用也。悖。说在无以也。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 说在明者。

          谓辩无胜, 必不当,说在辩。不知其所处,不害爱之,说在丧子者 。

          无不让也, 不可,说在殆。仁义之为内外也,罔,说在仵颜。

          于一有知焉 ,有不知焉,说在存。学之益也,说在诽者。

          有指于二, 而不可逃,说在以二参。诽之可否,不以众寡,说在可 非。

          所知而弗能 指,说在春也、逃臣、狗犬、贵者。非诽者悖,说在弗 非。

          知狗而自谓 不知犬,过也,说在重。物甚不甚,说在若是。

          通意后对, 说在不知其谁谓也。取下以求上也,说在泽。

          不是与是同 ,说在不州。
 
 

  经说上第四十二
 

  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 有端。大故,有
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若见之成见也。

          体,若二之 一,尺之端也。

          知材,知也 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

          虑,虑也者 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知,知也者 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

          智,智也者 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着,若明。

          仁,爱己者 非为用己也,不若爱马者,着若明。

          义,志以天 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

          礼,贵者公 ,贱者名,而俱有敬僈焉,等异论也。

          行,所为不 善名。行也,所为善名。巧也,若为盗。

          实,其志气 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忠,不利弱 子孩,足将入正容。

          孝,以亲为 芬,而能能利亲,不必得。

          信,必以其 言之当也,使人视城得金。

          佴,与人遇 人,众循。

          狷,为是之 诒彼也,弗为也。

          廉,己虽为 之,知其諰也。

          节,非身弗 行。

          任,为身之 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勇,以其敢 于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于彼也,害之。

          力,重之谓 下,与重,奋也。

          生,盈之生 ,商不可必也。

          卧,……。

          梦,……。

          平,憺然。

          利,得是而 喜,则是利也。其害也,非是也。

          害。得是而 恶,则是害也。其利也,非是也。

          治,吾事治 矣,人有治南北。

          誉,必其行 也,其言之忻。使人督之。

          诽,止其行 也,其言之怍。

          举,告以文 名,举彼实故也。

          言也者,诸 口能之,出名者也。名若画虎也。言也,谓言犹石致也 。

          且,自前曰 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

          君,以若名 者也。

          功,不待时 ,若衣裘。

          赏,上报下 之功也。

          罪,不在禁 ,惟害无罪,若殆。

          罚,上报下 之罪也。

          侗,二人而 俱见是楹也,若事君。

          久,古今旦 莫。宇,东西家南北。

          穷,不容尺 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尽,俱止动 。

          始,时或有 久,或无久,始当无久。

          化,若蛙为 鹑。

          损,偏去也 者,兼之体也。其体或去或存,谓其存者损。

          益,……。

          儇,俱秪也 。

          库,区穴若 ,斯貌常。

          动,偏际从 者,户枢免閟。

          止,无久之 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 若人过梁。

          必,谓台执 者也。若弟兄一然者一不然者,必不必也,是非必也。

          平,……。

          同,楗与框 之同长也。

          心中,自是 往相若也。

          厚,惟无所 大。

          日中,…… 。

          直,……。

          圜,规写交 也。

          方,矩见交 也。

          倍,二尺与 尺但去一。

          端,是无同 也。

          有闲,谓夹 之者也。

          闲,谓夹者 也。尺前于区穴而后于端,不夹于端与区内。

          纑,闲虚也 者。两木之闲,谓其无木者也。

          盈,无盈无 厚。于石无所往而不得。

          得二,坚白 异处不相盈,相非,是相外也。

          撄,尺与尺 俱不尽。端与端俱尽。尺与端或尽或不尽。坚白之撄相 尽。体撄不相尽。

          仳,两有端 而后可。

          次,无厚而 后可。

          法,意规员 三也俱,可以为法。

          佴,然也者 民若法也。

          说,……。

          彼,凡牛枢 非牛。两也,无以非也。

          辩,或谓之 牛,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 当,不若当犬。

          为,欲难其 指,智不知其害,是智之罪也。若智之慎之也,无遗于 其害也。而犹欲养之,则罹之。是犹食脯也。骚之利害 ,未可知也,欲而骚,是不以所疑止所欲也。廧外之利 害,未可知也,趋之而得刀,则弗趋也,是以所疑止所 欲也。观为穷知而县于欲之理。惟食脯而非痴也,养指 而非愚也,所为与所不为相疑也,非谋也。

          已,为衣, 成也。治病,亡也。

          使,令谓, 谓也。不必成湿。故也,必待所为之成也。

          名,物,达 也,有实必待文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 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声出口,俱 有名,若姓字俪。

          谓狗犬,命 也,狗吠,举也。叱狗,加也。

          知,传受之 ,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 。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闻,或告之 ,传也。身观焉,亲也。

          见,特者体 也。二者尽也。

          合,平立反 ,中志功,正也。义之为,宜也。非彼必不有,必也。 圣者用而勿必,必也者可勿疑。

          权者,两而 勿偏。

          为,造台, 存也。病,亡也。买鬻,易也。霄尽,荡也。顺长,治 也。蛙鼠,化也。

          同,二名一 实,重同也。不外于兼,体同也。俱处于室,合同也。 有以同,类同也。

          异,二必异 ,二也。不连属,不体也。不同所,不合也。不有同, 不类也。

          同异交得, 旅逼家良,恕有无也。比度,多少也。蛇螾还圜,去就 也。鸟逝甲动,坚柔也。剑尤甲,死生也。处室子母, 长少也。两绝胜,白黑也。中央,旁也。论行学实,是 非也。傩蹜,盛昧也。兄弟,俱适也。身处志往,存亡 也。鹤为性,故也。贾宜,贵贱也。超城,员止也。长 短、前后、轻重援。

          闻,……。

          循,……。

          言,……。

          执,……。

          诺,相从, 相去,先知,是,可,五也。正五诺,若人于知,有说 。过五诺,若员无直,无说。用五诺,若自然矣。

          服,难成, 言务成之。

          巧,转九则 求执之。

          法同,取同 观同,取此择彼,问故观宜。

          以人之有黑 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与以有爱于人有不爱于人,止 爱人,是孰宜止?彼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则举不然 者而问之。若圣人有非而不非。
 
 

  经说下第四十三
 

  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 也,疑是其然也
。此然是必然,则俱。

          谓四足兽, 与生鸟与,物尽与,大小也。

          为麋同名, 俱斗,不俱二,二与斗也。包、肝、肺、子,爱也。楙 茅,食与招也。白马多白,视马不多视,白与视也。为 丽不必丽,不必丽与暴也。为非以是不为非,若为夫勇 不为夫,为屦以买不为屦,夫与屦也。

          二与一亡, 不与一在,偏去之。

          有之实也, 而后谓之;无文实也,则无谓也。若敷与美,谓是,则 是固美也,谓他,则是非美,无谓则疑也。

          见不见不离 ,一二相盈,广脩,坚白。

          不,举重不 与箴,非力之任也。为握者之觭倍,非智之任也。若耳 目异。

          木与夜孰长 ,智与粟孰多,爵、亲、行、贾,四者孰贵?麋与霍孰 高?蚓与瑟孰瑟?

          偏,俱一无 变。

          假必非也而 后假。狗假霍也,犹氏霍也。

          物,或伤之 ,然也。见之,智也。告之,使智也。

          疑,逢为务 则士,为牛庐者夏寒,逢也。举之则轻,废之则重,若 石羽,非有力也。柿从削,非巧也,循也。斗者之敝也 以饮酒,若以日中,是不可智也。愚也。智与?以已为 然也与?愚也。

          合,……。

          俱,俱一, 若牛马四足。惟是,当牛马。数牛,数马,则牛马二; 数牛马,则牛马一。若数指,指五而五一。

          长宇,徙而 有处,宇。宇,南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

          不坚白,… …。

          抚坚得白, 必相盈也。

          在,尧善治 ,自今在诸古也。自古在之今,则尧不能治也。

          景,光至景 亡,若在,尽古息。

          景,二光夹 一光,一光者景也。

          景,光之入 照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足敝下光,故 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 ,故景库内也。

          景,日之光 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

          景,木柂, 景短大。木正,景长小。光小于木,则景大于木,非独 小也,远近。

          临,正鉴, 景多寡,貌能、白黑,远近、柂正,异于光。鉴景当俱 ,就去亦当俱。俱用北。鉴者之臭,于鉴无所不鉴。景 之臭无数,而必过正。故同处,其体俱,然鉴分。

          鉴,中之内 。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 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 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 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

          鉴,鉴者近 ,则所鉴大,景亦大;其远,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 。景过正故招。

          负,衡木, 加重焉,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挠, 极不胜重也。

          衡,加重于 其一旁,必垂。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 ,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挈,有力也 ,引,无力也,不必,所挈之止于扡也。绳制挈之也, 若以锥刺之。挈,长重者下,短轻者上,上者愈得,下 者愈亡。绳直权重相若,则止矣。收,上者愈丧,下者 愈得,上者权重尽,则遂挈。

          两轮高,两 轮为輲,车梯也。重其前,弦其前。载弦其前胡,而县 重于其前。是梯,挈且挈则行。凡重,上弗挈,下弗收 ,旁弗劫,则下直。扡,或害之也。流梯者不得下,直 也。今也废石于平地,重不下,无旁也。若夫绳之引桄 也,是犹自舟中引横也。倚、倍、拒、掔、射,倚焉则 不正。

          柱,并石絫 石耳。夹寝者法也。方石去地尺,关石于其下,县丝于 其上,使适至方石,不下,柱也。胶丝去石,挈也。丝 绝,引也。未变而名易,收也。

          买,刀籴相 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王刀无变,籴有 变,岁变籴则岁变刀。若鬻子。

          贾尽也者, 尽去其所以不雠也。其所以不雠去,则雠。正贾也宜不 宜,正欲不欲。若败邦鬻室嫁子。

          无,子在军 不必其死生,闻战亦不必其生。前也不惧,今也惧。

          或,知是之 非此也,有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 为然。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

          智论之,非 智无以也。

          谓,所谓, 非同也,则异也。同则或谓之狗,其或谓之犬也。异则 或谓之牛,其或谓之马也。俱无胜,是不辩也。辩也者 ,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

          无,让者酒 ,未让,殆也,不可让也。故殆于城门与于臧也。

          于,石一也 ,坚白二也,而在石。故有智焉,有不智焉,可。

          有指,子智 是,有智是吾所先举,重。则子智是,而不智吾所先举 也。是一。谓有智焉有不智焉可。若智之,则当指之智 告我,则我智之。兼指之,以二也。衡指之,参直之也 。若曰必独指吾所举,毋举吾所不举,则者固不能独指 。所欲指不传,意若未校。且其所智是也,所不智是也 ,则是智之是不智也,恶得为一,谓而有智焉,有不智 焉。

          所,春也, 其埶固不可指也。逃臣不智其处,狗犬不智其名也。遗 者,巧弗能网也。

          智,智狗不 重智犬,则过;重则不过。

          通,问者曰 :“子知羇乎?”应之曰:“羇何谓也?”彼曰“羇施 ”,则智之。若不问羇何谓,径应以弗智,则过。且应 必应问之时。若应‘长’,应有‘深浅’、‘大小’, 不中;在‘兵’人‘长’。

          室堂,所存 也;其子,存者也。据在者而问室堂,恶可存也?主室 堂而问存者,孰存也?是一主存者以问所存,一主所存 以问存者。

          五,金水土 火火离。然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金之腐 木,木罹火。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

          无,欲恶伤 生损寿,说以少连,是谁爱也?尝多粟,或者欲不有能 伤也。若酒之于人也。且恕人利人,爱也,则唯恕,弗 治也。

          损,饱者去 余,适足,不害。能害,饱,若伤糜之无脾也。且有损 而后智益者,若疟病之人于虐也。

          智,以目见 ,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智,久不当。以目 见,若以火见。

          火,谓火热 也,非以火之热我有,若视日。

          杂所智与所 不智而问之,则必曰:“是所智也,是所不智也。”取 去俱能之,是两智之也。

          无,若无焉 ,则有之而后无。无天陷,则无之而无。

          擢,疑无谓 也。臧也今死,而春也得之又死也可。且,犹是也。

          且然,必然 。且已,必已。且用工而后已者,必用工而后已。

          均,发均县 ,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

          尧,或以名 视人,或以实视人。举友富商也,是以名视人也。指霍 是臛也,是以实视人也。尧之义也,是声也于今,所义 之实处于古。

          狗,狗犬也 ,谓之杀犬,可,若两髀。

          使,令使也 。义使,义,义不使,亦义。使役,义亦使役,不义亦 使役。

          荆,沆荆之 有也。则沈浅非荆浅也。若易五之一。

          以楹之抟也 ,见之,其于意也不易,先智。意,相也。若楹轻于萩 ,其于意也洋然。

          段、椎、锥 俱事于履,可用也。成绘屦过椎,与成椎过绘屦同,过 仵也。

          一,五有一 焉,一有五焉,十,二五焉。

          非,斫半, 进前取也。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前后取则端中也 。斫必半,毋与非半,不可斫也。

          可,无也, 已给,则当给不可无也。

          正,丸,无 所处而不中县,抟也。

          宇,伛不可 偏举,宇也。进行者先敷近,后敷远。

          行,行者必 先近而后远。远近脩也,先后久也。民行脩必以久也。 久有穷无穷。

          一,方尽类 ,俱有法而异,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也。尽类犹 方也,物俱然。

          狂,牛与马 惟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是俱 有,不偏有偏无有。曰牛与马不类,用牛有角马无角, 是类不同也。”若不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为类之不同也 ,是狂举也。犹牛有齿,马有尾。

          或不非牛而 非牛也,则或非牛而牛也,可。故曰“牛马非牛也”, 未可,“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 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 则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

          彼,正名者 彼此。彼此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 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 则彼彼此此也。

          唱无遇,无 所用,若稗。和无遇,使也,不得已。唱而不和,是不 学也。智少而不学,必寡。和而不唱,是不教也。智而 不教,功适息。使人夺人衣,罪或轻或重;使人予人酒 ,义或厚或薄。

          闻,在外者 ,所不知也。或曰“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是所不智 若所智也。犹白若黑也,谁胜?是若其色也。若白者必 白。今也智其色之若白也,故智其白也。夫名以所明正 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长。外, 亲智也;室中,说智也。

          以,悖,不 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 可,以当,必不审。

          惟,谓是霍 可,而犹之非夫霍也,谓彼是是也。不可谓者,毋惟乎 其谓。彼犹惟乎其谓,则吾谓不行。彼若不惟其谓,则 不行也。

          无,南者有 穷则可尽,无穷则不可尽。有穷无穷未可智,则可尽不 可尽未可智。人之盈之否未可智,而人之可尽不可尽亦 未可智。而必人之可尽爱也,悖。人若不盈无穷,则人 有穷也。尽有穷无难。盈无穷,则无穷尽也,尽无穷无 难。

          不,不智其 数,恶智爱民之尽之也?或者遗乎其问也?尽问人则尽 爱其所问,若不智其数而智爱之尽之也,无难。

          仁,仁爱也 。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爱利不相 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 举爱与所利也,是狂举也。若左目出右目入。

          学,以为不 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使智学之无益也,是教 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

          论诽,诽之 可不可,以理之可诽,虽多诽,其诽是也;其理不可非 ,虽少诽,非也。今也谓多诽者不可,是犹以长论短。

          非诽,非己 之诽也。不非诽,非可非也。不可非也,是不非诽也。

          物,甚长甚 短,莫长于是,莫短于是,是之是也,非是也者,莫甚 于是。

          取,高下以 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处下善于处上,下所请上也。

          不是,是则 是,且是焉。今是之于是,而不之于是,故是否之是不 之,则是而不之焉。今否之于是,而是之于是,故是与 不是之同说也。
 
 
 

 卷十一

 
 
  大取第四十四
 

  天之爱人心,薄于圣人之爱人也;其利人也,厚 于圣人之利人也
。大人之爱小人也,薄于小人之爱大人也;其利小人 也,厚于小人之
利大人也。以臧为其亲也而爱之,爱其亲也;以臧为 其亲也而利之,非利其亲也。以乐为利其子,而为其子 欲之,爱其子也;以乐为利其子,而为其子求之,非求 其子也。
 
  于所体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权。权非为是也,亦 非为非也。权,
正也。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 之中取小也,非
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执也。遇盗人, 而断指以免身,
利也;其遇盗人,害也。断指与断腕,利于天下相若 ,无择也。死生
利若,非无择也。杀一人以存天下,非杀一人以利天 下也。杀己以存
天下,是杀己以利天下。于事为之中,而权轻重之谓 求。求,为之非
也。害之中取小,求为义,非为义也。为暴人语天之 为是也,而性,
为暴人歌天之为非也。诸陈执既有所为,而我为之陈 执,执之所为,
因吾所为也;若陈执未有所为,而我为之陈执,陈执 因吾所为也。暴
人为我为天之以人非为是也,而性。不可正而正之。 利之中取大,非不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所 未有而取焉,是利之中取大也;于所既有而弃焉,是害 之中取小也。

  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谓伦列。德行、 君上、老长、亲
戚,此皆所厚也。为长厚,不为幼薄。亲厚,厚。亲 薄,薄。亲至,
薄不至。义,厚亲不称行而顾行。为天下厚禹,为禹 厚也。为天下爱
禹,乃为禹之爱人也。厚禹之加于天下,而厚禹不加 于天下。若恶盗
之为加于天下,而恶盗不加于天下。爱人不外己,己 在所爱之中。己
在所爱,爱加于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圣人恶疾 病,不恶危难。
正体不动,欲人之利也,非恶人之害也。圣人不为其 室,臧之故,在
于臧。圣人不得为子之事。圣人之法,死亡亲,为天 下也。厚亲,分
也,以死亡之,体渴兴利。有厚薄而毋伦列,之兴利 为己。

  语经:语经也,非白马焉,执驹焉说求之,无说 非也。杀犬之无
大,非也。三物必具,然后足以生。

  臧之爱己,非为爱己之人也。厚不外己。爱无厚 薄,誉己,非贤
也。义,利,不义,害。志功为辩。

  有友于秦马,有友于马,也智来者之马也。

  爱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 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 。天下之利欢。圣人有爱而无利,俔日之言也,乃客之 言也。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

  不得已而欲之,非欲之也,专杀臧。非杀臧也。 专杀盗,非杀盗也。

          小圜之圜, 与大圜之圜同。不至尺之不至也,与不至千里之不至不 异,其不至同者,远近之谓也。是璜也,是玉也。
  
  意楹,非意木也,意是楹之木也。意指之人也, 非意人也。意获
也,乃意禽也。志功,不可以相从也。

  凡誉爱人,利人也,为其人也。富人,非为其人 也。有为也以富人。富人也,治人有为鬼焉。为赏誉利 一人,非为赏誉利人也。亦不至无赏誉于人。智亲之一 利,未为孝也,亦不至于智不为己之利于亲也。

  智是世之有盗也,尽爱是世。智是室之有盗也, 不尽恶是室也。智其一人之盗也,不尽是二人。虽其一 人之盗,苟不智其所在,尽恶其朋也。

  诸圣人所先为,人效名实。实不必名。苟是石也 白,败是石也,尽与白同。是石也唯大,不与大同,是 有使谓焉也。以形貌命者,必智是之某也,焉智某也。 不可以形貌命者,唯不智是之某也,智某可也。诸以居 运命者,苟入于其中者,皆是也,去之,因非也。诸以 居运命者,若乡里齐、荆者,皆是。诸以形貌命者,若 山丘室庙者,皆是也。

  智与意异。重同,俱同,连同,同类之同,同名 之同,同根之同,丘同,鲋同,是之同,然之同。有非 之异,有不然之异。有其异也
,为其同也,为其同也异。一曰乃是而然,二曰乃是 而不然,三曰迁
,四曰强。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察 次由比因至,优指得,次察声端名,因情得。匹夫辞恶 者,人有以其请得焉。诸所遭执,而欲恶生者,人不必 以其请得焉。

  圣人之拊渎也,仁而无利爱,利爱生于虑。昔者 之虑也,非今日
之虑也;昔者之爱人也,非今之爱人也。爱获之爱人 也,生于虑获之
利,虑获之利,非虑臧之利也,而爱臧之爱人也,乃 爱获之爱人也。
去其爱而天下利,弗能去也。昔之知啬,非今日之知 啬也。贵为天子,其利人不厚于匹夫。二子事亲,或遇 孰,或遇凶,其亲也相若。非彼其行益也,非加也。外 埶无能厚吾利者。藉臧也死而天下害,吾持养臧也万倍 ,吾爱臧也不加厚。

  长人之与短人也同,其貌同者也,故同。指之人 也与首之人也异。人之体,非一貌者也,故异。戕剑与 挺剑异,剑以形貌命者也,其形不一,故异。杨木之木 与桃木之木也,同。诸非以举量数命者,取之尽是也。 故一指,非一人也,一人之指,乃是一人也。方之一面 ,非方也,方木之面,方木也。

  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者。立辞而不明 于其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唯有强股肱,而不 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 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故浸淫之辞,其类在鼓栗。 圣人也,为天下也,其类在于追迷。或寿或卒,其利天 下也指若,其类在礜石。一日而百万生,爱不加厚,其 类在恶害。爱上世有厚薄,而爱上世相若,其类在蛇蚿 。爱之相若,择而杀其一人,其类在院下之鼠。小仁与 大仁,行厚相若,其类在申。凡兴利除害也,其类在漏 瓮。厚亲不称行而类行,其类在江上井。不为己之可誉 也,其类在猎走。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爱人之 亲若爱其亲,其类在官苟。兼爱相若,一爱相若,一爱 相若,其类在死也。
 
 

  小取第四十五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 之处,察名实之
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 比,以名举实,
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 诸人,无诸己不
求诸人。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效者, 为之法也;所效
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 也,此效也。辟
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 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 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 岂谓也者异也。夫物有以同而不,率遂同。辞侔之也, 有所至而止。其然也,有所以然也。其然也同,其所以 然不必同。其取之也,有所以取之。其取之也同,其所 以取之不必同。是故辟、侔、援、推之辞,行而异,转 而诡,远而失,流而离本,则不可不审也,不可常用也 。故言多方,殊类异故,则不可偏观也。

  夫物或乃是而然,或是而不然。或一周而一不周 ,或一是而一非也,不可常用也。故言多方,殊类异故 ,则不可偏观也。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 ,马也,乘骊马,乘马也。获,人也,爱获,爱人也。 臧,人也,爱臧,爱人也。此乃是而然者也。获之亲, 人也,获事其亲,非事人也。其弟美人也,爱弟,非爱 美人也。车,木也,乘车,非乘木也。船,木也,入船 ,非入木也。盗人,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 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 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也,爱盗 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人非杀人也,无难 矣。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非之 ,无他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毋空乎,内胶而不解 也。此乃是而不然者也。

          夫且读书, 非读书也,好读书,好书也。且斗鸡,非斗鸡也,好斗 鸡,好鸡也。且入井,非入井也,止且入井,止入井也 。且出门,非出门也,止且出门,止出门也。若若是, 且夭,非夭也,寿夭也。有命,非命也。非执有命,非 命也。无难矣。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 有此而众非之,无也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毋空乎 ,内胶而不解也。此乃是而不然者也。爱人,待周爱人 ,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 不爱人矣。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 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为不 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

          居于国,则 为居国,有一宅于国,而不为有国。桃之实,桃也。棘 之实,非棘也。问人之病,问人也;恶人之病,非恶人 也。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 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之马之目眇,则谓之马眇 ;之马之目大,而不谓之马大。之牛之毛黄,则谓之牛 黄;之牛之毛众,而不谓之牛众。一马,马也,二马, 马也。马四足者,一马而四足也,非两马而四足也。马 或白者,二马而或白也,非一马而或白。此乃一是而一 非者也。
 
 

  耕柱第四十六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 ”子墨子曰:“
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耕柱子曰:“ 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责。”子墨子曰:“
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子 墨子曰:“鬼神
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昔者夏后开 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是使翁难雉乙卜 于白若之龟,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 举而自臧,不迁而自行,以祭于昆吾之虚,上乡’!乙 又言兆之由曰:‘飨矣!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 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 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 矣。使圣人聚其良臣与其桀相而谋,岂能智数百岁之后 哉!而鬼神智之。是故曰,鬼神之明智于圣人也,犹聪 耳明目之与聋瞽也。”

  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 ?”子墨子曰:
“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 ,然后墙成也。
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 者从事,然后义
事成也。”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 我不爱天下,未
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 曰:“今有燎者
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 ,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 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 子之意也。”

  子墨子游荆耕柱子于楚,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 ,客之不厚。二
三子复于子墨子曰:“耕柱子处楚无益矣。二三子过 之,食之三升,
客之不厚。”子墨子曰:“未可智也。”毋几何而遗 十金于子墨子,
曰:“后生不敢死,有十金于此,愿夫子之用也。” 子墨子曰:“果
未可智也。”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耶 ,鬼而不见而富
,而子为之,有狂疾!”子墨子曰:“今使子有二臣 于此,其一人者
见子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 不见子亦从事,
子谁贵于此二人?”巫马子曰:“我贵其见我亦从事 ,不见我亦从事
者。”子墨子曰:“然则,是子亦贵有狂疾也。”

  子夏子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子墨 子曰:“君子无
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 ?”子墨子曰:
“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舍今之人而誉先王,是誉 槁骨也。譬若匠
人然,智槁木也,而不智生木。”子墨子曰:“天下 之所以生者,以
先王之道教也。今誉先王,是誉天下之所以生也。可 誉而不誉,非仁
也。”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 ,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 ,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 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 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 ,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 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曰:“善为政者若之何?” 仲尼对曰:“善
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子墨子闻之曰: “叶公子高未得
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不知善 为政者之远者近
也,而旧者新是哉?问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之 所不智告人,以
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 以对也。”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 子之为马也。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今大国之攻小国 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 ,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 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 者,勿常。不足
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囗也。”
 
  子墨子使管黔敖游高石子于卫,卫君致禄甚厚, 设之于卿。高石
子三朝必尽言,而言无行者。去而之齐,见子墨子曰 :“卫君以夫子
之故,致禄甚厚,设我于卿。石三朝必尽言,而言无 行,是以去之也
。卫君无乃以石为狂乎?”子墨子曰:“去之苟道, 受狂何伤!古者周公旦非关叔,辞三公东处于商盖,人 皆谓之狂。后世称其德,扬其名,至今不息。且翟闻之 为义非避毁就誉,去之苟道,受狂何伤!”高石子曰: “石去之,焉敢不道也。昔者夫子有言曰:‘天下无道 ,仁士不处厚焉。’今卫君无道,而贪其禄爵,则是我 为苟啖人食也。”子墨子说,而召子禽子曰:“姑听此 乎!夫倍义而乡禄者,我常闻之矣。倍禄而乡义者,于 高石子焉见之也。”

  子墨子曰:“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 无义而谓之有义
,则喜。岂不悖哉!”

  公孟子曰:“先人有则三而已矣。”子墨子曰: “孰先人而曰有
则三而已矣?子未智人之先有。”

  后生有反子墨子而反者,“我岂有罪哉?吾反后 ”。子墨子曰:
“是犹三军北,失后之人求赏也。”
 
  公孟子曰:“君子不作,术而已。”子墨子曰: “不然,人之其
不君子者,古之善者不诛,今也善者不作。其次不君 子者,古之善者
不遂,己有善则作之,欲善之自己出也。今诛而不作 ,是无所异于不
好遂而作者矣。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 作之,欲善之益
多也。”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我与子异,我不能兼爱。 我爱邹人于越人
,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 ,爱我亲于我家
人,爱我身于吾亲,以为近我也。击我则疾,击彼则 不疾于我,我何
故疾者之不拂,而不疾者之拂?故有我有杀彼以我, 无杀我以利。”
子墨子曰:“子之义将匿邪,意将以告人乎?”巫马 子曰:“我何故
匿我义?吾将以告人。”子墨子曰:“然则,一人说 子,一人欲杀子
以利己;十人说子,十人欲杀子以利己;天下说子, 天下欲杀子以利
己。一人不说子,一人欲杀子,以子为施不祥言者也 ;十人不说子,
十人欲杀子,以子为施不祥言者也;天下不说子,天 下欲杀子,以子
为施不祥言者也。说子亦欲杀子,不说子亦欲杀子, 是所谓经者口也
,杀常之身者也。”子墨子曰:“子之言恶利也?若 无所利而不言,
是荡口也。”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今有一人于此,羊牛犓 豢,维人但割而
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 曰:‘舍余食。
’不知日月安不足乎,其有窃疾乎?”鲁阳文君曰: “有窃疾也。”
子墨子曰:“楚四竟之田,旷芜而不可胜辟,呼虚数 千,不可胜,见宋、郑之闲邑,则还然窃之,此与彼异 乎?”鲁阳文君曰:“是犹彼也,实有窃疾也。”

  子墨子曰:“季孙绍与孟伯常治鲁国之政,不能 相信,而祝于丛
社,曰:‘苟使我和。’是犹弇其目,而祝于丛社曰 :‘苟使我皆视
’。岂不缪哉!”

  子墨子谓骆滑牦曰:“吾闻子好勇。”骆滑牦曰 :“然,我闻其
乡有勇士焉,吾必从而杀之。”子墨子曰:“天下莫 不欲与其所好,
度其所恶。今子闻其乡有勇士焉,必从而杀之,是非 好勇也,是恶勇也。”
 
 
 

 卷十二

 

  贵义第四十七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 冠履,而断子之
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 之贵也。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
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 事莫贵于义也。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 下莫为义,子独
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 ,有子十人,一
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 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 何故止我?”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 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 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 ,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 唯其可行。譬若药然,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 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 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 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 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 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 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 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 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 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 不使御。彼苟然,然后可也”。

  子墨子曰:“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 凡言凡动,害于
天鬼百姓者舍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 文武者为之;凡
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

  子墨子曰:“言足以迁行者,常之;不足以迁行 者,勿常。不足
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子墨子曰:“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则 事,使三者代御
,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而 用仁义。手足口
鼻耳,从事于义,必为圣人。”

  子墨子谓二三子曰:“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 。譬若匠人之斫
而不能,无排其绳。”

  子墨子曰:“世之君子,使之为一犬一彘之宰, 不能则辞之;使为一国之相,不能而为之。岂不悖哉! ”

  子墨子曰:“今瞽曰:‘钜者白也,黔者黑也。 ’虽明目者无以
易之。兼白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瞽不知 白黑者,非以其
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 以易之。兼仁与
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 之君子不知仁者
,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子墨子曰:“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 慎也。商人用一
布布,不敢继苟而雠焉,必择良者。今士之用身则不 然,意之所欲则为之,厚者入刑罚,薄者被毁丑,则士 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子墨子曰:“世之 君子欲其义之成,而助之修其身则愠,是犹欲其墙之成 ,而人助之筑则愠也,岂不悖哉!”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 书之竹帛,镂之
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 之遗而不为,是
废先王之传也。”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 弦唐子见而怪之
,曰:“吾夫子教公尚过曰:‘揣曲直而已。’今夫 子载书甚多,何
有也?”子墨子曰:“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 漆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脩至于今。翟上无君上 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翟闻之:‘同归之 物,信有误者。’然而民听不钧,是以书多也。今若过 之心者,数逆于精微,同归之物,既已知其要矣,是以 不教以书也。而子何怪焉?”

  子墨子谓公良桓子曰:“卫,小国也,处于齐、 晋之闲,犹贫家
之处于富家之闲也。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 亡必矣。今简子
之家,饰车数百乘,马食菽粟者数百匹,妇人衣文绣 者数百人,吾取
饰车、食马之费,与绣衣之财以畜士,必千人有余。 若有患难,则使
百人处于前,数百于后,与妇人数百人处前后,孰安 ?吾以为不若畜
士之安也。”

  子墨子仕人于卫,所仕者至而反。子墨子曰:“ 何故反?”对曰
:“与我言而不当。曰‘待女以千盆。’授我五百盆 ,故去之也。”
子墨子曰:“授子过千盆,则子去之乎?”对曰:“ 不去。”子墨子
曰:“然则,非为其不审也,为其寡也。”

  子墨子曰:“世俗之君子,视义士不若负粟者。 今有人于此,负
粟息于路侧,欲起而不能,君子见之,无长少贵贱, 必起之。何故也
?曰义也。今为义之君子,奉承先王之道以语之,纵 不说而行,又从
而非毁之。则是世俗之君子之视义士也,不若视负粟 者也。”

  子墨子曰:“商人之四方,市贾信徙,虽有关梁 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今士坐而言义,无关梁之难 ,盗贼之危,此为信徙,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 计利不若商人之察也。”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 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 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 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 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 ?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 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若用子之言 ,则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围心而虚天下也,子之言不 可用也。”

  子墨子曰:“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者,是犹舍 获而拾粟也。以
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 犹是也,不可毁
也。”
 
 

  公孟第四十八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 ,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 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 其所谓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 ,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此君子之所疑惑也。若 大人为政,将因于国家之难,譬若机之将发也然,君子 之必以谏,然而大人之利,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 若大人举不义之异行,虽得大巧之经,可行于军旅之事 ,欲攻伐无罪之国,有之也,君得之,则必用之矣。以 广辟土地,着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 亦不利,是两不利也。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且子 曰:‘君子共己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 ,扣则鸣,不扣则不鸣。’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 谓不扣而鸣邪?是子之所谓非君子邪?”公孟子谓子墨 子曰:“实为善人,孰不知?譬若良玉,处而不出有余 糈。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行而自炫,人莫 之取也。今子遍从人而说之,何其劳也?”子墨子曰: “今夫世乱,求美女者众,美女虽不出,人多求之;今 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且有二生,于此善 筮。一行为人筮者,一处而不出者。行为人筮者与处而 不出者,其糈孰多?”公孟子曰:“行为人筮者其糈多 。”子墨子曰:“仁义钧。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 故不行说人也!”

  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曰: “君子服然后行
乎?其行然后服乎?”子墨子曰:“行不在服。”公 孟子曰:“何以
知其然也?”子墨子曰:“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 金剑木盾,以治
其国,其国治。昔者,晋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 韦以带剑,以治
其国,其国治。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缝衣博袍, 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句践剪发文身,以治其 国,其国治。此四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翟以 是知行之不在服也。”公孟子曰:“善!吾闻之曰‘宿 善者不祥’,请舍忽,易章甫,复见夫子可乎?”子墨 子曰:“请因以相见也。若必将舍忽、易章甫,而后相 见,然则行果在服也。”

  公孟子曰:“君子必古言服,然后仁。”子墨子 曰:“昔者,商
王纣,卿士费仲,为天下之暴人,箕子、微子为天下 之圣人,此同言
而或仁不仁也。周公旦为天下之圣人,关叔为天下之 暴人,此同服或
仁或不仁。然则不在古服与古言矣。且子法周而未法 夏也,子之古非
古也。”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昔者圣王之列也,上圣立 为天子,其次立
为卿、大夫,今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 物,若使孔子当
圣王,则岂不以孔子为天子哉?”子墨子曰:“夫知 者,必尊天事鬼
,爱人节用,合焉为知矣。今子曰:‘孔子博于诗书 ,察于礼乐,详
于万物’,而曰可以为天子,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 。”

  公孟子曰:“贫富寿夭,齰然在天,不可损益。 ”又曰:“君子
必学。”子墨子曰:“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 而去亓冠也。”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有义不义,无祥不祥。” 子墨子曰:“古
圣王皆以鬼神为神明,而为祸福,执有祥不祥,是以 政治而国安也。
自桀纣以下,皆以鬼神为不神明,不能为祸福,执无 祥不祥,是以政
乱而国危也。故先王之书,子亦有之曰:‘亓傲也, 出于子,不祥。
’此言为不善之有罚,为善之有赏。”

  子墨子谓公孟子曰:“丧礼,君与父母、妻、后 子死,三年丧服
,伯父、叔父、兄弟期,族人五月,姑、姊、舅、甥 皆有数月之丧。或以不丧之闲,诵诗三百,弦诗三百, 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若用子之言,则君子何日以听治 ?庶人何日以从事?”公孟子曰:“国乱则治之,国治 则为礼乐。国治则从事,国富则为礼乐。子墨子曰:“ 国之治。治之废,则国之治亦废。国之富也,从事,故 富也。从事废,则国之富亦废。故虽治国,劝之无餍, 然后可也。今子曰:‘国治,则为礼乐,乱则治之’, 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古者三代暴王桀纣幽 厉,薾为声乐,不顾其民,是以身为刑僇,国为戾虚者 ,
皆从此道也。”

  公孟子曰:“无鬼神。”又曰:“君子必学祭祀 。”子墨子曰:
“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 而为鱼网也。”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子以三年之丧为非,子之 三日之丧亦非也
。”子墨子曰:“子以三年之丧非三日之丧,是犹裸 谓撅者不恭也。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知有贤于人,则可谓知乎 ?”子墨子曰:
“愚之知有以贤于人,而愚岂可谓知矣哉?”公孟子 曰:“三年之丧
,学吾之慕父母。”子墨子曰:“夫婴儿子之知,独 慕父母而已。父
母不可得也,然号而不止,此亓故何也?即愚之至也 。然则儒者之知
,岂有以贤于婴儿子哉?”子墨子曰:“问于儒者: ‘何故为乐?’
曰:‘乐以为乐也。’”子墨子曰:“子未我应也。 今我问曰:‘何
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 之别也。’则子
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 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 ’。”子墨子谓程子曰:“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 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 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 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 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 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 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 足以丧天下。”程子曰:“甚矣!先生之毁儒也。”子 墨子曰:“儒固无此若四政者,而我言之,则是毁也。 今儒固有此四政者,而我言之,则非毁也,告闻也。” 程子无辞而出。子墨子曰:“
迷之!”反,后坐,进复曰:“乡者先生之言有可闻 者焉,若先生之言,则是不誉禹,不毁桀纣也。”子墨 子曰:“不然,夫应孰辞,称议而为之,敏也。厚攻则 厚吾,薄攻则薄吾。应孰辞而称议,是犹荷辕而击蛾也 。”

  子墨子与程子辩,称于孔子。程子曰:“非儒, 何故称于孔子也
?”子墨子曰:“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 之忧则高,鱼闻
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 鱼可谓愚矣,禹
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欲 使随而学。子墨
子曰:“姑学乎,吾将仕子。”劝于善言而学。其年 ,而责仕于子墨
子。子墨子曰:“不仕子,子亦闻夫鲁语乎?鲁有昆 弟五人者,亓父
死,亓长子嗜酒而不葬,亓四弟曰:‘子与我葬,当 为子沽酒。’劝
于善言而葬。已葬,而责酒于其四弟。四弟曰:‘吾 末予子酒矣,子
葬子父,我葬吾父,岂独吾父哉?子不葬,则人将笑 子,故劝子葬也
。’今子为义,我亦为义,岂独我义也哉?子不学, 则人将笑子,故
劝子于学。”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子墨子曰:“盍学乎?” 对曰:“吾族人
无学者。”子墨子曰:“不然,夫好美者,岂曰吾族 人莫之好,故不
好哉?夫欲富贵者,岂曰我族人莫之欲,故不欲哉? 好美、欲富贵者
,不视人犹强为之。夫义,天下之大器也,何以视人 必强为之?”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谓子墨子曰:“先生以鬼 神为明知,能为
祸人哉福?为善者富之,为暴者祸之。今吾事先生久 矣,而福不至,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鬼神不明乎? 我何故不得福也?”子墨子曰:“虽子不得福,吾言何 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子亦闻乎匿徒之刑之有刑乎 ?”对曰:“未之得闻也。”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 ,什子,子能什誉之,而一自誉乎?”对曰:“不能。 ”“有人于此,百子,子能终身誉亓善,而子无一乎? ”对曰:“不能。”子墨子曰:“匿一人者犹有罪,今 子所匿者若此亓多,将有厚罪者也,何福之求?”

  子墨子有疾,跌鼻进而问曰:先生以鬼神为明, 能为祸福,为善
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今先生圣人也,何故有疾? 意者先生之言有
不善乎?鬼神不明知乎?”子墨子曰:“虽使我有病 ,何遽不明?人
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百门 而闭一门焉,则
盗何遽无从入?”

  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 ,夫知者必量亓
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 子非国士也,岂
能成学又成射哉?”

  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告子曰:‘言义而行甚 恶。’请弃之。
”子墨子曰:“不可,称我言以毁我行,愈于亡。有 人于此,翟甚不
仁,尊天、事鬼、爱人,甚不仁,犹愈于亡也。今告 子言谈甚辩,言
仁义而不吾毁,告子毁,犹愈亡也。”

  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告子胜为仁。”子墨子 曰:“未必然也!告子为仁,譬犹跂以为长,隐以为广 ,不可久也。”

  告子谓子墨子曰:“我治国为政。”子墨子曰: “政者,口言之
,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 。子不能治子之
身,恶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
 
 
 

 卷十三

 

  鲁问第四十九
 

  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 ”子墨子曰:“
可。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说 忠行义,取天下
。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雠怨行暴,失天下。吾愿主 君,之上者尊天
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皮币,卑辞令,亟遍礼四 邻诸侯,驱国而
以事齐,患可救也,非此,顾无可为者。”

  齐将伐鲁,子墨子谓项子牛曰:“伐鲁,齐之大 过也。昔者,吴王东伐越,栖诸会稽,西伐楚,葆昭王 于随。北伐齐,取国子以归于吴。诸侯报其雠,百姓苦 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也。昔者, 智伯伐范氏与中行氏,兼三晋之地,诸侯报其雠,百姓 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用是也。 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子墨 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倅然断之, 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多试之人 头,倅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子 曰:“刀则利矣,孰将受其不祥?”大王曰:“刀受其 利,试者受其不祥。”子墨子曰:“并国覆军,贼杀百 姓,孰将受其不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 祥。”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 :“今使鲁四境
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 其牛马狗豕布帛
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 皆寡人之臣也。
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 必将厚罚之。”
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 内也。今举兵将
以攻郑,天诛亓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 我攻郑也?我攻
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诛焉,使三 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 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 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 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 :‘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 取其牛马、粟米
、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 ,传遗后世子孙
曰:‘莫若我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 民,取其狗豕食
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 曰:‘莫若我多
。’亓可乎?”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 则天下之所谓可
者,未必然也。”

  子墨子为鲁阳文君曰:“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 而不知大物。今
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 为义。譬犹小视
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 物而不知大物者
,此若言之谓也。”

  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 ,其国之长子生
,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 赏其父。岂不恶
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 父而赏其子,何
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 食其子也?”

  鲁君之嬖人死,鲁君为之诔,鲁人因说而用之。 子墨子闻之曰:
“诔者,道死人之志也,今因说而用之,是犹以来首 从服也。”鲁阳
文君谓子墨子曰:“有语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则俯, 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子墨子 曰:“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 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于景与响哉?若以翟之所 谓忠臣者,上有过则微之以谏,己有善,则访之上,而 无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入其善,尚同而无下比,是以 美善在上,而怨雠在下,安乐在上,而忧戚在臣。此翟 之所谓忠臣者也。”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 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 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魡者之恭,非 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 而观焉。”

  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其子战而死,其父 让子墨子。子墨
子曰: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 而犹欲粜,粜雠
,则愠也。岂不费哉?”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 陶夏耕,自比于舜。子墨子闻而见之。吴虑谓子墨子“ 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子之所谓义者 ,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乎?”吴虑曰:“有。” 子墨子曰:“翟尝计之矣。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 ,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籍而 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 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 ,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之寒 者,既可睹矣。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 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翟以为不 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 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 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脩。故翟以为虽不耕而 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 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吴虑谓子墨 子曰:“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籍设 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 多?”吴虑曰:“教人耕者其功多。”子墨子曰:“籍 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 而独进战者,其功孰多?”吴虑曰:“鼓而进众者其功 多。”子墨子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 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 吾义岂不益进哉?”

  子墨子游公尚过于越。公尚过说越王,越王大说 ,谓公尚过曰:
“先生苟能使子墨子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 方五百里,以封
子墨子。”公尚过许诺。遂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 迎子墨子于鲁,
曰:“吾以夫子之道说越王,越王大说,谓过曰,苟 能使子墨子至于
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 ”子墨子谓公尚
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 道,则翟将往,
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抑越不听吾言,
不用吾道,而吾往焉,则是我以义粜也。钧之粜,亦 于中国耳,何必
于越哉?”

  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之君子,则将 先语?”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 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国家说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遥僻无礼, 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子墨子出曹公子而于宋三年而反,睹子墨子曰: “始吾游于子之
门,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祭祀 鬼神。今而以夫
子之教,家厚于始也。有家厚,谨祭祀鬼神。然而人 徒多死,六畜不蕃,身湛于病,吾未知夫子之道之可用 也。”子墨子曰:“不然!夫鬼神之所欲于人者多,欲 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夫鬼神岂 唯攫黍拑肺之为欲哉?今子处高爵禄而不以让贤,一不 祥也;多财而不以分贫,二不祥也。今子事鬼神唯祭而 已矣,而曰:‘
病何自至哉?’是犹百门而闭一门焉,曰‘盗何从入 ?’若是而求福于有怪之鬼,岂可哉?”

  鲁祝以一豚祭,而求百福于鬼神。子墨子闻之曰 :“是不可,今
施人薄而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今以一豚 祭,而求百福于
鬼神,唯恐其以牛羊祀也。古者圣王事鬼神,祭而已 矣。今以豚祭而
求百福,则其富不如其贫也。”

  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 子曰:“籍设而
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 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 ,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曰:“乘良马固车,可以速 至。”子墨子曰:“焉在矣来!”

  孟山誉王子闾曰:“昔白公之祸,执王子闾斧钺 钩要,直兵当心
,谓之曰:‘为王则生,不为王则死。’王子闾曰: ‘何其侮我也!
杀我亲而喜我以楚国,我得天下而不义,不为也,又 况于楚国乎?’
遂而不为。王子闾岂不仁哉?”子墨子曰:“难则难 矣,然而未仁也
。若以王为无道,则何故不受而治也?若以白公为不 义,何故不受王
,诛白公然而反王?故曰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

  子墨子使胜绰事项子牛。项子牛三侵鲁地,而胜 绰三从。子墨子
闻之,使高孙子请而退之曰:“我使绰也,将以济骄 而正嬖也。今绰
也禄厚而谲夫子,夫子三侵鲁,而绰三从,是鼓鞭于 马靳也。翟闻之
:‘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绰非弗之知也,禄胜 义也。”

  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 而退,见利而进
,见不利则其退难。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 而进,见不利则
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败楚人。公输子自鲁南游 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 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 不节,楚人因此若埶,亟败越人。公输子善其巧,以语 子墨子曰:“我舟战有钩强,不知子之义亦有钩强乎? ”子墨子曰:“我义之钩强,贤于子舟战之钩强。我钩 强,我钩之以爱,揣之以恭。弗钩以爱,则不亲;弗揣 以恭,则速狎;狎而不亲则速离。故交相爱,交相恭, 犹若相利也。今子钩而止人,人亦钩而止子,子强而距 人,人亦强而距子,交相钩,交相强,犹若相害也。故 我义之钩强,贤子舟战之钩强。”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 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 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 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公输子谓子墨子曰:“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 ,自我得见之后
,予我宋而不义,我不为。”子墨子曰:“翟之未得 见之时也,子欲
得宋,自翟得见子之后,予子宋而不义,子弗为,是 我予子宋也。子
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
 
 

  公输第五十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 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 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 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 起,再拜曰:“
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 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 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 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 ”公轮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 有敝舆,而欲窃
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 有糠糟,而欲窃
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 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 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 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 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 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 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 输盘九设攻城之
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 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 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 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 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 也。故曰:“治
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卷十四

 

  备城门第五十二
 

  禽滑厘问于子墨子曰:“由圣人之言,凤鸟之不 出,诸侯畔殷周
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 国,为之柰何?
”子墨子曰:“何攻之守?”禽滑厘对曰:“今之世 常所以攻者:临
、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 轩车,敢问守此十二者柰何?”子墨子曰:“我城池修 ,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又得四邻诸侯之救,此 所以持也。且守者虽善,而君不用之,则犹若不可以守 也。若君用之守者,又必能乎守者,不能而君用之,则 犹若不可以守也。然则守者必善而君尊用之,然后可以 守也。

  凡守圉城之法,厚以高,壕池深以广,楼撕脩, 守备缮利,薪食足以支三月以上,人众以选,吏民和, 大臣有功劳于上者多,主信以义,万民乐之无穷。不然 ,父母坟墓在焉;不然,山林草泽之饶足利;不然,地 形之难攻而易守也;不然,则有深怨于适而有大功于上 ;不然则赏明可信而罚严足畏也。此十四者具,则民亦 不宜上矣。然后城可守。十四者无一,则虽善者不能守 矣。

  故凡守城之法,备城门为县门沈机,长二丈,广 八尺,为之两相
如;门扇数令相接三寸,施土扇上,无过二寸。堑中 深丈五,广比扇
,堑长以力为度,堑之末为之县,可容一人所。客至 ,诸门户皆令凿
而慕孔。孔之。各为二幕二,一凿而系绳,长四尺。 城四面四隅皆为高楼磿撕,使重室子居亓上,磿适,视 亓态状,与亓进左右所移处,失磿斩。

  适人为穴而来,我亟使穴师选士,迎而穴之,为 之且内弩以应之。

  民室材木瓦石,可以益城之备者,尽上之。不从 令者斩。

  皆筑,七尺一居属,五步一垒。五筑有铁。长斧 ,柄长八尺。十步一长鎌,柄长八尺。十步一斫,长椎 ,柄长六尺,头长尺,兑亓两端。三步一大铤,前长尺 ,蚤长五寸。两铤交之置如平,不如平不利,兑亓两末 。穴队若冲队,必审如攻队之广狭,而令邪穿亓穴,令 亓
广必夷客队。

  疏束树木,令足以为柴抟,贯前面树,长丈七尺 一以为外面,以
柴抟从横施之,外面以强涂,毋令土漏。令亓广厚, 能任三丈五尺之
城以上。以柴木土稍杜之,以急为故。前面之长短, 豫蚤接之,令能任涂,足以为堞,善涂亓外,令毋可烧 拔也。

  大城丈五为闺门,广四尺。

  为郭门,郭门在外,为衡,以两木当门,凿亓木 维敷上堞。

  为斩县梁,令穿,断城以板桥,邪穿外,以板次 之,倚杀如城报
。城内有傅堞,因以内堞为外。凿亓闲,深丈五尺, 室以樵,可烧之
以待适。

  令耳属城,为再重楼。下凿城外堞内深丈五,广 丈二。楼若令耳
,皆令有力者主敌,善射者主发,佐以厉矢。

  治裾诸,延堞,高六尺,部广四尺,皆为兵弩简 格。

  转射机,机长六尺,狸一尺。两材合而为之辒, 辒长二尺,中凿夫之为通臂,臂长至垣。二十步一,令 善射者佐之,令一人下上之勿离。

  城上百步一楼,楼四植,植皆为通舄,下高丈, 上九尺,广、袤
各丈六尺,皆为文。三十步一突,九尺,广十尺,高 八尺,凿广三尺,袤二尺,为文。

  城上为攒火,矢长以城高下为度,置火亓末。

  城上九尺一弩、一戟、一椎、一斧、一艾,皆积 絫石、蒺藜。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亓狸者三 尺,树渠毋傅堞五寸。

  藉莫长八尺,广七尺,亓木也广五尺,中藉苴为 之桥,索亓端;
适攻,令一人下上之,勿离。

  城上二十步一藉车,当队者不用此数。

  城上三十步一砻灶。

  持水者必以布麻斗、革盆,十步一。柄长八尺, 斗大容二斗以上
到三斗。敝绤、新布长六尺,中拙柄,长丈,十步一 ,必以大绳为箭

  城上十步一鈂。

  水缶,容三石以上,小大相杂。盆、蠡各二财。

  为卒干饭,人二斗,以备阴雨,面使积燥处。令 使守为城内堞外
行餐。

  置器备,杀沙砾铁,皆为坏斗。令陶者为薄缶, 大容一斗以上至
二斗,即用取,三秘合束。

  坚为斗城上隔。栈高丈二,剡亓一末。

  为闺门,闺门两扇,令可以各自闭也。

  救闉池者,以火与争,鼓橐,冯埴外内,以柴为 燔。

  灵丁,三丈一,犬牙施之。十步一人,居柴内帑 ,柴半,为狗犀
者环之。墙七步而一。

  救车火,为熛矢射火城门上,凿扇上为栈,涂之 ,持水麻斗、革盆救之。门扇薄植,皆凿半尺,一寸一 涿弋,弋长二寸,见一寸,相去七寸,厚涂之以备火。 城门上所凿以救门火者,各一垂水,容三石以上,小大 相杂。

  门植关必环锢,“以锢金若铁鍱之。门关再重, 鍱之以铁,必坚
。梳关,关二尺,梳关一苋,封以守印,时令人行貌 封,及视关入桓
浅深。门者皆无得挟斧、斤、凿、锯、椎。

  城上二步一渠,渠立程,丈三尺,冠长十丈,辟 长六尺。二步一
荅,广九尺,袤十二尺。

  二步置连梃、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枚,周 置二步中。

  二步一木弩,必射五十步以上。及多为矢,即毋 竹箭,以楛、桃、柘、榆,可。盖求齐铁夫,播以射冲 及栊枞。

  二步积石,石重千钧以上者,五百枚。毋百,以 亢疾犁、壁,皆
可善方。

  二步积苙,大一围,长丈,二十枚。

  五步一罂,盛水有奚,奚蠡大容一斗。

  五步积狗尸五百枚,狗尸长三尺,丧以弟,瓮亓 端,坚约弋。

  十步积抟,大二围以上,长八尺者二十枚。

  二十五步一灶,灶有铁鐕容石以上者一,戒以为 汤。及持沙,毋下千石。

  三十步置坐侯楼,楼出于堞四尺,广三尺,广四 尺,板周三面,
密傅之,夏盖亓上。

  五十步一藉车,藉车必为铁纂。

  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

  五十步一方,方尚必为关籥守之。

  五十步积薪,毋下三百石,善蒙涂,毋令外火能 伤也。

  百步一栊枞,起地高五丈,三层,下广前面八尺 ,后十三尺,亓
上称议衰杀之。

  百步一木楼,楼广前面九尺,高七尺,楼囱居坫 ,出城十二尺。

  百步一井,井十瓮,以木为系连。水器容四斗到 六斗者百。

  百步一积杂秆,大二围以上者五十枚。

  百步为橹,橹广四尺,高八尺。为冲术,

  百步为幽窦,广三尺高四尺者千。

  二百步一立楼,城中广二丈五尺二,长二丈,出 枢五尺。

  城上广三步到四步,乃可以为使斗。俾倪广三尺 ,高二尺五寸。
陛高二尺五,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城上四隅童 异高五尺四尉舍
焉。

  城上七尺一渠,长丈五尺,狸三尺,去堞五寸, 夫长丈二尺,臂
长六尺。半植一凿,内后长五寸。夫两凿,渠夫前端 下堞四寸而适。凿渠、凿坎,覆以瓦,冬日以马夫寒, 皆待命,若以瓦为坎。

  城上千步一表,长丈,弃水者操表摇之。五十步 一厕,与下同圂
。之厕者,不得操。

  城上三十步一藉车,当队者不用。

  城上五十步一道陛,高二尺五寸,长十步。城上 五十步一楼,楼撕必再重。

  土楼百步一,外门发楼,左右渠之。为楼加藉幕 ,栈上出之以救
外。

  城上皆毋得有室,若也可依匿者,尽除去之。

  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 之。

  城上十人一什长,属一吏士、一帛尉。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 令各可以自闭。
亭一尉,尉必取有重厚忠信可任事者。

  二舍共一井爨,灰、康、秕 、 秠马矢,皆谨收藏之。

  城上之备:渠谵、藉车、行栈、行楼、到,颉皋 、连梃、长斧、
长椎、长兹、距、飞冲、县口、批屈。楼五十步一, 堞下为爵穴,三尺而一为薪皋,二围长四尺半必有洁。

  瓦石:重二升以上,上。城上沙,五十步一积。 灶置铁鐕焉,与
沙同处。

  木大二围,长丈二尺以上,善耿亓本,名曰长从 ,五十步三十。
木桥长三丈,毋下五十。复使卒急为垒壁,以盖瓦复 之。

  用瓦木罂,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 且用之。五十二
者十步而二。

  城下里中家人,各葆亓左右前后,如城上。城小 人众,葆离乡老弱国中及也大城。

  寇至,度必攻,主人先削城编,唯勿烧寇在城下 ,时换吏卒署,
而毋换亓养,养毋得上城。寇在城下,收诸盆瓮,耕 积之城下,百步
一积,积五百。

  城门内不得有室,为周官桓吏,四尺为倪。行栈 内闬,二关一堞。

  除城场外,去池百步,墙垣树木小大俱坏伐,除 去之。寇所从来
若昵道、傒近,若城场,皆为扈楼。立竹箭天中。

  守堂下为大楼,高临城,堂下周散,道中应客, 客待见,时召三
老在葆宫中者,与计事得先。行德计谋合,乃入葆。 葆入守,无行城,无离舍。诸守者,审知卑城浅池,而 错守焉。晨暮卒歌以为度,用人少易守。

  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 ,计之五十步四
十人。城下楼卒,率一步一人,二十步二十人。城小 大以此率之,乃
足以守圉。

  客冯面而蛾傅之,主人则先之知,主人利,客适 。客攻以遂,十
万物之众,攻无过四队者,上术广五百步,中术三百 步,下术五十步
。诸不尽百五步者,主人利而客病。广五百步之队, 丈夫千人,丁女
子二千人,老小千人,凡四千人,而足以应之,此守 术之数也。使老小不事者,守于城上不当术者。

  城持出必为明填,令吏民皆智知之。从一人百人 以上,持出不操
填章,从人非亓故人,乃亓稹章也,千人之将以上止 之,勿令得行。
行及吏卒从之,皆斩,具以闻于上。此守城之重禁之 ,夫奸之所生也
,不可不审也。

  城上为爵穴,下堞三尺,广亓外,五步一。爵穴 大容苴,高者六
尺,下者三尺,疏数自适为之。塞外堑,去格七尺, 为县梁。城笮陕
不可堑者,勿堑。城上三十步一聋灶,人擅苣长五节 。寇在城下,闻鼓音,燔苣,复鼓,内苣爵穴中,照外 。

  诸藉车皆铁什,藉车之柱长丈七尺,亓狸者四尺 ;夫长三丈以上
,至三丈五尺,马颊长二尺八寸,试藉车之力而为之 困,失四分之三
在上。藉车,夫长三尺,四二三在上,马颊在三分中 。马颊长二尺八
寸,夫长二十四尺,以下不用。治困以大车轮。藉车 桓长丈二尺半,
诸藉车皆铁什,复车者在之。

  寇闉池来,为作水甬,深四尺,坚慕狸之。十尺 一,覆以瓦而待
令。以木大围长二尺四分而早凿之,置炭火亓中而合 慕之,而以藉车
投之。为疾犁投,长二尺五寸,大二围以上。涿弋, 弋长七寸,弋闲
六寸,剡亓末。狗走,广七寸,长尺八寸,蚤长四寸 ,犬耳施之。”

  子墨子曰:“守城之法,必数城中之木,十人之 所举为十挈,五
人之所举为五挈,凡轻重以挈为人数。为薪樵挈,壮 者有挈,弱者有
挈,皆称亓任。凡挈轻重所为,吏人各得亓任。城中 无食则为大杀。

  去城门五步大堑之,高地三丈下地至,施贼亓中 ,上为发梁,而
机巧之,比传薪土,使可道行,旁有沟垒,毋可逾越 ,而出佻且比,
适人遂入,引机发梁,适人可禽。适人恐惧而有疑心 ,因而离。”
 
 

  备高临第五十三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积土为高,以临吾 城,薪土俱上,
以为羊黔,蒙橹俱前,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柰 何?”

  子墨子曰:“子问羊黔之守邪?羊黔者将之拙者 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 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射之,技机藉之 ,奇器口口之,然则羊黔之攻败矣。

  备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 。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左右旁二植,左右 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内,内径四寸。左右縳弩皆于植 ,以弦钩弦,至于大弦。弩臂前后与筐齐,筐高八尺, 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连弩机郭同铜,一石三十钧。引 弦鹿长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 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横臂齐筐外 ,蚤尺五寸,有距,博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 有诎胜,可上下。为武重一石以材大围五寸。矢长十尺 ,以绳系箭矢端,如如戈射,以磿鹿卷收。矢高弩臂三 尺,用弩无数,出人六十枚,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 。遂具寇,为高楼以射道,城上以荅、罗,矢。
 
 

  备梯第五十六
 

  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 役身给使,不敢
问欲。子墨子其哀之,乃管酒块脯,寄于大山昧葇坐 之,以樵禽子。禽子再拜而叹。子墨子曰:“亦何欲乎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守道?”子墨子曰:“姑 亡,姑亡。古有亓术者,内不亲民,外不约治,以少闲 众,以弱轻强,身死国亡,为天下笑。子亓慎之,恐为 身姜。”禽子再拜顿首,愿遂问守道。曰:“敢问客众 而勇,烟资吾池,军卒并进,云梯既施,攻备已具,武 士又多,争上吾城,为之柰何?”子墨子曰:“问云梯 之守邪?云梯者重器也,亓动移甚难。守为行城,杂楼 相见,以环亓中。以适广陕为度,环中藉幕,毋广亓处 。行城之法,高城二十尺,上加堞,广十尺,左右出巨 各二十尺,高、广如行城之法。为雀穴辉鼠,施荅亓外 ,机、冲、钱、城,广与队等,杂亓闲以镌、剑,持冲 十人,执剑五人,皆以有力者。令案目者视适,以鼓发 之,夹而射之,重而射之,披机藉之,城上繁下矢、石 、沙、炭以雨之,薪火、水汤以济之,审赏行罚,以静 为故,从之以急,毋使生虑。若此,则云梯之攻败矣。

  守为行堞,堞高六尺而一等,施剑亓面,以机发 之,冲至则去之
,不至则施之。雀穴三尺而一,蒺藜投必遂而立,以 车推引之。

  裾城外,去城十尺,裾厚十尺。伐裾,小大尽本 断之,以十尺为
传,杂而深埋之,坚筑,毋使可拔。二十步一杀,杀 有一鬲,鬲厚十
尺,杀有两门,门广五尺。裾门一,施浅埋,弗筑, 令易拔。城希裾
门而直桀。

  县火,四尺一钩樴,五步一灶,灶门有鑪炭。令 适人尽入,辉火
烧门,县火次之。出载而立,亓广终队。两载之闲一 火,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具发之。适人除火而复攻, 县火复下,适人甚病,故引兵而去。则令我死士左右出 穴门击溃师,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又听城 鼓之音而入。因素出兵施伏,夜半城上四面鼓噪,适人 必或,有此必破军杀将。以白衣为服,以号相得,若此 ,则云梯之攻败矣。”
 
 

  备水第五十八
 

  城内堑外周道,广八步,备水谨度四旁高下。城 地中偏下,令耳
亓内,及下地,地深穿之令漏泉。置则瓦井中,视外 水深丈以上,凿
城内水耳。

  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人擅弩计四有方,必 善以船为轒辒。二十船为一队,选材士有力者三十人共 船,亓二十人人擅有方,剑甲鞮瞀,十人人擅苗。先养 材士为异舍,食亓父母妻子以为质,视水可决,以临轒 辒,决外堤,城上为射机疾佐之。
 
 

  备突第六十一
 

  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窦入门四五尺, 为亓门上瓦屋,
毋令水潦能入门中。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 之,涂其上,维
置突门内,使度门广狭,令之入门中四五尺。置窑灶 ,门旁为橐,充
灶伏柴艾,寇即入,下轮而塞之。鼓橐而熏之。
 
 

  备穴第六十二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古人有善攻者,穴土 而入,缚柱施火
,以坏吾城,城坏,或中人为之柰何?”子墨子曰: “问穴土之守邪
?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适人。适人为变,筑 垣聚土非常者,
若彭有水浊非常者,此穴土也,急堑城内穴亓土直之 。穿井城内,五
步一井,傅城足,高地,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 止。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幎之以薄皮革,置 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

  令陶者为月明,长二尺五寸六围,中判之,合而 施之穴中,偃一,覆一。柱之外善周涂,亓傅柱者勿烧 。柱者勿烧柱善涂亓窦际,勿令泄。两旁皆如此,与穴 俱前。下迫地,置康若灰亓中,勿满。灰康长五窦,左 右俱杂相如也。穴内口为灶,令如窑,令容七八员艾, 左右窦皆如此,灶用四橐。穴且遇,以颉皋冲之,疾鼓 橐熏之,必令明习橐事者勿令离灶口。连版以穴高下、 广陕为度,令穴者与版俱前,凿亓版令容矛,参分亓疏 数,令可以救窦。穴则遇,以版当之,以矛救窦,勿令 塞窦,窦则塞,引版而却,过一窦而塞之,凿亓窦,通 亓烟,烟通,疾鼓橐以熏之。从穴内听穴之左右,急绝 亓前,勿令得行。若集客穴,塞之以柴涂,令无可烧版 也。然则穴土之攻败矣。

  寇至吾城,急非常也,谨备穴。穴疑有应寇,急 穴穴未得,慎毋
追。

  凡杀以穴攻者,二十步一置穴,穴高十尺,凿十 尺,凿如前,步下三尺,十步拥穴,左右横行,高广各 十尺杀。

  俚两罂,深平城置板亓上,连板以井听。五步一 密。用梓若松为
穴户,户穴有两蒺藜,皆长极亓户,户为环,垒石外 埻,高七尺,加
堞亓上。勿为陛与石,以县陛上下出入。具鑪橐,橐 以牛皮,鑪有两
缶,以桥鼓之百十,每亦熏四十什,然炭杜之,满鑪 而盖之,毋令气出。适人疾近五百穴穴高若下,不至吾 穴,即以伯凿而求通之。穴中与适人遇,则皆圉而毋逐 ,且战北,以须鑪火之然也,即去而入壅穴杀。有鼠窜 ,为之户及关籥独顺,得往来行亓中。穴垒之中各一狗 ,狗吠即有人也。

  斩艾与柴长尺,乃置窑灶中,先垒窑壁迎穴为连 版。

  凿井传城足,三丈一,视外之广陕而为凿井,慎 勿失。城卑穴高
从穴难。凿井城上,为三四井,内新甀井中,伏而听 之。审之知穴之
所在,穴而迎之。穴且遇,为颉皋,必以坚材为夫, 以利斧施之,命
有力者三人用颉皋冲之,灌以不洁十余石。

  趣伏此井中,置艾亓上,七八员,盆盖井口,毋 令烟上泄,旁亓橐口,疾鼓之。

  以车轮为辒。一束樵,染麻索涂中以束之。铁锁 ,县正当寇穴口。铁锁长三丈,端环,一端钩。

  鼠穴高七尺,五寸广,柱闲也尺,二尺一柱,柱 下傅舄,二柱共
一员十一。两柱同质,横员士,柱大二围半,必固亓 员士,无柱与柱交者。

  穴二窑,皆为穴月屋,为置吏、舍人,各一人, 必置水。塞穴门
以车两走,为辒,涂亓上,以穴高下广陕为度,令入 穴中四五尺,维
置之。当穴者客争伏门,转而塞之为窑,容三员艾者 ,令亓突入伏尺
。伏傅突一旁,以二橐守之,勿离。穴矛以铁,长四 尺半,大如铁服说,即刃之二矛。内去窦尺,邪凿之, 上穴当心,亓矛长七尺。穴中为环利率,穴二。

  凿井城下,俟亓身井且通,居版上,而凿亓一遍 ,已而移版,凿
一遍。颉皋为两夫,而旁狸亓植,而数钩亓两端。诸 作穴者五十人,
男女相半。五十人。攻内为传士之口,受六参,约枲 绳以牛亓下,可
提而与投,已则穴七人守退,垒之中为大庑一,藏穴 具亓中。难穴,取城外池唇木月散之什,斩亓穴,深到 泉。难近穴为铁鈇。金与扶林长四尺,财自足。客即穴 ,亦穴而应之。

  为铁钩钜长四尺者,财自足,穴彻,以钩客穴者 。为短矛、短戟
、短弩、虻矢,财自足,穴彻以斗。以金剑为难,长 五尺,为銎、木柄;柄有虑枚,以左客穴。

  戒持罂,容三十斗以上,狸穴中,丈一,以听穴 者声。

  为穴,高八尺,广,善为傅置。具鑪牛皮橐,皮 及缶,卫穴二,盖陈靃及艾,穴彻熏之以。

  斧金为斫,柯长三尺,卫穴四。为垒,卫穴四十 ,属四。为斤、
斧、锯、凿、瞿、财自足。为铁校,卫穴四。

  为中橹,高十丈半,广四尺。为横穴八橹,盖具 稿枲,财自足,
以烛穴中。

  益持醯,客即熏,以救目,救目分方鼓穴,以盆 盛醯置穴中,大
盆毋少四斗。即熏,以目临醯上及以洒目。”
 
 

  备蛾傅第六十三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强弱,遂以傅城, 后上先断,以为
法程,斩城为基,掘下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 为之柰何?”子
墨子曰:“子问蛾傅之守邪?蛾傅者,将之忿者也。 守为行临射之,
校机藉之,擢之,太泛迫之,烧荅覆之,沙石雨之, 然则蛾傅之攻败矣。
 
  备蛾傅为县脾,以木板厚二寸,前后三尺,旁广 五尺,高五尺,
而折为下磨车,转径尺六寸。令一人操二丈四方,刃 其两端,居县脾
中,以铁璅敷县二脾上衡,为之机,令有力四人下上 之,弗离。施县
脾,大数二十步一,攻队所在六步一。

  为累,荅广从丈各二尺,以木为上衡,以麻索大 编之,染其索涂中,为铁璅,钩其两端之县。客则蛾傅 城,烧荅以覆之,连梃,抄大皆救之。以车两走,轴闲 广大以圉,犯之。刺其两端。以束轮,遍编涂其上。室 中以榆若蒸,以棘为旁,命曰火捽,一曰传汤,以当队 。客则乘队,烧传汤,斩维而下之,令勇士随而击之, 以为勇士前行,城上辄塞坏城。

  城下足为下说镵杙,长五尺,大圉半以上,皆剡 其末,为五行,行闲广三尺,狸三尺,大耳树之。为连 殳,长五尺,大十尺。梃长二尺,大六寸,索长二尺。 椎,柄长六尺,首长尺五寸。斧,柄长六尺,刃必利, 皆筑其一后。荅广丈二尺,其长丈六尺,垂前衡四寸, 两端接尺相覆,勿令鱼鳞椮,着其后行。中央木绳一, 长二丈六尺,荅楼不会者以牒塞,数暴干,荅为格,令 风上下。堞恶疑坏者,先狸木十尺一枚一,节坏,邓植 以押虑卢薄于木,卢薄表八尺,广七寸,经尺一,数施 一击而下之,为上下釫而斫之。

  经一钧、禾楼、罗石、县荅,植内毋植外。

  杜格,狸四尺,高者十丈,木长短相杂,兑其上 ,而外内厚涂之。

  为前行行栈、县荅。隅为楼,楼必曲里。土五步 一,毋其二十畾
。雀穴十尺一,下堞三尺,广其外。转傅城上,楼及 散与池革盆。若
转,攻卒击其后,暖失治。车革火。

  凡杀蛾傅而攻者之法,置薄城外,去城十尺,薄 厚十尺。伐操之
法,大小尽木断之,以十尺为断,离而深狸坚筑之, 毋使可拔。

  二十步一杀,有鬲,厚十尺。杀有两门,门广五 步,薄门板梯狸之,勿筑,令易拔。城上希薄门而置捣 。

  县火,四尺一椅,五步一灶,灶门有炉炭。传令 敌人尽入,车火
烧门,县火次之,出载而立,其广终队,两载之间一 火,皆立而待鼓
音而然,即俱发之。敌人辟火而复攻,县火复下,敌 人甚病。

  敌引哭而榆,则令吾死士左右出穴门击遗师,令 贲士、主将皆听
城鼓之音而出,又听城鼓之音而入。因素出兵将施伏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破军杀将。以白 衣为服,以号相得。
 
 
 

 卷十五

 

  迎敌祠第六十八
 

  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坛高八尺,堂密八。年 八十者八人,主
祭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止。将服必 青,其牲以鸡。
敌以南方来,迎之南坛,坛高七尺,堂密七,年七十 者七人,主祭赤
旗,赤神长七尺者七。弩七,七发而止。将服必赤, 其牲以狗。敌以
西方来,迎之西坛,坛高九尺,堂密九。年九十者九 人,主祭白旗。
素神长九尺者九,弩九,九发而止。将服必白,其牲 以羊。敌以北方
来,迎之北坛,坛高六尺,堂密六。年六十者六人主 祭黑旗。黑神长
六尺者六,弩六,六发而止。将服必黑,其牲以彘。 从外宅诸名大祠,灵巫或祷焉,给祷牲。

  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 ,有败气,能得
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举巫、医、卜有所,长具药 ,宫之,善为舍
。巫必近公社,必敬神之。巫卜以请守,守独智巫卜 望气之请而已。
其出入为流言,惊骇恐吏民,谨微察之,断,罪不赦 。望气舍近守官。牧贤大夫及有方技者若工,弟之。举 屠、酤者置厨给事,弟之。

  凡守城之法,县师受事,出葆,循沟防,筑荐通 涂,脩城。百官
共财,百工即事,司马视城脩卒伍。设守门,二人掌 右阉,二人掌左
阉,四人掌闭,百甲坐之。城上步一甲、一戟,其赞 三人。五步有五
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旁有大率,中有大将 ,皆有司吏卒长。城上当阶,有司守之,移中中处泽急 而奏之。士皆有职。城之外,矢之所遝,坏其墙,无以 为客菌。三十里之内,薪、蒸、水皆入内。狗、彘、豚 、鸡食其肉,敛其骸以为醢腹,病者以起。城之内薪蒸 庐室,矢之所遝皆为之涂菌。令命昏纬狗纂马,掔纬。 静夜闻鼓声而噪,所以阉客之气也,所以固民之意也, 故时噪则民不疾矣。

  祝、史乃告于四望、山川、社稷,先于戎,乃退 。公素服誓于太
庙,曰:“其人为不道,不脩义详,唯乃是王,曰: 予必怀亡尔社稷
,灭尔百姓。二三子夙夜自厉,以勤寡人,和心比力 兼左右,各死而
守。既誓,公乃退食。舍于中太庙之右,祝、史舍于 社。百官具御,
乃斗鼓于门,右置旗,左置旌于隅练名。射参发,告 胜,五兵咸备,乃下,出挨,升望我郊。乃命鼓,俄升 ,役司马射自门右,蓬矢射之,茅参发,弓弩继之,校 自门左,先以挥,木石继之。祝、史、宗人告社,覆之 以甑。
 
 

  旗帜第六十九
 

  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 石为白旗,水为
黑旗,食为菌旗,死士为仓英之旗,竟士为雩旗,多 卒为双兔之旗,
五尺童子为童旗,女子为梯末之旗,弩为狗旗,戟为 旌旗,剑盾为羽
旗,车为龙旗,骑为鸟旗。凡所求索旗名不在书者, 皆以其形名为旗。城上举旗,备具之官致财物,之足而 下旗。

  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菅茅有积,雚 苇有积,木有积
,炭有积,沙有积,松柏有积,蓬艾有积,麻脂有积 ,金铁有积,粟
米有积;井灶有处,重质有居,五兵各有旗,节各有 辨;法令各有贞;轻重分数各有请:主慎道路者有经。

  亭尉各为帜,竿长二丈五,帛长丈五,广半幅者 大。寇傅攻前池
外廉,城上当队鼓三,举一帜;到水中周,鼓四,举 二帜;到藩,鼓
五,举三帜;到冯垣,鼓六,举四帜;到女垣,鼓七 ,举五帜;到大城,鼓八,举六帜;乘大城半以上,鼓 无休。夜以火,如此数。寇却解,辄部帜如进数,而无 鼓。

  城为隆,长五十尺,四面四门将长四十尺,其次 三十尺,其次二
十五尺,其次二十尺,其次十五尺,高无下四十五尺 。

  城上吏卒置之背,卒于头上,城下吏卒置之肩。 左军于左肩,中军置之胸。各一鼓,中军一三。每鼓三 、十击之,诸有鼓之吏,谨以次应之,当应鼓而不应, 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

  道广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其井置铁瓮 。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圂,垣 高十二尺以上。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 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

  城中吏卒民男女,皆辨异衣章微职,令男女可知 。

  诸守牲格者,三出却适,守以令召赐食前,予大 旗,署百户邑若
他人财物,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牲 格内广二十五步,外广十步,表以地形为度。

  勒卒,中教解前后左右,卒劳者更休之。
 
 

  号令第七十
 

  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 其任则劳而无功
。人亦如此,备不先具者无以安主,吏卒民多心不一 者,皆在其将长
。诸行赏罚及有治者,必出于王公。数使人行劳赐守 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举其守率之财用有余、不 足,地形之当守边者,其器备常多者。边县邑视其树木 恶则少用,田不辟、少食,无大屋草盖,少用桑。多财 ,民好食。为内堞,内行栈,置器备其上,城上吏、卒 、养,皆为舍道内,各当其隔部。养什二人,为符者曰 养吏一人,辨护诸门。门者及有守禁者皆无令无事者得 稽留止其旁,不从令者戮。敌人且至,千丈之城,必郭 迎之,主人利。不尽千丈者勿迎也,视敌之居曲,众少 而应之,此守城之大体也。其不在此中者,皆心术与人 事参之。凡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 至,明于守者也,不能此,乃能守城。

  守城之法,敌去邑百里以上,城将如今,尽召五 官及百长,以富人重室之亲,舍之官府,谨令信人守卫 之,谨密为故。

  及傅城,守将营无下三百人,四面四门之将,必 选择之有功劳之
臣及死事之后重者,从卒各百人。门将并守他门,他 门之上必夹为高
楼,使善射者居焉。女郭、冯垣一人,一人守之,使 重室子。五十步一击。因城中里为八部,部一吏,吏各 从四人,以行冲术及里中。里中父老小不举守之事及会 计者,分里以为四部,部一长,以苛往来,不以时行、 行而有他异者,以得其奸。吏从卒四人以上有分者,大 将必与为信符,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信不合及号不 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以闻大将。当止不止及从吏 卒纵之,皆斩。诸有罪自死罪以上,皆遝父母、妻子、 同产。

  诸男女有守于城上者,什、六弩、四兵。丁女子 、老少,人一矛

  卒有惊事,中军疾击鼓者三,城上道路、里中巷 街,皆无得行,
行者斩。女子到大军,令行者男子行左,女子行右, 无并行,皆就其
守,不从令者斩。离守者三日而一徇,此所以备奸也 。里正与皆守宿
里门,吏行其部,至里门,正与开门内吏。与行父老 之守及穷巷幽闲
无人之处。奸民之所谋为外心,罪车裂。正与父老及 吏主部者,不得皆斩,得之,除,又赏之黄金,人二镒 。大将使使人行守,长夜五循行,短夜三循行。四面之 吏亦皆自行其守,如大将之行,不从令者斩。

  诸灶必为屏,火突高出屋四尺。慎无敢失火,失 火者斩,其端失
火以为事者,车裂。伍人不得,斩;得之,除。救火 者无敢讙哗,及
离守绝巷救火者斩。其正及父老有守此巷中部吏,皆 得救之,部吏亟
令人谒之大将,大将使信人将左右救之,部吏失不言 者斩。诸女子有死罪及坐失火皆无有所失,逮其以火为 乱事者如法。围城之重禁。

  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三最、并行、相 视、坐泣流涕、
若视、举手相探、相指、相呼、相麾、相踵、相投、 相击、相靡以身
及衣、讼駮言语及非令也而视敌动移者,斩。伍人不 得,斩;得之,
除。伍人逾城归敌,伍人不得,斩;与伯归敌,队吏 斩;与吏归敌,队将斩。归敌者父母、妻子、同产皆车 裂。先觉之,除。
当术需敌离地,斩。伍人不得,斩;得之,除。

  其疾斗却敌于术,敌下终不能复上,疾斗者队二 人,赐上奉。而
胜围,城周里以上,封城将三十里地为关内侯,辅将 如令赐上卿,丞
及吏比于丞者,赐爵五大夫,官吏、豪杰与计坚守者 ,十人及城上吏
比五官者,皆赐公乘。男子有守者,爵人二级,女子 赐钱五千,男女老小先分守者,人赐钱千,复之三岁, 无有所与,不租税。此所以劝吏民坚守胜围也。

  卒侍大门中者,曹无过二人。勇敢为前行,伍坐 ,令各知其左右
前后。擅离署,戮。门尉昼三阅之,莫,鼓击门闭一 阅,守时令人参
之,上逋者名。铺食皆于署,不得外食。守必谨微察 视谒者、执盾、
中涓及妇人侍前者,志意、颜色、使令、言语之请。 及上饮食,必令
人尝,皆非请也,击而请故。守有所不说谒者、执盾 、中涓及妇人侍
前者,守曰断之。冲之,若缚之,不如令,及后缚者 ,皆断。必时素
诫之。诸门下朝夕立若坐,各令以年少长相次,旦夕 就位,先佑有功
有能,其余皆以次立。五日官各上喜戏、居处不庄、 好侵侮人者一。

  诸人士外使者来,必令有以执将。出而还若行县 ,必使信人先戒
舍室,乃出迎,门守乃入舍。为人下者常司上之,随 而行,松上不随下。必须口口随。

  客卒守主人,及其为守卫,主人亦守客卒。城中 戍卒,其邑或以
下寇,谨备之,数录其署,同邑者,弗令共所守。与 阶门吏为符,符合入,劳;符不合,牧,守言。若城上 者,衣服,他不如令者。
 

  宿鼓在守大门中,莫,令骑若使者操节闭城者, 皆以执圭。昏鼓
鼓十,诸门亭皆闭之。行者断,必系问行故,乃行其 罪。晨见掌文,鼓纵行者,诸城门吏各入请籥,开门已 ,辄复上籥。有符节不用此令。寇至,楼鼓五,有周鼓 ,杂小鼓乃应之。小鼓五后从军,断。命必足畏,赏必 足利,令必行,令出辄人随,省其可行、不行。号,夕 有号,失号,断。为守备斗而署之曰某程,置署街街衢 阶若门,令往来者皆视而放。诸吏卒民有谋杀伤其将长 者,与谋反同罪,有能捕告,赐黄金二十斤,谨罪。非 其分职而擅取之,若非其所当治而擅治为之,断。诸吏 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辄收,以属都司空若候, 候以闻守,不收而擅纵之,断。能捕得谋反、卖城、逾 城归敌者一人,以令为除死罪二人,城旦四人。反城事 父母去者,去者之父母妻子。

  悉举民室材木、瓦若蔺石数,署长短小大,当举 不举,吏有罪。
诸卒民居城上者各葆其左右,左右有罪而不智也,其 次伍有罪。若能
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构之。若非伍而先知他伍之罪 ,皆倍其构赏。

  城外令任,城内守任,令、丞、尉亡得入当,满 十人以上,令、
丞、尉夺爵各二级;百人以上,令、丞、尉免以卒戍 。诸取当者,必
取寇虏,乃听之。

  募民欲财物粟米以贸易凡器者,卒以贾予。邑人 知识、昆弟有罪
,虽不在县中而欲为赎,若以粟米、钱金、布帛、他 财物免出者,令
许之。传言者十步一人,稽留言及乏传者,断。诸可 以便事者,亟以
疏传言守。吏卒民欲言事者,亟为传言请之吏,稽留 不言诸者,断。

  县各上其县中豪杰若谋士、居大夫、重厚口数多 少。

  官府城下吏卒民家,前后左右相传保火。火发自 燔,燔曼延燔人
,断。诸以众彊凌弱少及彊奸人妇女,以讙哗者,皆 断。

  诸城门若亭,谨候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 符,皆诣县廷言
。请问其所使;其有符传者,善舍官府。其有知识、 兄弟欲见之,为
召,勿令里巷中。三老、守闾令厉缮夫为答。若他以 事者微者,不得
入里中。三老不得入家人。传令里中有以羽,羽在三 所差,家人各令
其官中,失令,若稽留令者,断。家有守者治食。吏 卒民无符节,而
擅入里巷官府,吏、三老、守闾者失苛止,皆断。

  诸盗守器械、财物及相盗者,直一钱以上,皆断 。吏卒民各自大
书于桀,着之其署隔。守案其署,擅入者,断。城上 日壹发席蓐,令相错发,有匿不言人所挟藏在禁中者, 断。

  吏卒民死者,辄召其人,与次司空葬之,勿令得 坐泣。伤甚者令
归治病家善养,予医给药,赐酒日二升、肉二斤,令 吏数行闾,视病
有瘳,辄造事上。诈为自贼伤以辟事者,族之。事已 ,守使吏身行死
伤家,临户而悲哀之。

  寇去事已,塞祷。守以令益邑中豪杰力斗诸有功 者,必身行死伤
者家以吊哀之,身见死事之后。城围罢,主亟发使者 往劳,举有功及死伤者数使爵禄,守身尊宠,明白贵之 ,令其怨结于敌。

  城上卒若吏各保其左右,若欲以城为外谋者,父 母、妻子、同产
皆断。左右知不捕告,皆与同罪。城下里中家人皆相 葆,若城上之数
。有能捕告之者,封之以千家之邑;若非其左右及他 伍捕告者,封之
二千家之邑。

  城禁:使、卒、民不欲寇微职和旌者,断。不从 令者,断。非擅
出令者,断。失令者,断。倚戟县下城,上下不与众 等者,断。无应
而妄讙呼者,断。纵失者,断。誉客内毁者,断。离 署而聚语者,断
。闻城鼓声而伍后上署者,断。人自大书版,着之其 署隔,守必自谋其先后,非其署而妄入之者,断。离署 左右,共入他署,左右不捕,挟私书,行请谒及为行书 者,释守事而治私家事,卒民相盗家室、婴儿,皆断无 赦。人举而藉之。无符节而横行军中者,断。客在城下 ,因数易其署而无易其养,誉敌:少以为众,乱以为治 ,敌攻拙以为巧者,断。客、主人无得相与言及相藉, 客射以书,无得誉,外示内以善,无得应,不从令者, 皆断。禁无得举矢书,若以书射寇,犯令者父母、妻子 皆断,身枭城上。有能捕告之者,赏之黄金二十斤。非 时而行者,唯守及掺太守之节而使者。

  守入临城,必谨问父老,吏大夫,诸有怨仇雠不 相解者,召其人
,明白为之解之。守必自异其人而藉之,孤之,有以 私怨害城若吏事者,父母、妻子皆断。其以城为外谋者 ,三族。有能得若捕告者,以其所守邑,小大封之,守 还授其印,尊宠官之,令吏大夫及卒民皆明知之。豪杰 之外多交诸侯者,常请之,令上通知之,善属之,所居 之吏上数选具之,令无得擅出入,连质之。术乡长者、 父老、豪杰之亲戚父母、妻子,必尊宠之,若贫人食不 能自给食者,上食之。及勇士父母亲戚妻子皆时赐酒肉 ,必敬之,舍之必近太守。守楼临质宫而善周,必密涂 楼,令下无见上,上见下,下无知上有人无人。

  守之所亲,举吏贞廉、忠信、无害、可任事者, 其饮食酒肉勿禁
,钱金、布帛、财物各自守之,慎勿相盗。葆宫之墙 必三重,墙之垣
,守者皆累瓦釜墙上。门有吏,主者门里,管闭,必 须太守之节。葆
卫必取戍卒有重厚者。请择吏之忠信者,无害可任事 者。

  令将卫,自筑十尺之垣,周还墙门、闺者,非令 卫司马门。

  望气者舍必近太守,巫舍必近公社,必敬神之。 巫祝史与望气者
必以善言告民,以请上报守,守独知其请而已。无与 望气妄为不善言
惊恐民,断弗赦。

  度食不足,食民各自占,家五种石升数,为期, 其在莼害,吏与
杂訾,期尽匿不占,占不悉,令吏卒覹得,皆断。有 能捕告,赐什三。收粟米、布帛、钱金,出内畜产,皆 为平直其贾,与主券人书之。事已,皆各以其贾倍偿之 。又用其贾贵贱、多少赐爵,欲为吏者许之,其不欲为 吏,而欲以受赐赏爵禄,若赎出亲戚、所知罪人者,以 令许之。其受构赏者令葆宫见,以与其亲。欲以复佐上 者,皆倍其爵赏。某县某里某子家食口二人,积粟六百 石,某里某子家食口十人,积粟百石。出粟米有期日, 过期不出者出王公有之,有能得若告之,赏之什三。慎 无令民知吾粟米多少。

  守入城,先以候为始,得辄宫养之,勿令知吾守 卫之备。候者为
异宫,父母妻子皆同其宫,赐衣食酒肉,信吏善待之 。候来若复,就
闲,守宫三难,外环隅为之楼,内环为楼,楼入葆宫 丈五尺为复道。
葆不得有室。三日一发席蓐,略视之,布茅宫中,厚 三尺以上。发候
,必使乡邑忠信、善重士,有亲戚、妻子,厚奉资之 。必重发候,为
养其亲,若妻子,为异舍,无与员同所,给食之酒肉 。遣他候,奉资
之如前候,反,相参审信,厚赐之候三发三信,重赐 之。不欲受赐而
欲为吏者,许之二百石之吏。守佩授之印。其不欲为 吏而欲受构赏禄
,皆如前。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 候。其不欲受赏
,而欲为吏者,许之三百石之吏。扞士受赏赐者,守 必身自致之其亲之其亲之所,见其见守之任。其欲复以 佐上者,其构赏、爵禄、罪人倍之。

  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 至城者三表,与
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闻寇所从来, 审知寇形必攻,
论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遗卒候者 无过五十人,客
至堞去之。慎无厌建。候者曹无过三百人,日暮出之 ,为微职。空队、要塞之人所往来者,令可以迹者,无 下里三人,平明而迹。各立其表,城上应之。候出越陈 表,遮坐郭门之外内,立其表,令卒之半居门内,令其 少多无可知也。即有惊,见寇越陈去,城上以麾指之, 遮坐击鼓正期,以战备从麾所指,望见寇,举一垂;入 竟,举二垂;狎郭,举三垂;入郭,举四垂;狎城,举 五垂。夜以火,皆如此。去郭百步,墙垣、树木小大尽 伐除之。外空井,尽窒之,无令可得汲也。外空窒尽发 之,木尽伐之。诸可以攻城者尽内城中,令其人各有以 记之。事以,各以其记取之。事为之券,书其枚数。当 遂材木不能尽内,即烧之,无令客得而用之。

  人自大书版,着之其署忠。有司出其所治,则从 淫之法,其罪射
。矜色谩正,淫嚣不静,当路尼众,舍事后就,逾时 不宁,其罪射。讙嚣駴众,其罪杀。非上不谏,次主凶 言,其罪杀。无敢有乐器、獘骐军中,有则其罪射。非 有司之令,无敢有车驰、人趋,有则其罪射。无敢散牛 马军中,有则其罪射。饮食不时,其罪射。无敢歌哭于 军中,有则其罪射。令各执罚尽杀,有司见有罪而不诛 ,同罚,若或逃之,亦杀。凡将率斗其众失法,杀。凡 有司不使去卒、吏民闻誓令,代之服罪。凡戮人于市, 死上目行。

  谒者侍令门外,为二曹,夹门坐,铺食更,无空 。门下谒者一长
,守数令入中,视其亡者,以督门尉与其官长,及亡 者入中报。四人夹令门内坐,二人夹散门外坐。客见, 持兵立前,铺食更,上侍者名。守室下高楼,候者望见 乘车若骑卒道外来者,及城中非常者,辄言之守。守以 须城上候城门及邑吏来告其事者以验之,楼下人受候者 言,以报守。中涓二人,夹散门内坐,门常闭,铺食更 ,中涓一长者。环守宫之术衢,置屯道,各垣其两旁, 高丈,为埤倪,立初鸡足置,夹挟视葆食。而札书得必 谨案视参食者,即不法,止诘之。屯道垣外术衢街皆为 楼,高临里中,楼一鼓垄灶。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 。夜以火指鼓所。城下五十步一厕,厕与上同圂。请有 罪过而可无断者,令杼厕利之。
 
 

  杂守第七十一
 

  禽子问曰:“客众而勇,轻意见威,以骇主人。 薪土俱上,以为
羊坽,积土为高,以临吾民,蒙橹俱前,遂属之城, 兵弩俱上,为之柰何?”

  子墨子曰:“子问羊坽之守邪?羊坽者攻之拙者 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羊坽之攻,远攻则远御, 近攻则近御,害不至城。矢石无休,左右趣射,兰为柱 后,望已固。厉吾锐卒,慎无使顾,守者重下,攻者轻 去。养勇高奋,民心百倍,多执数赏,卒乃不怠。

  作土不休,不能禁御,遂属之城,以御云梯之法 应之。凡待堙、
冲、云梯、临之法,必应城以御之,石不足,则以木 椁之。左百步,右百步,繁下矢、石、沙、灰以雨之, 薪火、水汤以济之。选厉锐卒,慎无使顾,审赏行罚, 以静为故,从之以急,无使生虑,养勇高愤,民心百倍 ,多执数赏,卒乃不怠。冲、临、梯皆以冲冲之。

  渠长丈五尺,其埋者三尺,夫长丈二尺。渠广丈 六尺,其梯丈二
尺,荅之垂者四尺。树渠无傅堞五寸,梯渠十丈一梯 ,渠荅大数,里
二百五十八,渠荅百二十九。

  诸外道可要塞以难寇,其甚害者为筑三亭,亭三 隅,织女之,令
能相救。诸钜阜、山林、沟渎、丘陵、阡陌、郭门、 若阎术,可要塞
及为微识,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及所伏藏之处。

  葆民,先举城中官府、民宅、室署,大小调处, 葆者或欲从兄弟
、知识者许之。外宅粟米、畜产、财物诸可以佐城者 ,送入城中,事
即急,则使积门内。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 为置平价,与主
券书之。

  (使人各得其所长,天下事当,均其分职,天下 事得,皆其所喜,天下事备,强弱有数,天下事具矣。 )

  筑邮亭者圜之,高三丈以上,令倚杀。为臂梯, 梯两臂长三丈,
连版三尺,报以绳连之。堑再匝,为县梁。垄灶,亭 一鼓。寇烽、警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 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已举,辄五鼓传,又以火属 之,言寇所从来者少多,毋弇建,去来属次烽勿罢。望 见寇,举一烽;入境,举二烽;射要,举三烽三鼓;郭 会,举四烽四鼓;城会,举五烽五鼓;夜以火,如此数 。守烽者事急。

  候无过五十,寇至堞,随去之,无弇逮。日暮出 之,令皆为微识
。距阜、山林,皆令可以迹,平明而迹,迹者无下里 三人,各立其表,城上应之。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内外 立旗帜,卒半在内,令多少无可知。即有警,举外表, 见寇,举次表。城上以麾指之,斥坐鼓整旗,以战备从 麾所指。田者男子以战备从斥,女子亟走入。即见寇, 鼓传到城止。守表者三人,更立邮表而望,守数令骑若 吏行旁视,有以知其所为。其曹一鼓。望见寇,鼓传到 城止。

  斗食,终岁三十六石;参食,终岁二十四石;四 食,终岁十八石
;五食,终岁十四石四斗;六食,终岁十二石。斗食 食五升,参食食参升小半,四食食二升半,五食食二升 ,六食食一升大半,日再食。救死之时,日二升者二十 日,日三升者三十日,日四升者四十日,如是,而民免 于九十日之约矣。

  寇近,亟收诸离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佐守事 者。先举县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长短及凡数 ,即急先发。寇薄,发屋,伐木,虽有请谒,勿听。入 柴,勿积鱼鳞簪,当遂,令易取也。材木不能尽入者, 燔之,无令寇得用之。积木,各以长短大小恶美形相从 ,城四面外各积其内,诸木大者皆以为关鼻,乃积聚之 。

  城守司马以上,父母、昆弟、妻子,有质在主所 ,乃可以坚守。
署都司空,大城四人,候二人,县候面一,亭尉、次 司空、亭一人。吏侍守所者才足,廉信,父母昆弟妻子 又在葆宫中者,乃得为侍吏。诸吏必有质,乃得任事。 守大门者二人,夹门而立,令行者趣其外。各四戟,夹 门立,而其人坐其下。吏日五阅之,上逋者名。

  池外廉有要有害,必为疑人,令往来行夜者射之 ,诛其疏者。墙
外水中,为竹箭,箭尺广二步,箭下于水五寸,杂长 短,前外廉三行,外外向,内亦内向。三十步一弩庐, 庐广十尺,长丈二尺。

  队有急,亟发其近者往佐,其次袭其处。

  守节出入,使主节必疏书,署其情,令若其事, 而须其还报以检
验之。节出,使所出门者,辄言节出时操者名。

  百步一队。……

  合通守舍,相错穿室。治复道,为筑墉,墉善盖 (盖或作涂)其上。

  取蔬,令民家有三年蓄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常令边县豫种
畜芫、芒、乌喙、椒叶,外宅沟井填可,塞不可,置 此其中。安则示以危,危示以安。

  寇至,诸门户令皆凿而幎窍之,各为二类,一凿 而属绳,绳长四
尺,大如指。寇至,先杀牛、羊、彘、鸡、狗、凫、 雁,收其皮革、筋、角、脂、脑、羽皆剥之。使槚桐栗 ,为铁錍,后兰为衡柱。事急,卒不可远,令掘外宅林 。课多少,若治城上为隔(隔一作楼),三隅之。重五 斤以上诸林木,渥水中,无过一筏。涂茅屋若积薪者, 厚五寸以上。吏各举其部界中财物,可以佐守备者上。

  有谗人,有利人,有恶人,有善人,有长人,有 谋士,有勇士,
有巧士,有使士,有内人者,外人者,有善人者,有 善斗人者,守必
察其所以然者,应名乃纳之。

  民相恶,若议吏,吏所解,皆札书藏之,以须告 者之至以参验之。诸小睨五尺,不可卒者,为署吏,令 给事官府若舍。蔺石、厉矢,诸材器用,皆谨部,各有 积分数。为轺车以梓,载矢以轺车,轮毂,广十尺,辕 长丈,为四轮,广六尺。为板箱,长与辕等,高四尺, 善盖上治中,令可载矢。”

  子墨子曰:“凡不守者有五:城大人少,一不守 也;城小人众,二不守也;人众食寡,三不守也;市去 城远,四不守也;蓄积在外,富人在墟,五不守也。率 万家而城方三里。”
 

下一篇